资源简介 阶段评价检测(二)(第二单元)(60分钟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塑料吸管的年产量约460亿根,其降解时间长达数百年。“大米吸管”等可食用替代品正快速发展。“大米吸管”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主要部位是( )A.口腔和胃 B.口腔和小肠 C.胃和小肠 D.小肠和大肠2.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① 馒头碎屑+2 mL唾液 充分搅拌,37 ℃水浴加热10分钟 加2滴碘液② 馒头碎屑+2 mL清水 充分搅拌,37 ℃水浴加热10分钟 加2滴碘液A.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B.37 ℃改为50 ℃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C.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3.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系统由①②③④⑤⑥⑦组成B.①内有黏膜,能够分泌黏液,湿润空气C.③既是气体通道,又是食物通道D.⑦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4.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模拟的是哪种物质( )A.淀粉 B.麦芽糖 C.淀粉酶 D.麦芽糖酶5.小敏的妈妈在减肥期间的早餐: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从平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早餐中应加入馒头等淀粉类食物 B.妈妈可以从牛奶、鸡蛋中获得蛋白质C.苹果可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 D.此早餐长期食用有利于减肥且营养均衡6.冬泳能改善心血管机能而被誉为“心血管体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三种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1的管壁较厚 B.2的分布广、数量多C.3内血流速度最慢 D.2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7.周末,小梁的妈妈去看中医,医生通过“切脉”来推断她的健康状况,乙图所示医生把脉的血管与甲图心脏中的哪个腔相连( )A.①右心房 B.②右心室 C.③左心房 D.④左心室8.下列结构中,流动着的液体是血液的是( )A.输尿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9.如图为脑和脊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④构成中枢神经系统B.②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③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D.④既参与反射,又具有传导功能10.眼和耳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视网膜上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B.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位于耳蜗内C.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导声波,听觉感受器位于鼓膜上D.若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则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11.李大爷近来身体消瘦,同时还有“多尿、多饮、多食”的症状,如表是他血液化验报告单的一部分,他最可能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项目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值血红蛋白 120 gL 110~150空腹血糖 10.5↑ mol/L 3.89~6.11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性激素12.如图是人体呼吸以及肺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为肺循环的一部分B.图中①表示呼气,②表示吸气C.图中③表示二氧化碳,④表示氧气D.图中血管⑤流的是动脉血,血管⑥流的是静脉血13.当某人因溺水、触电等导致心脏和呼吸骤停后,应及时采用心肺复苏进行抢救。下面是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胸外按压部位应在胸骨中下部位,靠近心脏位置B.可以通过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恢复C.开放气道是为了清除口鼻内杂物,保证呼吸道畅通D.人工呼吸的原理是呼吸运动,进行人工呼吸的频率应为100~120次/分14.下列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给病人打针吃药,治疗疾病B.幼儿口服小儿麻痹症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C.给三个月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等疾病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15.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B.吸烟提神,喝酒交友C.按时作息,坚持锻炼 D.拒绝毒品,合理上网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6分)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结构与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如果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交换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那么淀粉最终完全分解的场所是 。(2)图甲中显示的血管是 (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3)图乙中四是 ,其与 (填血管)相连。(4)如果一个氧气分子首次经过肺部进入血液中,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心脏的 (填“一”“二”“三”或“四”)。(5)当血液经过肾脏时,产生的原尿比尿液多得多,原因是 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17.(6分)2024年第十届全民营养周的口号是:健康中国,营养先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理论。请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以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问题。(1)青少年要“常喝水”。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2)青少年要“勤运动”。气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气体交换。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毫升+麦香面包150克+水果100克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 (消化液)中酶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该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后,最先进入心脏的 (腔室)。(4)青少年要“免肥胖”。“管住嘴,迈开腿”减少热量摄入,增大运动消耗。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人体消化系统摄取的 由血浆运输;呼吸系统获取的 ,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由红细胞进行运输。18.(6分)《世说新语·假谲》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根据记载回答下列问题:(1)听到关于“大梅林”的描述过程,声波会引起士卒 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内耳 内听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2)从反射类型的角度来分析,“士卒闻之,口皆出水”的反射类型属于 ,这一过程反射弧的结构模式为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3)“士卒闻之,口皆出水”的反射建立后,如果士卒经常“闻之”,而未吃到“梅”,他们分泌唾液会不断减少,甚至不再分泌唾液,这说明 。(4)人体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周围环境,从而调节生命活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我们要爱惜自己的感官,如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不要躺着看书,请你提出其他保护感官的具体措施 (至少写出2种)。19.(6分)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若未能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2~3个月的咳嗽症状,故而得名“百日咳”。这种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目前,我国预防百日咳主要的措施是接种百白破疫苗。(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百日咳杆菌是百日咳的 ,其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2)已知百日咳由呼吸道飞沫传播,请据此提出一条预防措施: 。(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种的百白破疫苗属于 ,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 ,由此获得的免疫类型属于 。20.(6分)日常不良用牙习惯会导致龋齿。口腔中的产酸类细菌(主要是链球菌)分解食物碎屑产生的酸性物质,易引发龋齿。最新研究发现,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拟从甲、乙、丙三种乳酸菌菌株中,筛选出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无氧条件下,将等量的甲、乙、丙三种乳酸菌菌株,用相同培养液(该培养液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分别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去除乳酸菌,获得液体A、B、C。②从液体A、B、C中各取等量液体,分别加入适量某种物质(该物质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去除酸性物质,获得液体a、b、c。③从上述六种液体中各取等量液体,分别做链球菌抑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液体 A a B b C c对链球菌抑制作用 17.5 14.3 17.6 12.1 0.0 0.0注:数值越大,表示对链球菌抑制作用越显著。回答下列问题。(1)牙齿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是 。(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对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是 。分析从同一菌株获取的不同液体对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推测其差异主要是由 引起的。综合分析,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是 。(3)假设经上述实验筛选出的,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是X。请你提出一个进一步研究乳酸菌菌株X的科学问题: (4)为了预防龋齿,我们应该养成的习惯有 (答出1点即可)。阶段评价检测(二)(第二单元)(60分钟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塑料吸管的年产量约460亿根,其降解时间长达数百年。“大米吸管”等可食用替代品正快速发展。“大米吸管”中的淀粉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主要部位是(B)A.口腔和胃 B.口腔和小肠 C.胃和小肠 D.小肠和大肠2.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① 馒头碎屑+2 mL唾液 充分搅拌,37 ℃水浴加热10分钟 加2滴碘液② 馒头碎屑+2 mL清水 充分搅拌,37 ℃水浴加热10分钟 加2滴碘液A.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B.37 ℃改为50 ℃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C.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3.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呼吸系统由①②③④⑤⑥⑦组成B.①内有黏膜,能够分泌黏液,湿润空气C.③既是气体通道,又是食物通道D.⑦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4.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模拟的是哪种物质(C)A.淀粉 B.麦芽糖 C.淀粉酶 D.麦芽糖酶5.小敏的妈妈在减肥期间的早餐: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从平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此早餐中应加入馒头等淀粉类食物 B.妈妈可以从牛奶、鸡蛋中获得蛋白质C.苹果可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 D.此早餐长期食用有利于减肥且营养均衡6.冬泳能改善心血管机能而被誉为“心血管体操”。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三种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C)A.1的管壁较厚 B.2的分布广、数量多C.3内血流速度最慢 D.2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7.周末,小梁的妈妈去看中医,医生通过“切脉”来推断她的健康状况,乙图所示医生把脉的血管与甲图心脏中的哪个腔相连(D)A.①右心房 B.②右心室 C.③左心房 D.④左心室8.下列结构中,流动着的液体是血液的是(B)A.输尿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9.如图为脑和脊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①和④构成中枢神经系统B.②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③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D.④既参与反射,又具有传导功能10.眼和耳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视网膜上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B.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位于耳蜗内C.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导声波,听觉感受器位于鼓膜上D.若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则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11.李大爷近来身体消瘦,同时还有“多尿、多饮、多食”的症状,如表是他血液化验报告单的一部分,他最可能分泌不足的激素是(A)项目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值血红蛋白 120 gL 110~150空腹血糖 10.5↑ mol/L 3.89~6.11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性激素12.如图是人体呼吸以及肺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图中所示为肺循环的一部分B.图中①表示呼气,②表示吸气C.图中③表示二氧化碳,④表示氧气D.图中血管⑤流的是动脉血,血管⑥流的是静脉血13.当某人因溺水、触电等导致心脏和呼吸骤停后,应及时采用心肺复苏进行抢救。下面是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D)A.胸外按压部位应在胸骨中下部位,靠近心脏位置B.可以通过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恢复C.开放气道是为了清除口鼻内杂物,保证呼吸道畅通D.人工呼吸的原理是呼吸运动,进行人工呼吸的频率应为100~120次/分14.下列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A.给病人打针吃药,治疗疾病B.幼儿口服小儿麻痹症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C.给三个月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等疾病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15.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B)A.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B.吸烟提神,喝酒交友C.按时作息,坚持锻炼 D.拒绝毒品,合理上网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6分)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结构与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如果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交换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那么淀粉最终完全分解的场所是小肠。(2)图甲中显示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3)图乙中四是右心室,其与肺动脉(填血管)相连。(4)如果一个氧气分子首次经过肺部进入血液中,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心脏的一(填“一”“二”“三”或“四”)。(5)当血液经过肾脏时,产生的原尿比尿液多得多,原因是肾小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17.(6分)2024年第十届全民营养周的口号是:健康中国,营养先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理论。请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以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问题。(1)青少年要“常喝水”。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2)青少年要“勤运动”。气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气体交换。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气体的扩散作用。(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毫升+麦香面包150克+水果100克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胃液、胰液和肠液(消化液)中酶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该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后,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腔室)。(4)青少年要“免肥胖”。“管住嘴,迈开腿”减少热量摄入,增大运动消耗。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人体消化系统摄取的营养物质由血浆运输;呼吸系统获取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由红细胞进行运输。18.(6分)《世说新语·假谲》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根据记载回答下列问题:(1)听到关于“大梅林”的描述过程,声波会引起士卒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内耳耳蜗 内听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2)从反射类型的角度来分析,“士卒闻之,口皆出水”的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这一过程反射弧的结构模式为感受器(耳蜗)→传入神经(听神经)→神经中枢(大脑)→传出神经→效应器(唾液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3)“士卒闻之,口皆出水”的反射建立后,如果士卒经常“闻之”,而未吃到“梅”,他们分泌唾液会不断减少,甚至不再分泌唾液,这说明士兵建立的条件反射逐渐消退,甚至停止。(4)人体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周围环境,从而调节生命活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我们要爱惜自己的感官,如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不要躺着看书,请你提出其他保护感官的具体措施少看手机、少用电脑;选择适合的照明设备等(至少写出2种)。19.(6分)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呼吸道飞沫传播。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若未能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2~3个月的咳嗽症状,故而得名“百日咳”。这种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目前,我国预防百日咳主要的措施是接种百白破疫苗。(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百日咳杆菌是百日咳的病原体,其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已知百日咳由呼吸道飞沫传播,请据此提出一条预防措施:戴口罩(或经常开窗通风、对空气进行消毒等)。(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种的百白破疫苗属于抗原,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由此获得的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20.(6分)日常不良用牙习惯会导致龋齿。口腔中的产酸类细菌(主要是链球菌)分解食物碎屑产生的酸性物质,易引发龋齿。最新研究发现,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拟从甲、乙、丙三种乳酸菌菌株中,筛选出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无氧条件下,将等量的甲、乙、丙三种乳酸菌菌株,用相同培养液(该培养液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分别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去除乳酸菌,获得液体A、B、C。②从液体A、B、C中各取等量液体,分别加入适量某种物质(该物质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去除酸性物质,获得液体a、b、c。③从上述六种液体中各取等量液体,分别做链球菌抑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液体 A a B b C c对链球菌抑制作用 17.5 14.3 17.6 12.1 0.0 0.0注:数值越大,表示对链球菌抑制作用越显著。回答下列问题。(1)牙齿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是切碎和磨碎食物。(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对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是甲和乙。分析从同一菌株获取的不同液体对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推测其差异主要是由乳酸菌产生的物质引起的。综合分析,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是甲。(3)假设经上述实验筛选出的,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是X。请你提出一个进一步研究乳酸菌菌株X的科学问题:乳酸菌菌株X产生的哪些具体物质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4)为了预防龋齿,我们应该养成的习惯有定期刷牙(或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答出1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阶段评价检测(二)(第二单元) - 学生版.docx 阶段评价检测(二)(第二单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