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方略(十)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时空观念
二、考点梳理
考点1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评价: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2.早期革命活动
(1)成立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2)发动起义: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
(3)成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成立 1905年8月,日本东京
纲领 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机关报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作用 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4)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考点2辛亥革命
1.背景:革命志士的奋斗。
名称 结果或意义
萍浏醴起义 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绍兴起义 徐锡麟、秋瑾遇难
广西镇南关起义 失败
黄花岗起义 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首义——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3.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考点3中华民国的创建
1.中华民国的建立
(1)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
(2)评价: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后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2)评价:
①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②评价: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力。
考点4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1.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
事件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背景 袁世凯独裁统治:破坏责任内阁制,派人刺杀宋教仁,镇压国民党 袁世凯复辟帝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准备于1916年称帝
时间 1913年 1915-1916年
人物 孙中山、黄兴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结果 被镇压 取得胜利
性质 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发动的武装斗争
2.军阀割据
(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2)主要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
(3)影响: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三、课堂训练
1.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 100 周年,被誉为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生,引领了一群革命党人为我国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孙先生逝世时我国人民革命目标是(  )
A.进行思想解放运动 B.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如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  )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性质
190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强学会 D.中国国民党
3.章士钊在《孙逸仙 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下列说法与材料意思不符的是(  )
A.民主革命是时代洪流
B.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
C.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D.辛亥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4.辛亥革命后,随着人们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更多的人认识到自己是国民,出现了关心政治、追求民主平等的社会心态。这说明辛亥革命(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D.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5.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始于近代哪一运动?(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6.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材料表述正确的是(  )
A.“使中国陷入无尽黑暗”是指《马关条约》的签订
B.“一道闪电划过”是指辛亥革命的爆发
C.“却黑暗依旧”是指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迎来了曙光”是指新文化运动
7.正确的计算历史时间是时空观念素养的基本要求。如图中这份报纸印发的时间是(  )
A.戊午年五月五日 B.1919年5月5日
C.庚申年五月五日 D.1920年5月5日
8.如图是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年谱(部分),口处的内容应为(  )
A.发动黄花岗起义
B.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创办《民报》
D.领导护国战争
9.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同学根据所学内容制作的时间轴,据图可知,他学习的内容是(  )
A.民主共和制度建立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D.中华民国的创建
10.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人民困苦,日堪一日。”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
11.中华民国的建立,打破了中国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总统成,皇帝灭,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材料三:如图所示
材料四: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猿猴倒行逆施”指的是什么事件?“国民群起攻之”,发起了什么战争?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二件未竞之功”的理解。
12.孙中山先生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后继者留下了珍贵的遗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推翻田王毅,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1)材料一中“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的“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誓词》
(2)材料二中“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分别体现了什么主义?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3)材料三中说: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这是什么意思?
材料四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奋斗精神。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你认为孙中山先生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你去学习、发扬?
参考答案
1-10 DBDAC BBBBA
11.(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4)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12.(1)辛亥革命。
(2)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