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2课时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 2.懂得如何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重点:如何弘扬核心思想理念。
难点:正确理解“尚和合”和“求大同”。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3-57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弘扬哪些思想理念?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有什么具体要求?
导入新课
漆扇制作
中国剪纸
古建营造技艺
麦秸画
景泰蓝
思考:上述传统手工艺有何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1.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及地位
认识:“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A.形成:
B.内容:
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笔记】1.核心思想理念的产生A,内容B P54
探究与分享
相传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发生严重地洪涝灾害。大禹接过治水的重任后,带领人民疏通河道,开挖沟渠,成功将洪水引入江河湖海,有效防止了水患的发生,挽救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改善了民生。
思考: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孔子的这些话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仁者爱人。
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爱
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仁爱的思想在后世是怎样演变的?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爱天地万物
(1)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要求: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3、如何传承核心思想理念(要求)?P54-56★
在如今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践行仁爱?
爱自己
爱护动物
热爱自然
爱祖国
爱家人
爱朋友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荀子和习总书记的话对我们有何启发?
要求:①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②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重民本
①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
②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
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们国家现在有哪些举措体现了“重民本”?
曾子的妻子为了安抚哭闹的孩子,许诺回家后杀猪给他吃。当她回家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时,急忙阻止并认为只是玩笑。然而,曾子严肃地指出:不能对孩子撒谎,说完便真的杀了猪。
以上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探究与分享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立木取信,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使秦国逐渐强盛,最终一统天下。
(3)守诚信
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2、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
(4)崇正义
要求:
①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
②弘扬社会正气,崇尚社会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坚守民族大义,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
做法:
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商品交换:你卖我买,互相需要
中国输出:丝绸、瓷器、茶叶...
西域输入:葡萄、胡桃、骆驼...
技术共享:你教我,我教你
造纸术从中国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
玻璃制造从波斯传到中国
文化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结合儒家思想,形成中国特色佛教。
唐朝长安有波斯餐馆、突厥乐队、阿拉伯香料店
"和合" = 和谐共处 + 合作共赢
  ⑤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努力达到平衡,事物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事物则会失去生机,难以维系。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求)
我们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不同性格、不同长相,但能够克服差异与不同,构建人与人和谐友好的关系
各民族虽然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各有不同,但能做到和睦相处,共建民族共同体。
在烹饪时,酸、甜、苦、辣、咸各不相同,但将其相互搭配,就能做出美味菜肴。
要求:①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
②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今时代,世界从未如此联系紧密,人类从未如此相互依存。一架飞机成千上万个零件,由几十个国家的企业分别制造;一个国家发生地震,消息、画面几分钟就能传遍全球;一个新冠病毒,逼迫全世界共同应战……
正因为我们都是地球村的成员,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不可能用割断联系的方式解决因联系而出现的问题。必须将全人类视为一体,才能寻求正确应对之道。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事要由天下人商量着办。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是“中国发起”,更是“大家一起”。
习总书记这番话体现了怎样的思想?给予我们怎样的启发?
(6)求大同。
要求:①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②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
心思想理念。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
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讲仁爱:亲亲、仁民、爱物
重民本:站稳人民立场
守诚信: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崇正义:做符合道义的事
尚和合: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
求大同:胸怀天下
理念之光
传承之路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堂小结

1.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以下古语体现的 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A
课堂训练
选项 古语 核心理念
A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 尚和合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讲仁爱
C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重民本
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崇正义
重民本
崇正义
讲仁爱
2.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句子体现民本思想的有( )
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③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④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训练
依法治国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至今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以下与“君子义以为上”所体现的理念一致的是( )
①小组讨论时常有不同的声音“碰撞”
②小季答应别人的事总是能说到做到
③小秦积极制止小孩向残疾人抛掷杂物
④小峰看到社会青年欺负同学,及时报警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课堂训练
D
尚和合-和而不同
讲诚信
4.从70年前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新时代以来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这说明我国始终坚持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
A.尚和合   B.求大同  C.守诚信  D.崇正义
课堂训练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