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章末测评验收卷(三)(课件 练习,共2份)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章末测评验收卷(三)(课件 练习,共2份)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资源简介

章末测评验收卷(三) 热力学定律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把零下10 ℃的冰块放在0 ℃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缩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2.学校用如图所示的压缩式喷雾器对教室走廊等场所进行消杀工作。给储液罐打足气,打开开关就可以让药液喷洒出来。若罐内气体温度保持不变,随着药液的不断喷出,则罐内气体(  )
内能不断减小 压强不断减小
外界对气体做功 气体对外放热
3.北方室内供暖后,室、内外温差会很大,正所谓“窗外寒风刺骨,屋内温暖如春”。现将一导热性能良好的敞口空瓶在室外静置一段时间,等充分热交换后,盖紧塞子,把瓶子拿回室内,设盖好瓶盖后瓶子密闭良好,瓶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室内充分热交换后,瓶内气体(  )
与室内空气达到热平衡,其标志是与室内气体的压强相等
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气体对瓶子内壁和瓶塞做正功
压强增大,分子对瓶和塞内侧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增大
内能减小,气体分子因活跃运动而减少了内能
4.水枪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常见的气压式水枪储水罐示意图如图。从储水罐充气口充入气体,达到一定压强后,关闭充气口。扣动扳机将阀门M打开,水即从枪口喷出。若在水不断喷出的过程中,罐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则气体(  )
压强变大 对外界做功
对外界放热 分子平均动能变大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压强p1和p2下的体积V与温度T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气体由状态A等容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压强增大,吸收热量 压强增大,放出热量
压强减小,放出热量 压强减小,吸收热量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B→C两个过程变化到状态C,其p-V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温度为27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气体在A→B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为2.0×104J
气体在B→C过程中可能吸热
气体在状态B时温度为900 ℃
气体在A→C过程中吸收热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定质量的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大
一定质量的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不一定增大
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第二类永动机不仅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也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8.夏天,从湖底形成的一个气泡,在缓慢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没有破裂(如图所示)。若越接近水面,湖内水的温度越高,大气压强没有变化,将气泡内气体看作理想气体。则上升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气泡内气体对外界做功
气泡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气泡内气体温度升高导致放热
气泡内分子单位时间内对气泡壁单位面积的撞击力增大
9.如图甲所示,在内壁光滑、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内,用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汽缸开口竖直向上放置,活塞处于静止状态。设汽缸外部环境温度始终不变,大气压恒定不变,活塞不漏气,现将汽缸缓慢转动到开口水平向右,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外界对缸内气体做功 缸内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缸内气体对外界做功 缸内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10.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汽缸放置在水平面上,汽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缓慢地在活塞上堆放一定质量的沙土,忽略环境温度的变化,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不计,在此过程中(  )
气体的内能增大
气体吸热
单位时间内撞击汽缸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增多
若汽缸和活塞换成绝热材料,汽缸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1.(8分)如图甲是“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压强传感器调零;
②在活塞上均匀涂抹润滑油,把活塞移至注射器满刻度处;
③逐一连接注射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
④推动活塞,记录多组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V,以及相应的压强传感器示数p。
(1)实验操作中,活塞上均匀涂抹润滑油,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恒定,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A.注射器必须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B.用手握注射器推拉活塞
C.缓慢推动活塞
(3)测得多组空气柱的压强p和体积V的数据后,为直观反映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若以p为纵坐标,则应以________(1分)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小明所在的小组不断压缩气体,由测得数据发现p与V的乘积值越来越小,则用上述方法作出的图线应为图乙中的________(1分)(选填“①”或“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答一种即可)。
12.(7分)如图所示是某气压式柱形保温瓶的结构示意简图,现倒入热水,封闭活塞a,其与液面间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此时瓶内气体温度为T1,压强为p0,经过一段时间温度降为T2,忽略这一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
(1)(3分)求温度降为T2时瓶内气体的压强p;
(2)(4分)封闭气体温度由T1降为T2过程中,其传递的热量为Q,则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求变化量的大小ΔU。
13.(10分)如图甲所示,一横截面积S=10 cm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不计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如图乙所示是气体从状态A缓慢变化到状态B的V-T图像。已知AB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气体在A状态的压强为p=1.5×105 Pa,在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900 J,大气压强p0=1.0×105 Pa,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5分)活塞的质量m;
(2)(5分)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ΔU。
14.(12分)如图所示,密闭导热容器A、B的体积均为V0,A、B浸在盛水容器中,达到热平衡后,A中压强为p0,温度为T0,B内为真空,将A中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打开活栓C,A中部分气体进入B。
(1)(6分)若再次达到平衡时,水温未发生变化,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6分)若密闭气体的内能增量与温度的关系为ΔU=k(T2-T1)(k为大于0的已知常量,T1、T2分别为气体始末状态的温度),在(1)所述状态的基础上,将水温升至1.2T0,重新达到平衡时,求气体的压强及所吸收的热量。
15.(15分)(2023·6月浙江选考,17)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固定直立圆筒内用面积S=100 cm2、质量m=1 kg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能无摩擦滑动。圆筒与温度300 K的热源接触,平衡时圆筒内气体处于状态A,其体积VA=600 cm3。缓慢推动活塞使气体达到状态B,此时体积VB=500 cm3。固定活塞,升高热源温度,气体达到状态C,此时压强pC=1.4×105 Pa。已知从状态A到状态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14 J;从状态B到状态C,气体内能增加ΔU=25 J,大气压p0=1.01×105 Pa。
(1)(4分)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其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2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圆筒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________(2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分)求气体在状态C的温度TC;
(3)(6分)求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W。
章末测评验收卷(三) 热力学定律
1.A [把零下10 ℃的冰块放在0 ℃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冰块从冰箱中吸收热量,内能一定会增加,故A正确;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锯条和木板的内能,故C错误;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的温度高,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故D错误。]
2.B [由于罐内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故内能保持不变,A错误;随着药液的不断喷出,气体的体积增大,气体等温膨胀,则压强不断减小,B正确;气体的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而气体的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量,C、D错误。]
3.C [在室内充分热交换后,瓶内气体吸收热量与室内空气达到热平衡,根据热平衡定律,温度相等是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故A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瓶内气体体积不变,不做功,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故B、D错误;根据气体等容变化规律知,瓶内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根据压强的微观意义可知,分子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增大,故C正确。]
4.B [在水向外不断喷出的过程中,罐内气体体积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罐内气体的压强减小,选项A错误;由于罐内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热,选项B正确,C错误;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选项D错误。]
5.C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可知=,则在V-T图像中,斜率越大,压强越小,故p1>p2,即从A到B,气体的压强减小,由于从A到B做等容变化,气体不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气体放热,故A、B、D错误,C正确。]
6.D [气体在A→B过程中,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做的功W=pA(VB-VA)=1.5×105×(0.3-0.1) J=3.0×104 J,A错误;气体在B→C过程中,体积不变,压强减小,则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放热,B错误;气体在A→B过程,由=,可得气体在状态B时温度为TB=900 K=627 ℃,C错误;气体在A→C的过程,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解得TA=TC,故A和C两状态气体内能相同,A→C过程,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气体吸收热量,D正确。]
7.BC [做功与传热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一定质量的气体吸收热量,如果同时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B正确;不可能使热量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在一定条件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故C正确;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D错误。]
8.AB [气泡内气体压强p=p0+ρgh,气泡升高过程中,其压强减小,温度升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气泡体积一定增大,故气泡内气体对外界做功,故A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气泡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B正确;温度升高,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大,即ΔU>0,体积增大,即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得Q>0,故气泡内的气体吸热,故C错误;根据气体压强的定义及其微观意义,气泡内气体压强减小,气泡内分子单位时间内对气泡壁单位面积的撞击力减小,故D错误。]
9.BC [初始时汽缸开口向上,活塞处于平衡状态,则有p1S=p0S+mg,汽缸在缓慢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汽缸内外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差大于重力沿汽缸壁的分力,故汽缸内气体缓慢的将活塞往外推,最后汽缸水平,缸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此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故A错误,C正确;由于汽缸导热性能良好,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此过程缸内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正确,D错误。]
10.CD [金属汽缸导热性能良好,由于热交换,汽缸内封闭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则在活塞上堆放一定质量的沙土时气体等温压缩,内能不变,故A错误;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向外放出热量,故B错误;汽缸内封闭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而质量不变,则汽缸内气体分子数密度增大,单位时间内撞击汽缸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增多,故C正确;若汽缸和活塞换成绝热材料,气体不吸热也不放热,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汽缸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D正确。]
11.(1)防止漏气 (2)C (3) ② 漏气
解析 (1)实验操作中,活塞上均匀涂抹润滑油,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漏气。
(2)注射器是否固定在竖直面内与保持温度恒定无关,A错误;用力推动注射器会使气体温度升高,B错误;缓慢推动活塞,使注射器中气体温度始终与环境温度一致,C正确。
(3)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p=CT·,为直观反映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若以p为纵坐标,则应以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压缩气体的过程V减小,增大,由于p与V的乘积减小,故压强增大的越来越慢,图线应为图乙中的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漏气,也可能是温度降低。
12.(1)p0 (2)内能减少 Q
解析 (1)由查理定律得=
解得p=p0。
(2)温度由T1下降到T2过程为等容变化过程,W=0,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Q。
13.(1)5 kg (2)600 J
解析 (1)处于状态A时,对活塞受力分析得
pS=mg+p0S
代入数据解得m=5 kg。
(2)由题意知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等压变化,
有=
解得VB=8.0×10-3 m3
则气体对外界做功W=-pΔV=-300 J
内能的增量ΔU=W+Q=600 J。
14.(1)p0 (2)0.6p0 0.2kT0
解析 (1)容器内的理想气体从打开C到再次平衡时,发生等温变化,
根据气体等温变化规律得p0V0=p·2V0
解得此时气体压强p=p0。
(2)升高温度,理想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气体等容变化规律得

解得压强为p′=1.2p=0.6p0
温度改变,理想气体的体积不变,则外界既不对理想气体做功,理想气体也不对外界做功,
即W=0
升高温度,内能增量为
ΔU=k(1.2T0-T0)=0.2kT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可得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ΔU=0.2kT0。
15.(1)不变 增大 (2)350 K (3)11 J
解析 (1)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发生等温压缩变化,内能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圆筒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增大。
(2)气体处于状态A时,对活塞受力分析,有
pAS+mg=p0S
解得pA=1×105 Pa
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发生等温压缩变化,则有
pAVA=pBVB
解得pB=1.2pA=1.2×105 Pa
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发生等容变化,则有=
解得TC=350 K。
(3)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所以W等于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由(1)问分析可知,从状态A到状态C内能的变化量等于从状态B到状态C内能的变化量,从状态A到状态C,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Q+W
解得W=11 J。(共26张PPT)
章末测评验收卷(三)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零下10 ℃的冰块放在0 ℃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缩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解析 把零下10 ℃的冰块放在0 ℃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冰块从冰箱中吸收热量,内能一定会增加,故A正确;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锯条和木板的内能,故C错误;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的温度高,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故D错误。
A
2.学校用如图所示的压缩式喷雾器对教室走廊等场所进行消杀工作。给储液罐打足气,打开开关就可以让药液喷洒出来。若罐内气体温度保持不变,随着药液的不断喷出,则罐内气体(  )
A.内能不断减小 B.压强不断减小
C.外界对气体做功 D.气体对外放热
B
解析 由于罐内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故内能保持不变,A错误;随着药液的不断喷出,气体的体积增大,气体等温膨胀,则压强不断减小,B正确;气体的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而气体的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量,C、D错误。
3.北方室内供暖后,室、内外温差会很大,正所谓“窗外寒风刺骨,屋内温暖如春”。现将一导热性能良好的敞口空瓶在室外静置一段时间,等充分热交换后,盖紧塞子,把瓶子拿回室内,设盖好瓶盖后瓶子密闭良好,瓶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室内充分热交换后,瓶内气体(  )
A.与室内空气达到热平衡,其标志是与室内气体的压强相等
B.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气体对瓶子内壁和瓶塞做正功
C.压强增大,分子对瓶和塞内侧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增大
D.内能减小,气体分子因活跃运动而减少了内能
解析 在室内充分热交换后,瓶内气体吸收热量与室内空气达到热平衡,根据热平衡定律,温度相等是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故A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瓶内气体体积不变,不做功,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故B、D错误;根据气体等容变化规律知,瓶内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根据压强的微观意义可知,分子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增大,故C正确。
C
B
4.水枪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常见的气压式水枪储水罐示意图如图。从储水罐充气口充入气体,达到一定压强后,关闭充气口。扣动扳机将阀门M打开,水即从枪口喷出。若在水不断喷出的过程中,罐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则气体(  )
A.压强变大 B.对外界做功
C.对外界放热 D.分子平均动能变大
解析 在水向外不断喷出的过程中,罐内气体体积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罐内气体的压强减小,选项A错误;由于罐内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热,选项B正确,C错误;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选项D错误。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压强p1和p2下的体积V与温度T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气体由状态A等容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增大,吸收热量 B.压强增大,放出热量
C.压强减小,放出热量 D.压强减小,吸收热量
C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A→B、B→C两个过程变化到状态C,其p-V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温度为27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在A→B过程中对外界做的功为2.0×104J
B.气体在B→C过程中可能吸热
C.气体在状态B时温度为900 ℃
D.气体在A→C过程中吸收热量
D
解析 气体在A→B过程中,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做的功W=pA(VB-VA)=1.5×105×(0.3-0.1) J=3.0×104 J,A错误;气体在B→C过程中,体积不变,压强减小,则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放热,B错误;
B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大
B.一定质量的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不一定增大
C.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第二类永动机不仅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也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解析 做功与传热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一定质量的气体吸收热量,如果同时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B正确;不可能使热量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在一定条件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故C正确;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D错误。
8.夏天,从湖底形成的一个气泡,在缓慢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没有破裂(如图所示)。若越接近水面,湖内水的温度越高,大气压强没有变化,将气泡内气体看作理想气体。则上升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泡内气体对外界做功
B.气泡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气泡内气体温度升高导致放热
D.气泡内分子单位时间内对气泡壁单位面积的撞击力增大
AB
9.如图甲所示,在内壁光滑、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内,用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汽缸开口竖直向上放置,活塞处于静止状态。设汽缸外部环境温度始终不变,大气压恒定不变,活塞不漏气,现将汽缸缓慢转动到开口水平向右,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界对缸内气体做功
B.缸内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C.缸内气体对外界做功
D.缸内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BC
解析 初始时汽缸开口向上,活塞处于平衡状态,则有p1S=p0S+mg,汽缸在缓慢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汽缸内外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差大于重力沿汽缸壁的分力,故汽缸内气体缓慢的将活塞往外推,最后汽缸水平,缸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此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故A错误,C正确;由于汽缸导热性能良好,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此过程缸内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正确,D错误。
10.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汽缸放置在水平面上,汽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现缓慢地在活塞上堆放一定质量的沙土,忽略环境温度的变化,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不计,在此过程中(  )
A.气体的内能增大
B.气体吸热
C.单位时间内撞击汽缸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增多
D.若汽缸和活塞换成绝热材料,汽缸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D
解析 金属汽缸导热性能良好,由于热交换,汽缸内封闭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则在活塞上堆放一定质量的沙土时气体等温压缩,内能不变,故A错误;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
律可知,气体要向外放出热量,故B错误;汽缸内封闭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而质量不变,则汽缸内气体分子数密度增大,单位时间内撞击汽缸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增多,故C正确;若汽缸和活塞换成绝热材料,气体不吸热也不放热,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汽缸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D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1.(8分)如图甲是“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压强传感器调零;
②在活塞上均匀涂抹润滑油,把活塞移至注射器满刻度处;
③逐一连接注射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
④推动活塞,记录多组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V,以及相应的压强传感器示数p。
(1)实验操作中,活塞上均匀涂抹润滑油,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
解析 实验操作中,活塞上均匀涂抹润滑油,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漏气。
防止漏气
(2)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恒定,下列措施可行
的是________;
A.注射器必须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B.用手握注射器推拉活塞
C.缓慢推动活塞
(3)测得多组空气柱的压强p和体积V的数据后,为直观
反映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若以p为纵坐标,则应以
________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小明所在的小组不断压缩气体,由测得数据发现p与V的乘积值越来越小,则用上述方法作出的图线应为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①”或“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答一种即可)。
C

漏气
解析 (2)注射器是否固定在竖直面内与保持温度恒定无关,A错误;用力推动注射器会使气体温度升高,B错误;缓慢推动活塞,使注射器中气体温度始终与环境温度一致,C正确。
12.(7分)如图所示是某气压式柱形保温瓶的结构示意简图,现倒入热水,封闭活塞a,其与液面间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此时瓶内气体温度为T1,压强为p0,经过一段时间温度降为T2,忽略这一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
(1)求温度降为T2时瓶内气体的压强p;
(2)封闭气体温度由T1降为T2过程中,其传递的热量为Q,则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求变化量的大小ΔU。
(2)温度由T1下降到T2过程为等容变化过程,W=0,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Q。
13.(10分)如图甲所示,一横截面积S=10 cm2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不计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如图乙所示是气体从状态A缓慢变化到状态B的V-T图像。已知AB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气体在A状态的压强为p=1.5×105 Pa,在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900 J,大气压强p0=1.0×105 Pa,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活塞的质量m;
(2)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ΔU。
答案 (1)5 kg (2)600 J
解析 (1)处于状态A时,对活塞受力分析得pS=mg+p0S
代入数据解得m=5 kg。
解得VB=8.0×10-3 m3
则气体对外界做功W=-pΔV=-300 J
内能的增量ΔU=W+Q=600 J。
14.(12分)如图所示,密闭导热容器A、B的体积均为V0,A、B浸在盛水容器中,达到热平衡后,A中压强为p0,温度为T0, B内为真空,将A中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打开活栓C,A中部分气体进入B。
(1)若再次达到平衡时,水温未发生变化,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解析 容器内的理想气体从打开C到再次平衡时,发生等温变化,
根据气体等温变化规律得p0V0=p·2V0
(2)若密闭气体的内能增量与温度的关系为ΔU=k(T2-T1)(k为大于0的已知常量,T1、T2分别为气体始末状态的温度),在(1)所述状态的基础上,将水温升至1.2T0,重新达到平衡时,求气体的压强及所吸收的热量。
答案 0.6p0 0.2kT0
解得压强为p′=1.2p=0.6p0
温度改变,理想气体的体积不变,则外界既不对理想气体做功,理想气体也不对外界做功,即W=0
升高温度,内能增量为
ΔU=k(1.2T0-T0)=0.2kT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可得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ΔU=0.2kT0。
15.(15分)(2023·6月浙江选考,17)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固定直立圆筒内用面积S=100 cm2、质量m=1 kg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能无摩擦滑动。圆筒与温度300 K的热源接触,平衡时圆筒内气体处于状态A,其体积VA=600 cm3。缓慢推动活塞使气体达到状态B,此时体积VB=500 cm3。固定活塞,升高热源温度,气体达到状态C,此时压强pC=1.4×105 Pa。已知从状态A到状态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14 J;从状态B到状态C,气体内能增加ΔU=25 J,大气压p0=1.01×105 Pa。
(1)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其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圆筒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求气体在状态C的温度TC;
(3)求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W。
答案 (1)不变 增大 (2)350 K (3)11 J
解析 (1)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发生等温压缩变化,内能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圆筒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增大。
(2)气体处于状态A时,对活塞受力分析,有pAS+mg=p0S
解得pA=1×105 Pa
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发生等温压缩变化,则有pAVA=pBVB
解得pB=1.2pA=1.2×105 Pa
(3)气体从状态B到状态C,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所以W等于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由(1)问分析可知,从状态A到状态C内能的变化量等于从状态B到状态C内能的变化量,从状态A到状态C,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ΔU=Q+W
解得W=11 J。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