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课件(30张PPT)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课件(30张PPT)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上)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2025年历史中考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模块四 世界古代史
考点1 大化改新 日本古代社会
考点2 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
聚焦中考
01
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日本大化改新,初步了解中古世纪世界历史的多样性。
核心知识点
02
★时间轴
★阶段特征
政治:日本通过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622年穆罕默德建立穆斯林公社,版图不断扩张,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文化:阿拉伯人创造了独特的伊斯兰文化,并为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沟通东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思维导图
★知识点导航
考点1:大化改新 日本古代社会
日本古代 社会 奴隶制时期 中央集权制的 封建国家 幕府统治时期
1—2世纪有100多个小国;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统一 646年,大化改新开始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武士集团形成;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设幕府于镰仓,
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大化改新 时间 646年开始
背景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内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知识点导航
★知识点导航
大化改新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导航
考点2: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
伊斯 兰教 创立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传播 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阿拉伯帝国 形成 (1)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
(2)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
(4)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知识点导航
阿拉伯帝国 文化贡献 (1)翻译典籍: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延揽翻译人才,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2)数学:形成“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3)医学:《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4)文学: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5)文化传播: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核心聚焦
6—9 世纪,遣唐使来华史实
史论结合
观点:对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 / 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
论述:6—9世纪,日本积极学习、吸收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进行了大化改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进步。
总结提升: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了社会进步。
观点: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论述: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促进了社会发展。
总结提升:综上所述,改革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考点攻坚
03
【真题锤炼】
★选择题
(2023·成都)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 创造出完整的代数学
B.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 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 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化做出的共同贡献。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帝国的文化贡献,A排除;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是拜占庭帝国的文化贡献,B排除;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文化贡献不符,C排除;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都是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故选D。
靶向突破
04
1.(2024·山东)[历史解释]阿拉伯帝国时期出现了“百年翻译运动”,学者翻译了大量的古印度、波斯和古希腊的医学、天文学、数学典籍。这有助于阿拉伯帝国( )
A. 科技的发展 B. 文学的兴盛
C. 社会的转型 D. 制度的革新
【答案】A
2.(2023·安徽)[史料实证]史书记载,阿拉伯帝国时期,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等。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 疆域辽阔 B. 贸易发达
C. 人口密集 D. 港口众多
【答案】B
课堂实战
05
一、选择题
1.(2024·湖南)[历史解释]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大和政权的建立
B. 幕府统治的强化
C. 大化改新的影响
D. 明治维新的推动
【答案】C
2.(2024·海口)[历史解释]“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罗马扩张 B. 城市自治
C. 大学兴起 D. 大化改新
【答案】D
3.(2023·武汉)[史料实证]“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不仅是一个帝国,而是一种文化。”由阿拉伯人所创造的文化是(  )
A. 伊斯兰文化
B. 儒家文化
C. 玛雅文化
D. 印加文化
【答案】A
4.(2023·湘潭)[唯物史观]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提出:中阿互相欣赏,互学互鉴,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下列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是( )
A. 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
B.《医典》《天方夜谭》、阿拉伯数字
C.《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D.《荷马史诗》《十二铜表法》、帕特农神庙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5.(2023·嘉兴)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两汉之际,开始用麻等植物纤维造纸。东汉时进一步改进造纸术,人们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之类的低成本原料造纸成功,价格便宜且宜于书写。自此纸的使用逐渐推广。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东汉时期为“改进造纸术”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说说纸的发明和推广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答案】(1)人物:蔡伦。
意义:纸张的发明、改进和推广提供了便于书写的载体,方便书籍的复制与传播,在传承、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范 围内的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贡献:融合东西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把中国和印度的科技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