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2025年历史中考复习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模块四 世界古代史考点1 基督教 法兰克王国考点2 西欧庄园考点3 中世纪的城市 中世纪的大学考点4 拜占庭帝国聚焦中考011.通过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的传播,以及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2.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核心知识点02★时间轴★阶段特征政治:法兰克王国建立后,通过对土地分封形式改革,建立封君与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具有独立行政和司法权力;城市兴起后进行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市民阶层逐渐形成;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城市工商业发展繁荣。文化:基督教诞生并发展传播,教会神学对西欧中世纪文化绝对控制;大学兴起是西欧教育和学术的新气象;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思维导图★知识点导航考点1:基督教 法兰克王国基督教 兴起 (1)产生时间:1世纪(2)创立者:耶稣(3)地区: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发展 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基督教。查理曼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法兰克 王国 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了许多“蛮族王国”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知识点导航法兰克王国 封君封臣制 时间 8世纪前期内容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封臣效忠于封君,封君保护封臣影响 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特点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与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鼎盛 查理统治时期四处征战,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最大的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分裂 843年,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知识点导航考点2:西欧庄园西欧庄园 出现 (1)9世纪开始,庄园经济逐渐在欧洲流行(2)11世纪,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庄园主即领主,身份为贵族。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有私有财产和工具,有份地保有权,受法庭保护,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居民 性质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领主保留的土地称为“自营地”,全部收入归领主。佃户的份地是其生活来源,取得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通常每周3天。土地 ★知识点导航西欧庄园 土地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称为“共用地”,佃户可以共同使用庄园法庭 (1)主持者:庄园的领主或管家(2)诉讼范围: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和各种纠纷都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处罚的基本手段是罚金(3)作用: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限制了领主的特权★知识点导航考点3:中世纪的城市 中世纪的大学中世纪的 城市 兴起 10世纪,由于经济发展,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斗争: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最初受到封建领主的盘剥。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自由和自治,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一定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自治城市代表城市:琅城★知识点导航中世纪的 城市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权利: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和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居民 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来源:农奴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知识点导航中世纪的 大学 兴起 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代表 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巴黎大学(法国)、牛津大学(英国)大学的 自治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课程设置 基础性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法学、医学和神学特点:受基督教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知识点导航考点4: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 建立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版图 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罗马民法大全》 编纂时间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包含法律文献 (1)《查士丁尼法典》: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2)《法学汇纂》: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3)《法理概要》:指导学习法律文献(4)《新法典》: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知识点导航拜占庭帝国 《罗马民 法大全》 内容特点 (1)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2)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影响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走向衰弱 从7世纪到14世纪初,先后有阿拉伯人、外部多个军事势力、十字军、奥斯曼人等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势力日渐衰弱 灭亡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知识点导航拜占庭帝国 影响 (1)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2)保存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核心聚焦史论结合观点: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论述:从10世纪起,西欧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产生新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形成,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总结提升:因此,经济的发展能带动新阶级的形成,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考点攻坚03【典型真题】★(一)选择题1.(2023·麻城)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A. 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B. 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C.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D. 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可知,庄园里的东西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D正确;庄园配备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不能说明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排除A;工商业的发展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排除C。故选D。★(二)材料解析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2世纪末,中世纪意大利皮亚琴察和托斯坎纳的锡耶纳、卢卡和佛罗伦萨等城市出现了最早的钱币兑换商。13世纪,这些兑换商演变成为初期的银行家。……早在13世纪中期,杜埃(法国北部城市)就有150个呢绒商,每个商人都雇佣100人左右。——摘自侯建新主编《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根据材料,概括中世纪城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现的新变化(一项即可)。【答案】特点:由商品交易自发形成;大商人的推动。新变化: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解析】特点:根据材料“出现了最早的钱币兑换商。13世纪,这些兑换商演变成为初期的银行家”可知,其主要由商品交易自发形成;根据材料“杜埃(法国北部城市)就有150个呢绒商,每个商人都雇佣100人左右”可知,其主要由大商人推动。新变化:根据材料“杜埃(法国北部城市)就有150个呢绒商,每个商人都雇佣100人左右”并结合“13世纪中期”这一时间点可知,此时已经出现了雇佣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靶向突破041.(2024·南昌)[时空观念]穿越时空来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你可能看到( )A. 庄园法庭处理内部纠纷B. 学生学习天文知识C. 学生公开宣扬异端言论D. 师生讨论《进化论》【答案】B2.(2023·营口)[历史解释]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道,“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该材料反映的是( )A. 雅典的民主政治 B. 封君封臣制度 C. 城市的自由与自治D. 大学的自治地位【答案】C课堂实战05一、选择题1.(2024·湘潭)[历史解释]9世纪起,法兰克盛行庄园制。农奴须自带工具无偿耕种领主自营地,一般每周3天,农忙时增加,农奴还得向领主献纳贡物和缴纳捐税。这反映了法兰克的庄园( )A. 采用罗马奴隶制进行生产B. 存在领主对农奴的剥削C. 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心D. 通过劳动惩罚违法行为【答案】B2.(2024·湖州)[历史解释]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A. 自给自足特征明显B. 农奴生活质量较高C.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D. 奢靡浪费之风盛行【答案】A3.(2023·湖南常德)[史料实证]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A. 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B. 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C.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D. 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答案】D二、非选择题4.(2022·黑龙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2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中世纪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具有不受外来干涉而自我管理的权限。学生在完成文法、修辞、逻辑等七门基础课后学习法律、医学等专业课。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之处。【答案】美好之处:拥有自治权;多样的学科设置;基础课和专业课并重;世俗教育;学术研究自由;学术氛围浓厚。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