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
九年级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Al-27 Cl-35.5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中,利用导热性的是( )
A.铁质菜刀 B.铜火锅 C.银导线 D.铝合金门窗
2.下列物品不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3.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
A.用湿布擦拭 B.在表面涂油 C.在表面刷漆 D.在表面镀铬
4.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其中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可用来冶炼锡的矿石是( )
A.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 B.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C.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 D.锡石(主要成分SnO2)
5.A、B、C三种金属,它们与有关溶液的反应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①A+BSO4===ASO4+B、②C+H2SO4===CSO4+H2↑、③C+BSO4===CSO4+B、④A+H2SO4不反应。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C B.A>C>B C.C>B>A D.C>A>B
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7.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铝与盐酸反应B.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C.C点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D点D.D点处反应刚好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6分)
8.(7分)“化”说金属。
(1)“湿法冶金”早有记载,在晋代葛洪《抱朴子》中也有“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的描述。该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 (选填“强”或“弱”)。
(2)“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将生铁炼成钢时,主要是降低了生铁中的 ,通常通入的气体是 (选填“一氧化碳”或“氧气”)。
(3)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完好,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太清丹经》中记载了制取“彩色金”的方法:将雄黄(As4S4)和锡粉(Sn)混合,“密固,入风炉吹之、令锅同火色,寒之、开,黄色似金”。
①“彩色金”中 (选填“含”或“不含”)金元素(Au)。
②制取“彩色金”发生如下反应: As4S4+2Sn4As+2X, X的化学式是 。
③“密固”是指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其原因可能是 。
9.(8分)铁是一种古老金属,应用广泛,被人类誉为“金属之王”。
(1)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展示了我国古代炼铁场景(如图1),其原理之一是用煤在高温条件下炼铁。
①拉风箱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②从泥炉中流淌出的“堕子钢”,相当于现代的 (选填“纯铁”或“生铁”)。
(2)现代用CO炼铁,利用了CO的 (填化学性质)。
(3)铁的用途广泛,如图2是工业上在高温、高压下制取氨气(NH3)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①铁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 。
②反应总的化学方程式是 。
(4)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的区别在于生铁的含碳量 (选填“高于”或“低于”)钢。合金和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硬度变 ,熔点变 。
10.(7分)铁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
(1)从宏观上看,铁由 组成;从微观上看,铁由 构成。
(2)为验证铁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图1实验(铁片足量)。
①图1实验中将注射器的稀硫酸注入试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②之后将注射器的硫酸铜溶液注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图1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实验(如图2)就可以探究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下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金属是镁,溶液是稀硫酸 B.金属是镁,溶液是硫酸亚铁
C.金属是铁,溶液是硫酸镁 D.金属是铜,溶液是硫酸镁
11.(7分)“钙”世无双,带你走进钙的世界。
(1)发现钙:电解熔融氯化钙得到金属钙和氯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2)认识钙:如图1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3)制备钙:某兴趣小组利用石灰石制备高纯碳酸钙,流程如图2所示。已知: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含有少量的SiO2;其中SiO2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①酸溶前将石灰石粉碎的目的是 ,酸溶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操作Ⅰ”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③已知水参与“转化”步骤的反应,请写出“转化”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7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高铁电传输系统的材料主要含铜,是利用了铜良好的 性。
(2)高铁轨道、车厢、附属设施使用大量的铁合金和铝合金。小组同学探究合金中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和外形相同的Cu、Fe、Al和Mg的四只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如图A所示。
  
①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的实验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丙、丁烧杯中,使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B所示,据图分析可知,金属活动性Mg>Al,其理由是 。
【实验二】把一定质量的Al放入刚反应结束的乙烧杯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Al>Fe。
③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一、二可知,金属活动性:Mg>Al>Fe>Cu
B.实验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有AlCl3
C.实验二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变小
D.实验一,若丁中固体有剩余,则丙、丁中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相等
(3)某铝合金可能含有Al、Mg、Cu中的两种或三种。现提供n g样品和足量的稀盐酸,请设计实验确定该铝合金的成分,写出依据实验获取的证据和合金可能的成分: 。
13.(7分)兴趣小组对劳动课上使用的锄头产生了兴趣,于是对锄头展开了项目式探究。
项目一:锄头的制作过程
【查阅资料】锄头由生铁锻造制成。
(1)过程Ⅰ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4FeS2+11O22Fe2O3+8X,X的化学式是 。
(2)过程Ⅱ表示工业高炉炼铁,其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能量和 ,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 。
项目二:锄头的除锈翻新
长期使用的锄头表面有锈迹和油污,同学们按以下流程进行除锈翻新。已知氢氧化钠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3)若“除锈”前无“水洗”步骤,除锈液的使用量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写出除锈液“除锈”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除锈”后仍需“水洗”的目的是 。
(5)锄头翻新后仍要进行防锈处理,写出一条生活中的防锈方法: 。
14.(3分)向20 g黄铜(铜锌合金)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
1.(B)
2.(A)
3.(A)
4.(D)
5.(D)
6.(C)
7.(B)
8.(1)强。(2)含碳量,氧气。
(3)4Al+3O2===2Al2O3。
(4)①不含。②SnS2。
③高温条件下,反应物或生成物能和空气中的物质反应。
9.(1)①增加氧气量,使反应充分进行。②生铁。
(2)还原性。
(3)①催化作用。②N2+3H22NH3。
(4)高于,大,低。
10.(1)铁元素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2)
①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
②铁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CuSO4+Fe===Cu+FeSO4。
(3)AD。
11.(1)分解反应。
(2)40.08。
(3)①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漏斗,引流。
③CaCl2+2NH3+CO2+H2O===2NH4Cl+CaCO3↓。
12.(1)导电性。
①甲中铜表面无明显变化,乙中铁表面有气泡产生, Fe+2HCl===FeCl2+H2↑。
②质量相等、外形相同的镁和铝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反应时,镁放出的热量更多,反应时间更短(即反应速率更快)。
③ABD。
(3)把样品分成两等份,每份为n/2 g,向第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如果样品完全溶解,则合金的成分为镁和铝;如果不完全溶解,则含有铜,过滤,洗涤,干燥,称出铜的质量为m g。把第二份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测生成氢气的质量,若氢气的质量等于(n/18-m/9)g,则合金的成分为铝、铜,如果氢气的质量小于(n/18-m/9)g,则合金的成分为铝、镁、铜(合理即可)(2分)。
13.(1)SO2。
(2)生成一氧化碳气体,Fe2O3+3CO2Fe+3CO2。
(3)增大。
(4)Fe2O3+6HCl===2FeCl3+3H2O,是除去除锈液。
(5)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和干燥(合理即可)。
14.
解:由图可知,20 g黄铜中锌的质量为20 g-13.5 g=6.5 g,
设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Zn + 2HCl===ZnCl2+H2↑
65 73
6.5 g 60 g·x
=  x≈12.2%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2.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