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学年下学期3月份考试物 理 试 题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每题4分;7-10为多选题,每题6分,选不全3分,选错0分,共48分)1.如图所示,地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表面不同纬度有质量相等的P、Q两物体随地球一起自转,下列物理量中,P物体一定大于Q物体的是( )A.线速度 B.角速度 C. 向心加速度 D.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2.将太阳系中各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太阳越远的行星( )A.角速度越大 B.周期越大 C.线速度越大 D.向心加速度越大3.宇宙观测发现,在宇宙中甲、乙两个星体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同时绕其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甲乙的质量之比为7:1,由此可知( )A. 甲、乙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7:1B. 甲、乙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7: 1C.甲、乙的运行轨道半径之比是1:7D.甲、乙的周期之比为1: 74.游乐场有个魔力转盘项目,一个大转盘上设置了一圈供游客站立的位置,如图所示,项目开始时,游客面向转轴竖直站立,后背靠在平行于转轴的平板上,有安全绳防护,转盘绕竖直中轴线开始转动,当角速度逐渐增大到ω 时,供游客站立的托板下翻,游客处在了脚不沾地的状态,“魔力”使游客紧紧地贴在背上始终不动。已知站立位置到转轴的距离是5m,游客的厚度可以忽略,游客后背和靠背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为了保证游客足够安全(安全绳松脱,游客不会滑落),重力加速度为g=10m/s ,则ω 的最小值为( )A. 1 rad/s B. 10 rad/s C. πrad/s5.如图,地球赤道正上空有两颗卫星,其中a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b为另一颗卫星,轨道半径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 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经30h,两颗卫星再次“相遇”的次数为(所谓相遇,是指两颗卫星距离最近): (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6.天文学家发现一颗与地球类似的太阳系外行星,这颗行星距离地球约20亿光年,公转周期约为37年,这颗行星位于天秤座星群,它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9倍,该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相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发射航天器到达该星球,航天器的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B.该行星的公转速度比地球大C.该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6倍D.要在该行星表面发射人造卫星,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7.9km/s7.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汽车驶过凸形拱形桥的顶端时会出现超重现象B.火车在拐弯时的速率小于规定速率时,内轨将给火车侧压力C.旋转雨伞,伞面上的水滴会更快被“甩”离伞面,这是一种离心现象D.在绕地运行的飞船中,将重物挂于弹簧测力计上其示数为零,因为此时该物体将不再受地球的引力8.中国于2023年5月30号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如图,“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后先在近地圆形轨道I上运动,到达轨道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到达b点时,再次点火进入圆轨道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I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B.飞船在a处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要加速,在b处变轨点火进入圆轨道Ⅲ也要加速第1页 共3页C.飞船在轨道I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I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II上经过b点的速率小于在轨道III上经过b点的速率9.2021年中国选手胡旭威在第5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赢得男子单杠、双杠两项冠军,成为世锦赛双冠王,已知运动员重心到手支撑点的距离为L,运动员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其重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与单杠间的弹力大小为FN,其 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bLB. 运动员的质量为C. v =c时,在最高点单杠对运动员的弹力向下时,在最高点单杠对运动员的弹力为10.低轨道卫星的离地高度通常在200km以下,也称近地卫星。这种卫星由于由于离地高度较低,受地球影响较大。某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无阳光照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 .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点测出的对地球的观察张角如图为α, 则A.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B.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 T/T C.飞船每次经历“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αT/(2π)D.地球质量为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11.卡文迪许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称实验装置测量了引力常量:(1)横梁一端固定有一质量为m的均匀铅球A,旁边有一质量为m'的均匀铅球B,A、B两球球心的距离L,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A、B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 .(2)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与“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中测量微小量的思想方法最相近的是 . (选填“甲”“乙”或“丙”)12.在一个未知星球上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悬点O正下方P点处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小球由于惯性向前飞出做平抛运动。现对此运动采用频闪数码照相机连续拍摄。在有坐标纸的背景屏前,拍下了小球在做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多张照片,经合成后,照片如乙图所示。a、b、c、d为连续四次拍下的小球位置,已知照相机连续拍照的时间间隔是0.20s,照片大小如图乙中坐标所示,又知该照片的长度与实际背景屏的长度值比为2:9,则:(1)由以上及图示信息,可以推算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m/s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2)由以上及图示信息可以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是 m/s(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3)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 若g地取10m/s ,则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第一宇宙速度之比第2页 共3页三、解答题(13题8分, 14题10分, 15题22分, 共40分)13.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正按计划开展多项实验。已知组合体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求:(1)地球的质量;(2)组合体绕地球运动的周期。14.某种手枪子弹的速度在300m/s到400m/s之间,为了粗略测定子弹的飞行速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一直径( 的塑料圆筒以转速 绕轴O逆时针匀速转动,假设子弹穿过圆筒无速度损失,子弹可视为质点沿水平直径穿过圆筒,在圆筒上只留下一个弹孔,则:(1)圆筒转动的角速度(2)子弹穿过纸筒的速度15.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细杆一端固定在竖直转轴 上的O点,并可随竖直轴一起转动。杆上套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套在杆上的圆环相连。杆未转动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此时圆环恰好静止在粗糙细杆上。当杆缓慢加速转动时,角速度为 (未知)时,圆环与杆之间恰好没有摩擦力,角速度为( (未知)时,弹簧刚好从原长开始伸长。已知杆与竖直转轴的夹角α始终为 弹簧原长 弹簧劲度系数 圆环质量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求:(1)圆环与粗糙细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角速度 的大小;(3)当角速度 时,弹簧的长度。第3页 共3页物理答案一、选择题(1-6, 每题4分: 7-10, 每题6分, 半对3分; 共计48分。)1 2 3 4 5 6 7 8 9 10D B C D B C BC BD ACD AC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2分。)11. (1) GE (2)乙 12. (1)2.25 (2)0.45 (3)9: 250 (1)3: 10三、解答题(13题8分, 14题10分, 15题20分, 共计40分。)13.解: (1)根据 可得(2)根据 且 联立解得14.解: (1)n=7200r/ min=120r/s,由ω=2πn得ω=240πrad/s(2)子弹水平方向穿过圆筒时间 ,与此同时,圆筒转过得圆心角( 联立得,因为 所以n=1, v=320m/s15.解:(1)杆未转动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此时圆环恰好静止在粗糙细杆上,有 解得(2)当杆开始缓慢加速转动时,先是斜向上的摩擦力逐渐减小,当摩擦力减为零时,圆环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合力沿径向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3)当杆继续加速转动时,角速度为ω 时,弹簧刚好从原长开始伸长,此时摩擦力沿杆向下达到最大,弹簧为原长。有水平:竖直:解得 说明当ω=10rad/s时, 弹簧已经伸长。 设此时弹簧总长度为L ,有联立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