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津市部分区2025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一)
化学
第I卷(共36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1. 天津特色小吃“煎饼果子”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深受人们喜爱。煎饼果子饼胚主要成分是
A. 淀粉 B. 脂肪 C. 纤维素 D. 矿物质
2. 天津属于沿海城市,下列与海洋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要保证海产品的长途运输,可以往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
C. 赤潮现象发生时,海水中溶解的含量会增加
D.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电渗析法、反渗透法、蒸馏法等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的结构式:
B. 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 丙炔的键线式:
D. 分子的球棍模型: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合物ICl中I为+1价 B. 第一电离能:
C. 熔点:纯铁<生铁 D. 热稳定性:
5. 下列生活用品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 玻璃杯 B. 塑料水瓶 C. 铝合金门窗 D. 瓷盆
6. 下列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使酚酞试剂呈红色的溶液中:、、、
B. 使石蕊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
C. 常温下的溶液中:、、、
D. 常温下溶液中:、、、
7. 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表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C. 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这是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
D. 活化能越大代表化学反应需要吸收或放出的能量越大
8. 下列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与使用操作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名称 250mL容量瓶 长颈漏斗
图形
用途与操作 A.定容时俯视刻度,则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 B.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分液时,水层需从下口放出
名称 酸式滴定管 球形冷凝管
图形
用途与操作 C.用于量取10.00mL溶液 D.蒸馏实验中将蒸气冷凝为液体
A. A B. B C. C D. D
9. 液流电池是利用正负极电解液分开,各自循环的一种高性能蓄电池,如图是一种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为溴化锌的水溶液,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B. 充电时电极a连外接电源的负极
C. 放电时,每消耗6.5gZn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
D. 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
10. 邻甲基苯甲酸主要用于农药、医药及有机化工原料的合成,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能与、发生反应
B. 该物质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 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D. 该物质含苯环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共5种
11.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溶液中:
B. 常温下向含有、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则溶液中变小
C. 溶液加水稀释,与的比值减小
D. 常温下稀释溶液,的电离常数和水的离子积均不变
12. 四甲基氢氧化铵是一元强碱。常温下,向20mL、浓度均为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氨水中分别滴加盐酸,溶液导电性如图所示(已知: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a、b、c、d、e中,水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c
B. 曲线1中c与e之间某点溶液呈中性
C. c点溶液中:
D. a点溶液
第II卷(共64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4题,共64分。
13. 金属钛被誉为“二十一世纪金属”,有“生物金属,海洋金属,太空金属”的美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
(2)Ti的四卤化物熔点如表所示,熔点高于其他三种卤化物,则可判断可能为_______晶体(填“离子”或“分子”;、、熔点依次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
化合物
熔点/℃ 377 -24.12 38.3 155
(3)磷酸钛铝锂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中心原子P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杂化,写出第一电离能介于Al,P之间的位于第三周期的所有元素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的晶胞如图所示,三种组成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的是_______;该晶体中每个周围与它最近且相等距离的数目是_______。
(5)1mol中含有键的数目为_______。
14. 化合物N具有镇痛,消炎等药理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1)A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N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醚键、羟基、_______。
(2)从A→B反应所得液态有机混合物中提纯B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
(3)写出A与形成高分子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
(4)F与G的关系为_______(填序号)。
a.碳架异构   b.官能团异构   c.顺反异构
(5)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6)1molD最多与_______molNaOH发生反应;W(分子式)与C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其中W的某种异构体的核磁共振氢谱具有两组峰,则其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为原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医药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
该路线中试剂与条件1为_______,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15. I、钪(Sc)是一种稀土金属。从钛白酸性废水(主要含、、微量)中富集钪,并制备氧化钪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酸洗时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
(2)“操作I”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
(3)“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4)草酸钪焙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II、的配位化合物较稳定且应用广泛。可与、、,等配体形成使溶液呈浅紫色的,红色的,无色的,黄色的配离子。某同学按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已知:向含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生成蓝色的配离子;不能与形成配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5)溶液I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了能观察到溶液I中的浅紫色,可采取的方法是向溶液I中加_______溶液。
(6)溶液II向溶液Ⅲ转化时发生反应为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向溶液III中加入足量的KSCN固体,溶液可能变为_______色。
(7)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所需试剂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6. 2024年全国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以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回答下列问题:
(1)加氢合成甲醇是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制备甲醇过程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反应①_______0,反应②_______。
(2)在有催化剂,高温条件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恒容时,温度升高,浓度减小。
①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正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和20mol,在催化剂存在时反应生成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当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10L,计算A点的平衡常数_______。
②如果反应开始时仍充入10molCO和20mo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______L。
(4)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系统,通过“溶解”水中的二氧化碳,以触发电化学反应,有效减少碳的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系统工作时b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系统工作时b极区有少量固体析出,该固体可能是_______。
天津市部分区2025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一)
化学 参考答案
第I卷(共36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第II卷(共64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4题,共64分。
【13题答案】
【答案】(1)
(2) ①. 离子 ②. 、、均为分子晶体,其组成和结构相似,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点逐渐升高
(3) ①. 正四面体 ②. ③. 、、
(4) ①. ②. 12
(5)16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1,6-己二醇 ②. 氧化反应 ③. 酰胺基
(2)减压蒸馏(或蒸馏)
(3) (4)c
(5) (6) ①. 2 ②. 5 ③. 1:6
(7) ①. HBr,△ ②. ③.
【15题答案】
【答案】(1)将氧化为,有利于后面沉淀除去
(2)普通漏斗,玻璃棒
(3)、
(4)
(5) ①. ②. (或硝酸)
(6) ①. ②. 红
(7) ① NaF、 ②. KSCN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 ②. +41.19
(2) ①. ②. 吸热 ③. 增大
(3) ①. 1 ②. 2
(4) ①. 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