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力练习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 力的产生一定需要接触C. 竹子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力可以用字母“”来表示2.拿起下列物体所用的力大约为的是( )A. 一支铅笔 B. 一桶的食用油 C. 个鸡蛋 D. 一个苹果3.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苹果从树上落下 B. 正在减速进站的高铁C. 正在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天和核心舱 D. 沿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小车4.黄冈期中“熄火”的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大力士用绳子拉着汽车向前运动,如图所示,使汽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 大力士 B. 地面 C. 绳子 D. 车轮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有受力的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能产生力的作用A. B. C. D.6.下列现象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运动员将弓拉弯 B. 运动员将垒球抛出C. 风将小树吹弯 D. 将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7.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力,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 运动员压弯的跳板 B. 运动员拉弯的撑杆C. 用手捏橡皮泥 D. 运动的小球受磁铁作用8.物理学中通常在受力物体上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的力推箱子。在这个力的示意图中,力的三要素不包含力的( )A. 单位 B. 大小 C. 方向 D. 作用点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卵与石斗,糜碎无疑”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B. “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C.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D. “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风对草的力改变了草的形状10.下列词语和对应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 “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B. “风吹草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鸡蛋破石头自不量力”说明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D. “落叶归根”说明树叶向下落是由于树叶受到了重力的作用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力作用只能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B. 力的作用可以发生在一个物体上C. 空中飞行的鸽子对地球也有力的作用D. 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1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如图所示,队员们拿着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向前直冲。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 龙舟 B. 水 C. 运动员 D. 船桨13.如图所示为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比赛时的情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人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的施力物体不同B. 人对撑杆的压力,作用点在人的手上C. 人受到的重力改变了撑竿的形状D. 人受到重力的同时还受到弹力,说明力作用是相互的14.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D. 只有一个物体不会发生力的作用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 用手拍桌子,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C. 只要物体发生了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16.用手向上提水桶,若以水桶为研究对象,其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若以手为研究对象,这里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17.教材改编题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放一个磁体如图甲,则观察到小铁球的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再次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方放一个磁体如图乙,可以看到小铁球的 发生了变化。以上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 。18.教材图片题如图所示,在开门的时候,用手在处推比在处推更容易把门推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如果用大小相同的力都作用在点,推门和关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19.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和谐秀美的山水画卷,其中也包含很多物理知识。清澈泉水顺流而下,是因为泉水受到_____的作用;船桨向后划水,船桨和渔船缓缓向前运动,使得船桨和渔船一同前行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这一事例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20.古人用成语“以卵击石”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卵”击“石”后破损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撞击过程中,“卵”受力大小______“石”受力大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21.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在游戏中,毽子被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毽子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22.如图所示,年月日,全球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在我市连理岛海域发射场点火,向下喷出燃气,火箭加速上升,随后将云遥一号星星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火箭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而加速上升,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卫星状态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停止喷气后,火箭由于具有______仍能继续上升。23.航母阻拦索被誉为航母舰载机的“生命线”,它的作用是将高速的航母舰载机拦停,一般选用硬度和韧性都很高的材料制成。如图所示,当舰载机高速着陆在航母甲板上时,阻拦索尾钩会挂住舰载机,在短短数秒内使舰载机减速至零。阻拦索施力将飞机拦停的同时,其自身也因受力而发生形变,这说明______。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航母甲板上官兵需佩戴耳罩,这是在噪声的______选填“产生”、“接收”或“传播”环节减弱噪声。作图题:24.在图中画出被拉长的弹簧对手指的弹力的示意图。25.按照题目要求作图画出图甲中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受到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请在乙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实验探究题:26.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从同斜面的______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______,可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画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______;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小车将做______运动;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______需要不需要。答案和解析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手水桶水桶手 17. 变大运动方向物体的运动状态 18. 作用点方向 19. 重力;水;相互 20. 形状 等于 21. 运动状态;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2. 燃气 不是 惯性 23. 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 接收 24. 25. 【解析】【分析】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因此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即可;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然后根据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据图可知,此时小球所受的弹力有两个,即线对小球的拉力,第二个是墙对小球的支持力。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解答】解: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如图所示:据图可知,此时小球所受的弹力有两个,即线对小球的拉力,第二个是墙对小球的支持力,如下图:26. 同一 距离 匀速直线 不需要 【解析】解:实验时,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实验中,根据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状态改变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故可得出:如果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发生改变,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说明木块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状态改变的最慢,小车运动的距离最远,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所以不需要重做本实验。故答案为:同一;距离;见上图;匀速直线;不需要。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力的示意图;根据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可得出小车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说明木板对小车的阻力最小,据此判断。本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考查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的运用,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等,是力学的重要实验。第8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