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题复习:选择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题复习:选择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题复习:选择题
1.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益处)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加)
B.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但当涉猎(只,只是)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只) 卿言多务,孰若孤(人称代词,你)
D.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蒙乃始就学(这样,如此)
2.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对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
B.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C.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等细节突出表现了他刻苦的治学精神。
D.本文的语言平实含蓄,但富于感情和诗意美,读起来极具感染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即更刮目相待 C.见往事耳 D.与蒙论议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但愿人长久 B.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
C.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D.孰若孤/门庭若市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肃/遂拜蒙母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
6.祥子到北平后做过各种卖力气的工作,他最终选择了拉车这个行业的原因是( )
A.他认为拉车不费体力,比较轻松。
B.他认为拉车更容易挣钱。
C.他认为拉车可以认识各种各样的人。
D.他什么事都做不好,只会拉车。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的故事,在中小学生中可谓妇孺皆知。
B.看了小说《红岩》,了解了革命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后,我的心里对他们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C.袁隆平院士对中国,甚至对世界的贡献巨大,他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D.他在工作中锋芒毕露,容易招致他人的嫉妒。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 卿今当涂掌事
B.孰若孤 若屈伸呼吸
C.孤常读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与蒙论议,大惊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9.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语气词,可译为“罢了”。
C.蒙乃始就学。
乃:连词,于是,就。
D.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介词,因为。
10.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qīn)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xié)
C.即更刮目相待(gēng) D.肃遂拜蒙母(suì)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属于副词的一项是( )
A.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B.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
C.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D.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时代需要一些怀揣理想的人,他们能够耐得住寂寞,兀兀穷年地做学问,干事业。
B.他带领团队沥尽心血,不断探索,终于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了灵感。
C.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到动物园看海豚表演,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海豚,而对动物园的美景目不窥园,毫不在意。
D.他的这番话说得慷慨淋漓,颇有气吞山河的气概,令人不由自主地热血沸腾。
1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B.非复/吴下阿蒙
C.蒙/乃/始就学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B.《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即儒家经典,指《诗》《书》《礼》《易》《春秋》等书。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孙权劝学》中的“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大兄”是对兄长的敬称。
15.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谣言 昼夜 昆仑 锋芒必露
B.背诵 可歌可泣 马革裹尸 篷断草枯
C.宰割 筹划 仰慕 当之无愧
D.衰微 崇高 至死不懈 妇儒皆知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B.文章第一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了他的学者风范;第二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了他革命家的胸怀。
C.文中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是为了救国。
D.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钻研精神的赞美。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
B.文章中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
C.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后来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谈论议事,鲁肃对吕蒙的才略变化感到十分惊讶。
D.文章最后,鲁肃与吕蒙结为朋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华所折服,体现了吕蒙的狂妄自大。
18.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是为了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也为下文写邓稼先做铺垫。
B.邓稼先在我国国防和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些平凡小事来写,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C.文章的主题是为了歌颂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D.文章第三部分中,作者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后,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一个才能卓越、锋芒毕露的人。
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鞠躬(jū) 鲜为人知(xiān)
B.元勋(xūn) 颤抖(chàn) 开拓(tuò) 锋芒毕露(lù)
C.殷红(yīn) 挚友(zhì) 彷徨(páng) 妇孺皆知(rú)
D.难堪(kān) 萦带(yín) 纠纷(jiū) 至死不懈(xiè)
20.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署名 背诵 马革裹尸 潜心惯注
B.无暇 诞生 当之无愧 一返既往
C.奠基 选聘 锋芒毕露 篷断草枯
D.仰慕 挚友 燕然勒功 任人宰割
2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B.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C.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木兰诗》中“阿爷无大儿”中的“阿爷”就是木兰父亲的自称。
D.成语“磨刀霍霍”“扑朔迷离”均出自《木兰诗》。
2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的意志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
B.1951年,从战地归来的魏巍动情地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
C.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大约300多敌人。
D.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的原因造成的。
23.小言提前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请你指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木兰诗》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点明了诗歌的主人公,“诗”交代了文章体裁。
B.《木兰诗》中所写的“胡”是我国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C.《乐府诗集》是北宋文学家郭茂倩编撰的,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
D.《木兰诗》又名《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2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互文修辞的一项是( )
A.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B.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2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B.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来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
C.关山度若飞:飞过山,跨越飞马,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D.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26.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7.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D.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著我旧时裳〔穿(衣)〕 B.问女何所思(思虑、思量)
C.赏赐百千强(强壮) D.出郭相扶将(外城)
2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辔头(pèi) 机杼(zhù) 军帖(tiē) B.可汗(kě) 金柝(tuò) 扑朔(shuò)
C.燕山(yān) 戎机(jiè) 策勋(xūn) D.鞍鞯(jiān) 啾啾(jiū) 阿姊(zǐ)
30.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场_________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_________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_________,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A.壮烈 汹涌 但是 B.强烈 汹涌 于是
C.强烈 澎湃 但是 D.壮烈 澎湃 于是
3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洽洽赶到那里。
B.锋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
C.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
D.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资势。
32.下列加点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誓言(shì) 胸膛(táng) 耻辱(chǐ) 高粱(liang)
B.缠绕(rào) 埋葬(zàng) 镐头(gào) 土襄(rǎng)
C.碾着(zhǎn) 辘辘(lù) 丰饶(ráo) 光茫(máng)
D.田垄(lǒng) 挚痛(zhì) 召唤(zhāo) 禾稻(dào)
33.下列有关《木兰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木兰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桥,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写出了木兰不贪图名利的优秀品质。
3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B.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诗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有力烘托了家里欢迎木兰战场归来的欢快气氛。
D.结尾以双兔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作结,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地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37.小文在了解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辛后,想要拟写一副对联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但是对两处内容斟酌不定,请你帮忙选出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
上联:行遍千山如飞龙保卫
下联:   似鲲鹏报效祖国
A.中华 乘风破浪 B.华夏 乘风破浪
C.华夏 越渡万水 D.中华 越渡万水
38.小语想要向同学们介绍“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口述战争历史博物馆”,但是不小心把介绍语的顺序弄乱了,请你帮她选出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①在新乡的黄河岸边,有一座朴实无华的博物馆,名叫“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口述战争历史博物馆”,它是由志愿军老兵张增德之女张爱兰创建而成的。
②而今,这家博物馆已成为中部战区官兵党史学习教育的基地之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等数十家单位、院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
③创办至今,张爱兰采取多种方式向志愿军老战士征集抗美援朝烈士遗物500多件,战争历史资料500万字、图片5000余张。
④张爱兰的创办初衷是为了解开父亲的心结,最初她为了让父亲重温当年的战友情,创办了“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为抗战老兵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联络的平台。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39.选出下面关于名著内容和理解说法正确的两项( )
A.《骆驼祥子》中虎妞因难产而死成了压垮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祥子卖掉了赖以生存的车,对人生不再抱有希望,彻底走向堕落。
B.《儒林外史》刻画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既有周进、范进、庄绍光这样的假儒士、假名士;也有像杜慎卿、虞育德、王冕这样的真儒士、真名士。
C.罗切斯特假扮吉卜赛人来试探简爱,暴露了他有些敏感的内心,同时也表明简 爱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罗切斯特。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主要记述了鲁迅在故乡、到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经历。
E.“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祖师给他起的,姓孙缘于他是猴子(猢狲),“悟空”是其法名。拜唐僧为师参加取经后,唐僧又给他起个诨名叫“行者”。
40.七年级某班举办一次读名著《骆驼祥子》交流座谈会,下面是四位同学准备谈论的内容,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戏剧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B.创作背景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
C.主人公人力车夫祥子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买了三辆车,结果都失败了。
D.北平洋车夫分三派:第一派是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车夫;第二派是岁数较大的;第三派是年纪在四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
41.某班为了交流名著阅读成果,举办了一次名著阅读分享会。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撰写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它成功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
B.《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
C.《骆驼祥子》中,孙侦探把祥子攒的买车的钱都敲诈走了,使祥子买车的希望第三次成了泡影,祥子为此很痛苦。
D.《艾青诗选》中的作品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色调鲜明,线条清晰,如素描一般简练、凝重。
42.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姆 大抵 极其郑重
B.福橘 辟头 莫名其妙
C.守寡 惊异 嘁嘁喳喳
D.哀悼 拔草 情有可缘
4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齐策一》,《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共33篇。
B.“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古代诗词中,含有“烽烟”的诗句多与战争相关。
C.《骆驼祥子》中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是既同情又批判。
D.《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4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尔安/敢/轻吾射 D.康肃/忿然曰
45.学校文学社团举办“品读名著,善学精思”读书交流活动。在“积累与梳理”环节,小文同学展示了他的读书笔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经典常谈》,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追求。
B.读《儒林外史》,我认为小说以范进为中心人物贯穿全书主要情节,反映了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C.读《骆驼祥子》,我发现这部作品是老舍先生的一部语言力作,他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北京方言。
D.读《简 爱》,我发现这是英国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以第一人称口吻创作的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主人公简 爱人格独立,心灵强大,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
4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油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文章。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笔记体小说指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归田录》是笔记体小说。
C.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是古诗文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秦时明月汉时关”等。
D.古人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陈康肃公善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中的“公”“翁”是对男子的谦称。
4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 吾射不亦精乎 含沙射影
B.但微颔之 但当涉猎 但求无过
C.尔安敢轻吾射 安营扎寨 安居乐业
D.但手熟尔 深思熟虑 瓜熟蒂落
48.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jīn) 睨之久而不去(ní)
B.释担而立(dān) 尝射于家圃(pǔ)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zhōng) 但微颔之(hàn)
D.康肃忿然曰(fèn) 以我酌油知之(zhuó)
49.下面对《骆驼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的外号是因为祥子冒险牵回三匹骆驼后,被别人这样称呼而得来的。
B.祥子在经历了三起三落的买车过程后,最终变成了一个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虎妞虽然过于大胆泼辣,但祥子爱她,在虎妞难产死后,祥子从此一蹶不振。
D.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结果连人带车被宪兵抓走。
50.下列是小文分享的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围绕“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展开情节。
B.《台阶》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父亲修台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老实本分、热爱生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追求生活理想的农民形象。
C.《台阶》的核心意象“新屋”承载着父亲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理想,也象征着人生的使命。
D.《台阶》的语言细腻,节奏舒缓,虽是叙事写人的小说,却更像抒情写意的散文。
51.下列对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杰出的讽刺作品,书中的匡超人本性纯良,在认识了潘三之后,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变成了一个毫无廉耻,虚伪透顶的人。
B.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高大形象,并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C.《骆驼祥子》中,祥子卖了顺手牵来的三匹骆驼,积攒了一些钱,然后省吃俭用拼命拉车攒钱准备买新车,却因虎妞的事和刘四爷闹翻,买车的钱被刘四爷扣下,致使他买车的希望成了泡影。
D.《西游记》中,唐僧与悟空行至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借来辟火罩罩住唐僧,把禅院烧了。
52.下列对于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采访、考察后创作了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武松极具传奇色彩。他从为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D.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骆驼祥子》创造性地运用了北京市民的口语,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增添了“亲切、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53.关于《骆驼祥子》这部名著,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
B.《骆驼祥子》写了各色人物,有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爷,大胆泼辣有点变态的虎妞,为生活所迫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遭受政治迫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等等。
C.祥子和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有虎妞和小福子。
D.《骆驼祥子》是以19世纪末期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遭遇为主要情节。最终祥子因为贪婪,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堕落为一个麻木、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人。
5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和做》作者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历代儒家学子要研学的书籍,有“四书”与“五经”,“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
C.《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他自己非常喜爱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D.《老山界》作者:陆定一,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叙述了红军翻阅老山界的经过。
55.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批注的内容包括阅读时的感悟、赏析、疑难等,下面是某同学阅读文段后所做的批注,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
大概的说吧,A.他只要有一百块钱,就能弄一辆车。猛然一想,一天要是能剩一角的话,一百元就是一千天,一千天!把一千天堆到一块,他几乎算不过来这该有多么远。B.但是,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第一步他想好了,去拉包车。遇上交际多,饭局多的主儿,平均一月上十来个饭局,他就可以白落两三块的车饭钱。C.加上每月再省出个块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块五块的,一年就能剩五六十块!这样,希望就近便多多了。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D.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
A.“他”刚到城里不久,对生活充满梦想。
B.哪怕时间再长,他也要坚持,买车决心多么坚定!
C.吝啬,贪婪,爱占小便宜!如此挖空心思攒钱!
D.突出他对未来的信心,只要肯吃苦,就一定能买上新车!
56.下面关于文学作品中有关“太阳”或“阳光”的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施耐庵在《智取生辰纲》中描述“太阳照着,石头烫得直冒热气”,突出天热,作用是暗示当时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B.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描述“盛夏的阳光真像蘸了辣椒水,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荫凉地”,表明恶劣的自然环境是造成祥子痛苦命运的重要原因。
C.艾青在《向太阳》中写“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表面上是歌颂太阳,实质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D.曹文轩在《孤独之旅》中写公鸭们的羽毛“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烘托了杜小康内心的孤独之情。
57.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资治通鉴》。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乐府是古代朝廷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诗歌,后把乐府采集的诗歌称作“乐府诗”。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D.《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他用明畅朴素的叙述笔调,机智生动的江浙口语,简洁有力地写出了富有地方色彩的生活画面和具有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58.阅读王维的《竹里馆》,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独”字刻画出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一轮明月当成知己,表现了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C.全诗用字造语平淡自然,俯仰间写景叙事清幽雅致,笔墨简淡,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长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惆怅之情。
59.课内古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他,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B.释担而立 结友而别
C.睨之久而不去 以我酌油知之 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
60.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B.《骆驼祥子》中刘四爷残忍霸道、自私自利,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惜同女儿断绝关系。
C.艾青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土地与火把”的歌手。
D.《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题复习: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A A B A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D C C D D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A C B D C D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A C C A B C A CE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D A C B D B D C C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C B D A C C D D B C
答案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