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5,2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少年强则国强
自主预习
要求:阅读教材P43-46,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生活观察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一百多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英雄模范,既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榜样。
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自强不息的英雄模范的事迹?
(2)结合事迹谈一谈,我们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探究与分享
英雄模范
各行各业自强不息的
知识总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
②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探究与分享
2025年2月7日
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
2月6日20时30分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全国道德模范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
黄旭华
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
享年99岁
噩耗传来山河同悲
忠魂离去日月共泣
探究与分享
透过黄旭华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共探做自强不息中国人的秘诀
探究与分享
核潜艇先驱——黄旭华
黄旭华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原本可能成为一名医生。然而,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面对国土沦丧、人民受难,黄旭华深刻体会到“中国太弱了,弱国就要受人欺凌”。他放弃了学医的念头,坚定地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认为只有拥有先进的军事科技,才能真正保卫国家。为此,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专攻造船工程,立志通过科技手段增强国家的国防力量。
思考:黄旭华立志报国,对我们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有何启示?
①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知识理解
(1)树立远大理想。
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探究与分享
黄旭华——追梦历程
思考:黄旭华的“追梦历程”,对我们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有何启示?
1945年,19岁的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坚定的信念,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船舶制造专业,开启了追梦之旅。
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的养分。图书馆里,常常能看到他专注研读的身影;课堂上,他积极踊跃地与老师和同学们探讨学术问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船舶构造,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跑到船厂去实习,亲手参与到船舶的建造过程中。这些宝贵的实践经历,不仅让他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完美结合,更让他对船舶工程的热爱愈发炽热。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理解
(2)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趁着青春年少,我们要练就一身本领,更好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探究与分享
黄旭华团队——攻坚克难,筑国重器
我国的核潜艇事业几乎是从零开始的,黄旭华和他的28位同事都没有见过核潜艇。他们组成的第一代核潜艇研制团队,因为缺乏经验、技术和条件,而被戏称为“三无”团队。没有任何核潜艇的参考资料,国外技术又严密封锁,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和尝试。不知道核潜艇长什么样,就用外交人员带回国的玩具模型作为参考。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他们使用算盘和计算尺进行核心数据的计算,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定性,他们甚至用磅秤进行称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黄旭华和他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思考:核潜艇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他们是如何做到攻坚克难的?
知识理解
(3)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我们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知识总结
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①树立远大理想。
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课堂小结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
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树立远大理想
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随堂练习
1.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再到新时代“金牌焊工”高凤林。大批建设者发扬劳模精神,续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篇章。这表明( )
A.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实践中沉淀出的优良传统
B.成年人才要手握历史的接力棒,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C.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近代形成的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D.中国人发扬劳模精神,续写中华民族世界最强的篇章
A
随堂练习
2.王洪智,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幼时被确诊为脑瘫,下肢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命运的“捉弄”并没有将他击垮,他以乐观的心态和坚韧的毅力,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下列诗句能体现王洪智具有的品质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
随堂练习
3.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这告诉我们要( )
A.克服青春烦恼,适应青春变化
B.磨砺坚强意志,追求个性独立
C.塑造完美人格,展现青春风采
D.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奋进力量
D
随堂练习
4.“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梁家河插队时,不满16岁的习近平自觉接受磨炼,后来成长为种地的好把式。我们青少年也要通过劳动锻炼自己,向上生长,做能吃苦的好少年。做自强的中国人要( )
①胸怀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
②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③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
④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随堂练习
5.1932年、1959年、1984年、2024年,刘长春、容国团、许海峰、郑钦文4名体育健儿为中国在世界赛场上实现零的突破的时间刻度,前后跨越了近百年。百年风云,变了人间。这是中国共产党走过光辉历程的百年,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也是中国人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的百年。体育强国路,照见中华民族复兴路。
(1)中华体育健儿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说明他们传承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什么?
(2)传承优良传统,需要我们树立远大理想,青少年时期树立远大理想要求我们怎样做?
【答案】(1)自强不息。
(2)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同学们,再见!
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少年强则国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