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十一课《闪耀的小星》、《小白船》第一课时教案+素材+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艺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十一课《闪耀的小星》、《小白船》第一课时教案+素材+课件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第十一课教学设计
课题 《闪耀的小星》、《小白船》 单元 第十一课第一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两首歌曲均描绘了晴朗夜空的美好场景,情绪都是优美抒情的。教 师可通过演唱、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 情绪与情感,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在美妙的音乐中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上,教师可以将两首歌曲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也可以将两首歌曲放在一个课时,以“美丽的夜空”为主题,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学习 目标 1.通过演唱、律动、演奏等方式感受不同节拍的韵律,体验音乐带来的欢乐和美好感受。 2.能用声势动作表现 · 拍子、 拍子,并能用小乐器打击节奏,感受两种拍子的强弱规律。 3.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自主识读乐谱《闪烁的小星》,跟唱《小白船》, 能用自然的声音和合适的情绪演唱歌曲。 4. 在舞蹈、律动中感受夜空的梦幻和美妙,萌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 能用合适的律动表现两首歌曲。
难点 能准确地感知和表现四二拍子和拍子
教学过程
一 、声势律动——感受节拍 复习《娃哈哈》《轻轻摇》《鼓和号》《两只小象》等歌曲,对比感受 拍子、 拍子。 1. 声势动作参与表现《娃哈哈》《轻轻摇》,感受拍子的强弱规律。 动作要领:第一拍双手合掌,第二拍拍肩膀。 提示拍子的强弱规律为: ●0|oo| 2.声势动作参与表现《鼓和号》《两只小象》,感受拍子的强弱规律。 动作要领:第一拍双手合掌,第二拍拍左腿,第三拍拍右腿。 提示拍子的强弱规律为: 3.即兴节拍游戏——对比感受拍子、 拍子。 (1)教师即兴弹奏《娃哈哈》《轻轻摇》《两只小象》《鼓和号》,学生用 拍子、 拍子声势动作作出相应的反应。 (2)希沃互动游戏——知识配对。 学生根据教师弹奏的音乐选择正确的拍号。 (3)教师演奏《闪烁的小星》和《小白船》的旋律,学生自主探索声势 动作表现两首歌曲的节拍。 (4)邀请个别学生上台随乐律动。 (5)希沃互动游戏 — — 知识配对。 学生根据教师演奏的旋律,判断《闪烁的小星》与《小白船》的拍号。 (设计意图:音乐游戏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将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首 要位置。歌曲正式学唱之前,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两种节拍的强弱规律和韵 律特点,积累一定的感性认知,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乐器探索——玩转节拍 1.复习巩固沙锤和碰铃的演奏方式。 沙锤演奏:手握沙锤,手腕发力,用力晃动; 碰铃演奏:用手捏住两个碰铃下方的连接线,相互敲击,发出声音。 2.聆听两首歌曲,选择乐器为音乐伴奏。 (1)聆听歌曲,自由选择乐器,自主创编节奏参与表现音乐。 (2)教师提炼学生创编的节奏,统一节奏型为音乐伴奏。 《闪烁的小星》乐器伴奏节奏: 碰铃:X - 或者X X 沙锤:X X X X 或者X X 《小白船》乐器伴奏节奏: 碰铃:X - - 3.分小组展示乐器演奏。 (设计意图:沙锤和碰铃是一年级下册第七课已认识过的乐器,四分节奏 和二八节奏也是一年级上册涉猎过的音乐内容。本环节的设计在已学知识与 技能的基础上融入新知识的学习,旨在发展学生知识的迁移及运用能力,巩 固与练习所学知识。) 三 、识读乐谱《闪烁的小星》 1.跟琴演唱《闪烁的小星》。 2.听琴默唱曲谱,找出歌曲中出现的音符。 3.借助科尔文手势视唱音符,巩固音高感。 4.自主识读乐谱。 5.跟琴识读乐谱。 四 、律动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情境 1.教师范唱两首歌曲,学生说说两首歌曲表现的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在感受 拍子和拍子节奏的时候,反复聆听了两首 歌曲。有谁能说一说,这两首歌曲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两首歌曲都是以夜晚为主题,描绘了晴朗、静谧夜空的美妙景色。) 2.随乐律动感受歌曲情境。 (1)小星星律动:感受小星星“眨眼”闪烁的欢快、活泼情境。 (2)划船律动:感受宁静夜晚“月亮船”仿佛轻轻摇摆的情境。 3.尝试边律动边跟唱两首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对《闪烁的小星》比较熟悉,因此采取了自主学习的 形式,借助科尔文手势,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小白船》的学唱则结合情境 的律动,让学生感受乐句的概念,并通过旋律线的走向,让学生准确地唱出 音高。) 五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在节拍游戏中感受了节奏的强弱,在律动 编创中感受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特点,在小乐器的伴奏里感受了合 作表演的乐趣,在欢快的唱游中感受了音乐的无限魅力。希望大家能在这优美 的旋律里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以后的生活中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小白船》
第十一课
第二课时
(湘教版)一年级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拓展
05
课堂评价
06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文化理解
通过聆听、演唱、律动、演奏等方式感受音乐之美,体验宁静柔美的 音乐和静谧唯美的意境。
能随三拍子的音乐节奏作出恰当的律动,感受三拍子歌曲优美动听的 旋律。
能用自然的歌声、连贯的气息有感情地轻声跟唱歌曲。
新课导入
初听音乐,律动感知
随乐进行声势律动,感受歌曲的节拍
第一遍:学生随《小白船》音乐的拍点自由地在教室里走恒拍。
第二遍:老师随《小白船》音乐在强拍加入碰铃,学生在强拍加入拍肩、 拍髋、拍腿等声势律动。
第三遍:学生随《小白船》音乐自由地在教室走步,强拍时与小伙伴击 掌互动,强化对音乐的感知。
新课导入
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同学们有没有感受到音乐的高低起伏
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情绪。
通过声势律动,初步感知音乐的要素,在愉快的氛围中初 听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 四三拍子的强弱关系,潜移默化地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探秘之旅第一站:折船
聆听音乐,了解歌词内容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小白船》,是一首朝鲜民歌,同学们知道这艘 “小白船”指的是什么吗 船上有什么呢
“白兔。”“桂花树。”师:是的,同学们抓到了许多关键词。今天,老师想邀请大家加入一场 “探秘之旅”,让我们来造一艘自己的“小白船”吧。
探秘之旅第一站:折船
在《小白船》的背景音乐中折纸船。
将“折船”游戏与歌曲教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折 叠纸船,便于后续音乐唱游活动的开展。“探秘”音乐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增 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探秘之旅第二站:寻船
聆听全曲,画旋律线
同学们,在开启我们的探秘之旅前,我们得先了解“小白船”的行 走路线,并了解一下路上会遇到什么。请拿起你们折的小船,随着音乐旋律线走一走吧。
探秘之旅第二站:寻船
聆听全曲,画旋律线
探秘之旅第二站:寻船
感受歌曲乐句
(1)聆听歌曲,有的小朋友已经发现旋律中的秘密了。音乐有几个乐句
小白船
四个乐句
探秘之旅第二站:寻船
师生随乐轻声哼唱,画旋律线
看!这就是我们的路线。我们伴着月光遨游天际,沿途会遇见美丽 的桂花树以及正在游玩的小白兔。你能在轻声哼唱的同时,用手指画一画, 再次熟悉一下“小白船”的行走路线吗
小白船
探秘之旅第三站:划船
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1)教师结合律动和图谱范唱。
探秘之旅第三站:划船
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2)学生随琴用“u”模唱,感受第一、二大乐句旋律的走向。
探秘之旅第三站:划船
(3)认识连线
每一乐句的结尾音乐有些停留,显得意味深长,那是因为有一座长 长的“彩虹桥”,我们要唱得连绵悠长。
(4)学生随着音乐轻声演唱第一乐段。
小船不断在海里漂浮,悠长而缓慢。让我们唱着歌开始我们的旅途吧!
探秘之旅第三站:划船
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1)随琴轻声跟唱,并晃动身体,感受情感表达。
随着旋律的起伏,情绪也发生了变化。同学们,能用你们的歌声表现出来吗
探秘之旅第三站:划船
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2)师生接龙唱、男女生接龙唱歌曲。
(3)学生互相评价。
(根据小评委的点评要求再次演唱歌曲,用自然明亮的歌声有感情地表演唱。)
探秘之旅第三站:划船
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4)演唱全曲。
学生结合连线、延音线及歌曲的结构轻声演唱,教师对歌曲演唱不正确的地方及时进行纠正,引导学生注意换气,并集体完整演唱。
探秘之旅第四站:嬉船
1. 请学生一边演唱一边用手上的纱巾动作表达旋律的起伏。
2.请学生自行探究纱巾的“玩法”。
学生或将纱巾抛向空中,或在手中揉搓,或将纱巾盖在脸上,体验歌曲 宁静、柔美的情境。
探秘之旅第四站:嬉船
3.纱巾律动活动。
邀请学生围圈走步,手拿纱巾,以乐句为单位向前行走。第二乐句换方 向,手上纱巾跟随音乐的高低起伏而晃动。乐句的尾音处,学生选择舒适的 姿势集体静止不动,在静止中感受音乐的意境。
探秘之旅第五站:造船》
1.理解歌曲风格及创作背景。
《小白船》是一首朝鲜儿歌,原名《半月》。歌曲如梦似幻,富有想 象力,第一、二个乐句深沉而带有神秘的意味,第三、第四个乐句表现了飘 荡的感觉,似乎正在梦中。歌曲表达了作曲家对亲人的思念,所以我们听起 来略感忧伤。
课堂小结
感谢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度过了奇妙多姿的探秘之旅。请同学们根 据歌曲所描绘的情景和你对音乐的感受,用图案或者线条的形式,将歌曲所 表达的意境绘制在你折叠的“小白船”上,建造一艘属于自己的“梦之船”吧!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趣味,下节课再见。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