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教案

资源简介

3.2 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党科学执政的实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提高长期执政能力。
2、结合党民主执政的实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3、结合党依法执政的实例,了解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表现,阐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内涵、方式,明确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4、联系实际,说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全面从严治党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辩证分析党的执政方式与执政能力的关系。
法治意识:明确依法执政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公共参与:关注党的政策与自身生活的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从严治党的原因及党的执政方式的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依法执政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激发思考
材料阅读:20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之际,人民网发布专题报道《百年大党何以永葆青春?》,指出党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和“法治中国”建设,持续增强执政能力。报道特别提到2024年“数据反腐”专项行动,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查处多起基层腐败案件,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为何能始终保持活力?
设计意图:通过最新时事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党的执政实践。
二、总议题:百年大党依然年轻的秘诀是什么?
议题一:全面从严治党——从历史教训到现实行动
议学情境:
视频对比:观看《苏联解体的警示》片段(2分钟),分析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
案例分析:2025年“数据反腐”专项行动成果展示(材料:某市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并查处虚报经济数据的典型案例)。
议学问题:
1.结合苏联解体的教训,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何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2.从“数据反腐”案例看,新时代应如何创新反腐手段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归纳关键词(如“自我革命”“科技赋能监督”)。
议学小结: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必要性:
①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②新形势下,党的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③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
①使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
②是党建设一贯方针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关系党生死存亡;
③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P34综合探究)
怎么样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①党的性质要求(自我革命是最大优势);
②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现实需要
③确保长期执政的根本保障。
从严治党的路径:
①制度约束(如党内法规体系);
②科技手段创新(如大数据监督);
③群众参与(畅通举报渠道)。
议题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案例看执政能力提升
议学情境:
案例剖析:2025年《乡村振兴法》实施一周年,某村通过“民主议事会”科学规划产业,依法分配资源,村民收入增长30%。
视频素材:《以案促改促治》片段——孙述涛案后续(2025年中央纪委推广“一案一整改”机制,强化制度约束)。
议学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如何具体体现?
2.三者如何协同作用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村干部、村民、法律顾问),模拟“民主议事会”讨论过程,体验执政方式的实际运用。
议学小结:
1、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怎样执政)
含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2)民主执政(为谁执政)
含义: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3)依法执政(靠什么执政)
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重要体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具体内容: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2、三者关系
科学执政是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统一于党的领导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
3、目的
①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③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
④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课堂总结与升华
学生活动:填写表格比较三种执政方式的异同,并总结其共同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教师总结: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源于与时俱进的能力提升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作为青年学生,应坚定信念,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实践。
四、课后拓展
1.实践作业:调研本地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案例,撰写小报告。
2.热点追踪:关注2025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表述,分析其现实意义。
【板书设计】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全面从严治党
必要性:自我革命 + 应对挑战
路径:制度 + 科技 + 群众
二、党的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教学反思】
成功点:结合2025年最新案例增强课堂时效性,学生参与度高。
改进点:可增加“模拟听证会”环节,深化对民主执政的理解。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