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教案

资源简介

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课第一框题,核心内容是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通过分析国家性质的本质和制度优势,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教学目标】
结合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结合国体概念的内涵,明确人民民主专政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理解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结合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构成,理解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感悟人民民主专政的优越性。
科学精神:理性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逻辑。
公共参与:激发学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
法治意识:明确宪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依据。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国体的内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难点: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总议题+分议题)、情境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总议题引入
总议题:2025年,中国如何在大灾大难中彰显制度优势?
情境材料:
2025年四川泸定7.2级地震:政府5分钟内启动一级响应,军队、医疗队、志愿者迅速集结,72小时完成万人转移安置。
同期美国加州山火:政府救援迟缓,民众被迫自救,物价飞涨,社会秩序混乱。
学生思考:对比中美救灾差异,初步感知“中国制度优势”。
二、议题探究
议题一:从“泸定速度”看我国的国家性质
议学情境:播放视频《泸定地震72小时救援纪实》及《加州山火下的混乱》。
议学问题:
1、中国为何能实现“分秒必争”的救援?
2、国家性质如何决定救灾行动的效率?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结合教材“国体”知识点分析。
教师点拨:国体决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至上,政权属于人民,救灾是为保障人民利益。
制度优势: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
议学小结: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1.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3.地位:国体是国家的根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1.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特点:
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阶级基础:工农联盟(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共同利益)。
群众基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等)。
易混知识点补充:
一、国体与政体的区别
总结:
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举例: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美国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通过总统制(政体)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人民民主专政”与“全民民主”的区别
总结:
人民≠全民:人民是政治概念,全民是法律概念。
实质区别:人民民主专政承认阶级矛盾,强调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全民民主抹杀阶级性,是虚伪的民主观。
“民主协商”与“协商民主”的异同
联系:
协商民主是民主协商的制度化延伸,两者共同体现“有事好商量”的民主理念。
均以人民利益为核心,避免“少数人决策”。
总结:
民主协商是理念,协商民主是制度:前者强调民主精神,后者提供制度保障。
互补关系:民主协商为协商民主提供思想基础,协商民主为民主协商搭建实践平台。
议题二: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议学情境:2025年“全国基层治理创新案例”——某社区通过“居民议事会”自主决定灾后重建方案。
议学问题:
1、基层议事会如何体现“全过程民主”?
2、对比西方“选举民主”,中国式民主有何独特优势?
3、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议事会代表”,模拟决策过程。
教师总结:
全过程民主特点: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全链条覆盖。
优势:避免“一次性投票”,保障人民持续参与。
议学小结:
一、人民民主的特点
最广泛:民主主体覆盖全体人民(非全民,排除极少数敌对分子)。
最真实: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如宪法规定、基层民主实践)。
最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如高效救灾、基层治理创新)。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
内涵:民主贯穿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全链条。
实践形式:
选举民主: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
协商民主:政党协商、基层协商等(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优势:避免“一次性民主”,保障人民持续参与。
四、拓展提升
法治视角: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救灾行动依法保障公民生命权。
国际比较:分析美式民主“资本至上”与中国“人民至上”的本质区别。
五、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用思维导图归纳“国体”与“全过程民主”的关系。
教师升华: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青年应坚定“四个自信”,投身民族复兴。
六、课后作业
实践任务:调研本地社区“民主议事”案例,撰写报告分析其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理论巩固:辨析“人民民主专政=全民民主”这一观点。
【板书设计】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一、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1. 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2. 基础:工农联盟+爱国统一战线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
1. 全链条: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
2. 优势: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教学反思】
成功点:通过2025年时事案例,学生直观感知制度优势,议题式教学激发深度思考。
改进点:可增加更多基层民主实践案例,强化“全过程”的具象理解。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