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学年学科素养竞赛试卷 七年级科学(无答案 1.1-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学年学科素养竞赛试卷 七年级科学(无答案 1.1-2.4)

资源简介

绍兴市建功中学教育集团2024学年学科素养竞赛试卷
七年级科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形成两性生殖器官
B.身高突增,心肺功能增强
C.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D.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喉结突起等第二性征出现
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3.下列关于人体相关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控制人肤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图甲的结构①内
8.经过图乙中的d过程可以形成人体的肌肉、神经、软骨等
C.人体中的血液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负责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
D.所有动物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4.在如图中,能够合理地表示小麦种子萌发时胚乳(实线)与胚(虚线)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曲线(横坐标为萌发时间,纵坐标为有机物含量)是( )
5.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蝉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②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③雌雄青蛙通过抱对进行体内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④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③卵巢是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输卵管里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⑤
6.《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水银又名汞,如图是汞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汞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汞在常温下是液态
C.汞元素的中子数为80 1A.汞的元素符号是 Ag
7.“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科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些植物的花颜色鲜艳,有助于美化环境
B.有些植物的雌蕊柱头成羽毛状,有助于传粉的成功率
C.精子体积小,有长长的尾,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
D.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8.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情境及其描述,能够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瓶内气体颜色最后变得均匀
B.乙图中,两个铅柱洗净紧压后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
C.丙图中,百花盛开,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
D.丁图中,水和硫酸铜溶液,静置十天后分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9.将多肉植物的一小片叶片放在比较湿润的土壤中,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长成一株小多肉植物,下列繁殖方式与培育多肉植物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树优良品种 B.克隆技术出生的多莉羊
C.采用人工授粉培育杂交水稻 D.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甘蔗
10.小滨利用简易的注射器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通过注射器的刻度变化来计算气体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段时间后,注射器B内气体体积是注射器内A内气体体积的2倍
B.探究水的组成,还应检测A、B注射器内的气体成分
C.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注射器A中气体时会复燃
B,该实验能说明水分子是由氢分子与氧分子组成的
11.2024年7月,绍兴市稽山中学考古有重大发现,其中一水井为木壁,经碳-14检测,距今约2500年左右,推测为越国遗存。碳-14是碳-12的一种同位素,下列关于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14和碳-12的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
B.碳-14 和碳-12的主要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 碳-14的中子数是6
D.碳-14和碳-12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碳-14 能测遗址年代而碳-12 不能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②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金属铝
②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大于金属元素,种类少于金属元素
③人体中只含有非金属元素,没有金属元素
④人体中氢、氧元素含量很高,这与水占人体质量的70%以上有关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E. ①② D. ②④
13.下列有关果实和种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玉米粒由胚珠发育而成
B.西瓜籽由子房发育而成
C.葵花籽的外壳由珠被发育而成
D.桃子的主要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14.化学学科能对宏观现象进行合理的微观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水凝结成冰,体积变大 分子体积变大
B 1杯黄豆与1杯绿豆混合,体积小于2杯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过氧化氢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 蔗糖溶解在水中 分子在不断运动
15.化学上用符号“2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abX n+和cdYm-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a=d-c B. a+n=c-m C. a-n=c+m D. b-n=d+m
二. 填空题 (本大题有8小题, 16-21题每空1分, 22-23题每空2分, 共40分)
16.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变化的过程,③是细胞的 ,对于变形虫来说 (选填“也有”或者“无”)此过程。
17.开花、传粉、受精、结果是很多植物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请识图作答:
如图正在进行的是花粉中精子与雌蕊内的卵细胞融合的过程。桃是一个果实,我们食用的部分是由 发育而来。桃子中桃皮是外果皮、桃核壳是内果皮、桃仁是 。
18.2016年初,世界上首位“三亲婴儿”诞生,具体培育技术路线过程如图所示。受精卵经体外培养,在试管中进行早期胚胎发育,后将胚胎移植入母体内,经分娩产出婴儿。结合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三亲试管婴儿”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2)受精卵培育成的早期胚胎应植入于母体的 (填结构名称)中。
(3)“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 这两个人。
19.毛豆,又叫菜用大豆,是大豆作物中专门鲜食嫩荚的蔬菜用大豆。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1)毛豆花中的最主要的结构是 ,它与毛豆繁衍后代有直接的关系。开花后还要经历 、 两个过程才能结出毛豆。
(2)乙图中的一个毛豆豆荚即一个果实,它是由甲图豆花中的 发育而来的。一个豆荚中含有多粒毛豆,则说明
(3)丙图为毛豆种子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选填序号)。
A.图中标号②发育成茎和叶,标号③发育成根
B.毛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提供营养物质作用
C.毛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相比,唯一的区别是结构④数目不同
D.标号⑥所示部分是毛豆种子的重要部分,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0. 如图是一组实验, 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 ,说明分子间存在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
(2)图乙是 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3)图丙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说明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如图丁,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在离开水面时比离开水面后 ,说明分子间存在 。
21.《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中国研究团队通过体外培养食蟹猴胚胎的研究成果。如图表示该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的胚胎发育过程,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食蟹猴的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发育到桑椹胚时期细胞数目达到32个,数目发生变化是 的结果。
(2)成熟胚胎的身体结构逐步发育形成 雏形,比如大脑、脊髓等,这些结构按一定次序组合成系统。动物体的八大系统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其中, 系统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2.如图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丙、丁所示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图乙、丁所示生物通过产生a (写名称)来繁殖后代。
(3)在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利用的微生物是图 所示生物。
2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导航系统,具备全球覆盖、高精度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广泛应用于交通、农业、救援等领域。其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尤其在无网络区域仍能通信。中国正建设下一代北斗系统,计划2025年完成关键技术攻关,未来服务更强大,展现中国科技实力。
(1)运输卫星用的火箭外壳主要材料为铝合金和钛合金。如图为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钛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
②对图中钛原子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的数值为10 B.核电荷数为22
C 在化学反应中,钛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2) H、 H、 H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火箭推进剂中的液氢含 H,制造氢弹要用 H、 H,如图是氢弹爆炸原理过程,其中甲、乙、丙是三种原子,“●”“●”“ ”分别表示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 H、 H、 H三种原子均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 。
②图中粒子“”所带电性为 (填“正电”、“负电”或“不带电”)。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4.小科为了研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空盒子里装入土。②在甲、乙区域的土壤上洒上水,使其湿润。
③在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均匀的各撤上20粒干燥、同品种的玉米种子。
④用黑纸板把乙、丁盖上,放在20℃左右的环境中。一周后拿掉黑纸板,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见表。
(1)小科设计甲和乙两个实验区域,基于的假设是 。
(2)对比甲和丙的玉米种子的萌发数量,可以得出: 。
(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要使储藏的种子不发芽,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 。
区域 甲 乙 丙 丁
种子发芽数(粒) 19 18 1 1
25.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 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甲、丙两组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 。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填序号)。
A.室温保持在25℃ β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D.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
26.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成为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为了解酒精对人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开展了相关研究:
步骤1:用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发育24小时,选取50枚发育正常的胚胎。
步骤2:使用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稀释无水酒精,获得浓度为0.01%、0.1%、1%、10%的酒精溶液。
步骤3:将斑马鱼胚胎各10枚,分别置入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和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中。在受精卵发育72小时时,观察胚胎存活和循环系统发育情况,记录如下: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酒精浓度 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 (0%) 0.01% 0.1% 1% 10%
死亡率 (%) 0 0 0 9.4 100
循环系统畸形率 (%) 0 0 9.4 88
(1)实验材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实验成败。利用斑马鱼进行人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的原因是 。
(2)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 。
(3)由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怀孕期间孕妇饮入的部分酒精会通过 、脐带从母体进入胎儿,对胚胎发育造成影响。
27.为了研究药品对周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小林开展了“感冒灵颗粒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感冒灵颗粒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制成溶液。
②取五个烧杯,按下表配制溶液(单位mL)
③取五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A、B、C、D、E,分别平铺放入20颗水稻种子。
④向A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向B、C、D、E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2、3、4、5号烧杯中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将5个培养皿同时放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烧杯号 1 2 3 4 5
感冒灵 颗粒溶液 0 20 40 60 80
蒸馏水 100 80 60 40 20
⑤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④,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7天后统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
(1)小林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的A培养皿设置的作用是 ,
(2)第③步中,每个培养皿加入的20颗水稻种子有什么要求 (至少写2点)。
(3)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28.斑马鱼是科研中常用的模式生物,人们利用斑马鱼在胚胎发育、器官再生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
(1)研究者利用斑马鱼进行心脏再生研究。再生研究的核心是如何促使相应细胞重新进行 而增殖,数量增加。新产生的细胞还有一部分会分化形成新的血管内皮细胞。
(2)某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促进心肌细胞增殖。研究者将维生素D溶解在乙烯醇溶液中,取等量不同浓度的溶液注射到斑马鱼体内得到图中的数据结果。图中对照组应注射 。
(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注射维生素D的心脏中,会有ErbB2蛋白出现。为研究ErbB2 蛋白是否与维生素D的作用相关。研究者又进行了如下几组实验。
组别 I II III
是否加入维生素D *** + +
是否加入ErbB2蛋白抑制剂(抑制ErbB2蛋白合成) — — +
心肌细胞增殖比例/% 0.52 27 0.6
注:“+、-”分别表示加入、不加入。
根据图数据,推测上表中加入维生素D的浓度大约为 mmol/L。通过 两组实验对比,发现ErbB2 蛋白抑制剂对维生素D的作用有抑制效果。由此推测维生素D可能是通过调节ErbB2 蛋白起作用的。
29.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部分a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史料三: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 。
(2)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 。(可多选)
1.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
C 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四.综合题(共4小题,共35分)
30.(8分)小科和小敏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科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敏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请分别判断小科和小敏的说法正确吗 并分别说出理由。
31.(7分)如图所示,甲图为两朵黄瓜雌花(花中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体积变化曲线(已知只有受精成功,子房才能继续发育),乙图为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幼苗内营养物质和水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中曲线b形成的原因是 (2分),若提前发现可能出现此问题,农民可以通过 (3分)方法缓解此问题。
(2)乙图中曲线 (2分)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曲线。
32.(14分)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元素、物质、微粒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应填 ,②应填 ,③应填 ,④为带正电荷的粒子,应填 。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和部分元素周期表信息回答问题:
①图1中A是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值为
②图1中B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标出该元素在图2中的位置:+ (填序号);
③镓元素广泛应用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它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 (填序号)位置的元素相似。
33.(7分)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 Ar)。根据这个标准,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4,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08。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均约为1。请回答或计算下列问题。
(1)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数据被确认为国际标准,如铟、铱、锌等。已知一种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65,核电荷数为30,则这种锌原子的中子数为 。
(2)相同质量的金属镁和银, 的原子数目更多。
(3)已知镁原子的质量约为 请列式计算银原子的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