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保障财产权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3 保障财产权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10.3 保障财产权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民法典对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尊重并珍惜生活中一切正当取得的财产。
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保护创新,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做守法和遵守公序良俗的公民。
法治观念: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要学习、遵守、维护、宣传民法典,做民法典的主动学习者和积极践行者。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89-9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法律保障财产权的原因和要求(P89)
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分类?(P89)
3、为什么要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P89)
4、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P90)
5、什么是知识产权?它包括哪些?如何保护知识产权?(P90)
6、什么是遗产?遗产的份额分配原则是怎样的?(P91)
7、我国继承的方式有哪两种?什么是法定继承?什么是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有什么优点?(P91)
生 活 观 察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找出何某诉请宋某返还两万元的法律依据。
何某通过银行向他人转账时,误将两万元转给了宋某。何某发现转错人后,请求宋某退还两万元,遭到宋某拒绝。何某催讨未果,遂将宋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根据交易记录作出判决,责令宋某返还何某两万元。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至九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这意味着,在转错账的情况下,如果收款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笔款项是错误转账,那么他们有义务将款项返还给转账方。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原因: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要求: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法律保障财产权的原因和要求(P89)
财产按照归属划分,有的属于个人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财产的归属作了明确规定。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46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即全民所有。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47条至第250条详细规定了矿藏、水流、海域、无居民海岛、城市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所有财产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61条明确指出,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65条强调,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62条规定了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的范围,包括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并详细说明了集体所有权的行使方式。
集体所有财产
相关链接
个人的不动产和动产所有权根据《民法典》和其他相关法律获得保护,个人合法取得的财产是受法律保护的。
私人对其合法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
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私人财产必须是合法的,非法财产如贪污受贿、盗窃、抢劫的财产不受法律保护。
个人所有财产
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分类?(P89)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财产按照归属划分,有的属于个人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笔 记
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探究与分享
权能 含 义 举 例 联 系
占有 所有权人有权实际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财产。
使用 是指权利主体对财产的运用, 以便发挥财产的使用价值。 收益 所有权人有权利用财产获得经济收入或利益。 处分 所有权人有权决定财产的法律上的命运,包括转让、赠与、销毁等。 老王购得商品房一套,房屋已交付给他控制。
老王将此套房装修后自住或出租。
老王收取出租房屋的租金。
老王将此房出售、出租、抵押、赠与等。
所有权是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在内的完整权利体系。这四项权利可以完全由物的所有权人行使,有时也可以与所有权人相分离。
3、为什么要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P89)
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激励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笔 记
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探究与分享
老刘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收购商张某上门收购,与老刘签订了买卖合同。几天后,收购商苗某想以更高的价格收购老刘的大米。面对更高的收益,老刘还是拒绝了苗某。他表示:“既然与他人签订了合同,我就要遵守。”。
你是否赞同老刘的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
赞同老刘的观点。
签了合同就要准守。合同一经签订一般就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4、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P90)
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订立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为当事人之间确立的合法权利义务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遵循诚信原则、依法履行合同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笔 记
孙某在未征得著作权人尹某许可的情况下,在自己出版的图书中使用了尹某的六幅摄影作品。此外,孙某还用该图书参加评奖并获奖。尹某了解情况后,将孙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孙某侵犯他人著作权,判决孙某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并在多家报刊及网站刊登道歉声明。
探究与分享
结合以上案例,说说法律保护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意义。
保护知识产权可以激励人们进行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因为他们的智力成果能够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从而激发创造力和主动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现了对知识、人才和社会价值的尊重,有助于形成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社会进步。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
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保护创新。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5、什么是知识产权?它包括哪些?如何保护知识产权?(P90)
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探究与分享
王某有一儿一女。王某的老伴去世后,女儿精心照顾王某十多年,儿子则对他漠不关心。王某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王某病故后,儿子认为自己也有继承权,要求均分遗产。
你支持王某儿子的诉求吗 为什么
不支持。王某在遗嘱中把本人全部财产都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这个遗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为《民法典》当中规定,对遗产的分配只要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且内容形式符合规定的就有效。
6、什么是遗产?遗产的份额分配原则是怎样的?(P91)
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明确了遗产份额分配原则。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
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法定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遗产份额分配原则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6、什么是遗产?遗产的份额分配原则是怎样的?(P91)
在我国,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按法律规定的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它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7、我国继承的方式有哪两种?什么是法定继承?什么是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有什么优点?
法律保护继承权
同学们,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要学习、遵守、维护、宣传民法典,做民法典的主动学习者和积极践行者。
10.3 保障财产权
1、法律保障财产权的原因和要求(P89)
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分类?(P89)
3、为什么要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P89)
4、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P90)
5、什么是知识产权?它包括哪些?如何保护知识产权?(P90)
6、什么是遗产?遗产的份额分配原则是怎样的?(P91)
7、我国继承的方式有哪两种?什么是法定继承?什么是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有什么优点?(P91)
了解财产权
保护财产权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