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梨园英秀》之京剧元素教材分析:《梨园英秀》是五年级江苏版的一首融合了京剧元素的儿童歌曲,由著名作曲家孟庆华作词、作曲。歌曲融合了锣鼓经、数板、西皮音调等诸多戏曲元素,有唱、有说、有对戏曲的模仿。歌曲在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歌曲旋律 模仿戏曲音乐与打击乐器的前奏,加上反复共8小节,曲调显得十分生动活泼,把我们带进一个戏曲演出的氛围之中。第二部分,是数板式的唱词。第三部分,回到歌唱部分,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特别是京剧音乐的素材,并与通俗音乐节 奏相结合,显得新鲜,亲切、生动活泼。教学思路: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曲艺术,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链上十分重要也是特别精彩的一环。本单元以“京腔京韵”为主线,旨在让孩子通过欣赏、学唱与表演,初步感受“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并走进不常涉猎的祖国戏曲艺术宝库,唤起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本课为第二课时,学情分析: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风格多元化的今天,大多数学生对戏曲知识了解甚少,认为戏曲“难听”、“老土”,往往偏爱通俗歌曲。但这首《梨园英秀》具有戏曲音乐和通俗歌曲风格,非常适合青少年演唱,也能使学生对戏曲风格的歌曲有重新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学习愿望。教学目标:1、 从歌曲《梨园英秀》蕴含的京剧元素锣鼓经、数板、西皮腔入手,体验并表演歌曲的京腔京韵。2、 学习演奏简单的锣鼓经,掌握板鼓、大锣、小镲、钹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的第一乐段锣鼓经部分伴奏。3、 能用绘声绘色的表情、铿锵有力的声音念数板部分,在唱的部分能唱出西皮腔的刚劲有力的风格特点。4、 在歌曲的2拍休止和结尾八拍长音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即兴演奏创作,培养学生内心稳定的节奏感以及演奏时相互配合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 唱:声音的铿锵有力2、 念:表情的绘声绘色3、 奏:锣鼓的填充伴奏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巩固关于京剧的基础知识。1、 在锣鼓经《急急风》中师生台步登场。师:真是英姿飒爽、器宇轩昂!让老师着实感到:自古英雄出还是出少年哪!2、复习歌曲。师:同学们,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几百年来它以丰富的表现手段、独特的声腔京韵蜚声世界。前面我们一起学唱了歌曲《梨园英秀》,这是一首具有京剧韵味的歌曲,首先请同学们复习一下这首歌曲。3、巩固京剧专用名词:行当、四功、五法。师:同学们不但演唱准确,而且声音洪亮而整齐,很有京剧的“精、气、神”,老师非常喜欢。现在我要考考大家,①第二部分的念白中出现了很多京剧的专用名词,其中什么是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它的四功是什么?(唱、念、做、打) 五法又是什么呢?(口、手、眼、身、步)②基础知识掌握得真不错。那么这首歌曲为什么唱起来很有京剧的味道,(点击课件,板书)它借鉴了京剧表演中的哪些元素?我们又怎样更加丰富的表现这首歌曲、唱出它的京腔、演出它的京韵呢?(板书:京腔京韵。)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设计意图:以随锣鼓点“台步”进教室的律动,唤起学生表现京韵的“精气神”;通过复习相关知识,巩固一课时所学并与后面教学环节自然衔接。】二、自创锣鼓谱,在击打中学习京剧元素之锣鼓经1、认识锣鼓经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猜一猜这个括号里的“嘟噜八大仓”指的是什么?(锣鼓经)在京剧中,锣鼓是京剧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板书:锣鼓经)俗话说: “一套锣鼓半台戏。”京剧演出中可以没有唱段、可以没有念白,但却不能没有锣鼓。而锣鼓经里每个字都有自己特定的打击密码,看!2、 出示自创锣鼓经记谱法,教师依次介绍。锣鼓经 记号 演奏方法嘟噜 板鼓双楗滚奏八 板鼓双击楗大 板鼓右手单击楗仓 大锣,小锣,钹等同击才 钹,小锣同击乙 休止3、 学习“嘟噜、八、大、仓、才、乙”的演奏师:看,老师把这段锣鼓经的密码翻译了出来,现在让我们当一当剧团乐队的锣鼓师傅,一起学习一下。①介绍板鼓板鼓它是京剧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它是用一层牛皮和厚而坚硬的木板合成,上口直径约一寸,老师把这一块用红色圈出来,我们只有用这个签子的头击中鼓心才能发出清脆的声音。②教师示范在板鼓上分别学习击奏 “嘟噜、八、大”。③学生徒手模仿击打。④将“嘟噜、八、大”连起来演奏,指名演示。⑤仓:同时敲击。⑥才:比仓少了个什么?(大锣)所以大锣记住自己的演奏密码是——仓,而小钹和小锣的演奏密码是“才”和“仓”。⑦乙:表示休止。4、按乐器分组协同演奏师:现在我们三大组分别是板鼓组、大锣组、小锣和钹组。让我们一起照着锣鼓经奏一奏。5、配上锣鼓经,为歌曲第一部分伴奏6、给予演员鼓励的叫好——“彩儿”(学生演完师大叫:好!)师:同学们,老师的这声“好”在戏园子里可是对演员最高的评价呢,用京剧的行话,那叫“彩儿”。在戏园子里,观众给的彩儿越多,台上的演员表演得就越起劲。让我们再次给他们一个“彩儿”。师:真是太有京味了,(指板书)你们看锣鼓的运用让这首歌曲的京腔、京韵更浓厚了。【设计意图:“锣鼓经”是京剧的元素之一。为了让学生便于识记、演奏锣鼓谱,我借鉴打击乐记谱法自编相应“演奏符号”,并录制范奏,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亲身实践、协同合作演奏“锣鼓经”,教学事半功倍且学生兴趣盎然。“彩儿”的插入除了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评价方式、观赏京剧的礼仪,也为后面环节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鼓励设下伏笔。】三、观察模仿,在揣摩中演绎京剧元素之数板1、数板的定义:戏曲曲式的一种板式,只念不唱,有节奏,以板击拍伴奏,在戏曲中一般由丑角使用,有时在唱段中也夹用数板,之后再接唱腔。2、念出数板的京腔京韵。①视频示范师:这段数板该怎么念才更有富有京腔京韵呢?让我们先来看一段9岁的小男孩孙超的表演,然后告诉老师你从中学习到什么秘诀?②交流反馈:秘诀一:绘声绘色。师:那我们怎样绘声绘色地念这段数板呢?(会说话的眼神和夸张的表情)。③运用眼神、表情投入演绎,老师用拍板伴奏。④秘诀二:“声务铿锵”。师:京剧的数板讲究气势,它要求把每个字念得响亮、饱满,特别是最后一个开口音“扬、梆、棒、强、光、荒”。让我们用铿锵有力的声音、绘声绘色的表情再来念一念这段数板,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拍板伴奏。⑤把拍板传给旁边的同学,再来一次。【设计意图:“数板”是京剧的元素之二,为了让学生形象体会数板气势的“声务铿锵”,本环节播放了一位小男孩的精彩数板演绎,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的直观展现,让学生在愉悦的观赏中对数板表演要领心领神会。通过拍板的加入,稳定节奏,也让数板表演更富铿锵韵律感。】四、师生互动,在演唱中表现京剧元素之西皮腔1、教师示范师:你们这段数板听得我是心潮澎湃,激发起了相当强的表演欲望啊,那接下来的第三部分的唱段我就毛遂自荐来上一段,如果表演得好还请同学们鼓鼓掌,为我大声叫个“好”!2、总结西皮声腔特点。师:真是太高兴了,那么老师唱得好在哪里呢?(抑扬顿挫、很有气势……)对,刚劲有力,这正是西皮板式的声腔特点。(板书:西皮腔)3、学习刚劲有力地演唱。师:那怎样的声音才是刚劲有力的呢,谁来为我们示范一下?(方法:腰部力量不能松、双脚牢牢钉在地上,字头用硬起声的方法。最关键的是我们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自信气势)4、 指名演唱,教师钢琴伴奏。5、 领唱、齐唱歌曲第三部分师:那就请你用刚劲有力的声音为我们领上一段?她如果唱得好,你们也别忘了给个“彩儿”!【设计意图:“西皮腔”是京剧的一种声腔,是本课京剧元素之三。在本环节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总结唱腔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然后学生单独示范表演、师生的表演互动等,都是学生是否掌握西皮声腔演唱特点的直观反馈,在有腔有调的表演秀中,既传了道授了业,也愉了情涵了韵。】四、师生互动,在表演中表现京剧元素之身段1、配合学生演唱,教师加入身段表演。师:现在请同学们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把第三部分完整演唱一遍,老师在每句末的休止处配合个表演!你们唱得越有精气神,我就演得更有精气神!如果表演得精彩,我们还请全场的老师为我们叫个“好!”2、加入身段表演师:同学们,这段刚劲有力的西皮腔,唱出了这首歌曲的京腔京韵。而老师刚才在两拍休止和结尾八拍长音地方表演的亮相动作是不是也很有京味儿?这在京剧中叫身段。(出示定义并板书:身段)3、学习几个典型常见的身段动作。4、 在休止处加入身段表演。【设计意图:“身段”也是京剧的一个元素,歌曲第四部分每个小乐句末尾的2拍休止成为学生即兴表现的留白之处。结合京剧的身段表演,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身段造型在休止处“亮相”,让歌曲更有京剧的神韵。】五、尝试配器,在合作中体验锣鼓的烘托音效1、在第三部分乐句的两拍休止和八拍长音的地方加入锣鼓伴奏。师:我们学校是打击乐特色学校,老师知道我们班就有许多打击乐小能手,所以今天就请同学们来当一回戏园子里的乐手,在这两拍休止和八拍长音的地方加入锣鼓。2、敲敲打打编一编具体操作方法:分成三个戏班:小红豆一班、二班、三班,组长任戏班的班主。班主不仅要组织分好工,而且还要让自家戏班的锣鼓乐速度统一、配合默契,比一比哪个戏班的伴奏最精彩!3、交流展示,教师及时指导,提出建议。(用音乐伴奏)。4、齐唱加锣鼓伴奏:前三个乐句三个戏班依次演奏,最后的结尾请三班一齐演奏。【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自己设计锣鼓经”是课堂首尾呼应的实践操作环节。因为我校的打击乐特色推广,所以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奏基本技巧,将骨干分散到“各个戏班”,通过简单设计、排演,带动全体学生自创自演,去亲身体会京剧锣鼓的窍与趣。】六、综合呈现,在唱、演、奏中感受京腔京韵。1、教师综合小结。师:同学们你们看,经过我们的一番探索实践,现在我们明白了《梨园英秀》这首歌曲借鉴了京剧的那些元素?(指板书:锣鼓经、数板、西皮腔)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刚劲有力”的声音,“锣鼓”、“拍板”的加入让这首歌曲更富京腔京韵。2、分配角色、各司其职。师:现在让我们将唱、念、奏都运用起来,一起演一场精彩纷呈的《梨园英秀》!分段整理:第一部分请出锣鼓经演奏员,第二部分数板请一人拍板伴奏。第三部分的领唱齐唱。最后锣鼓乐的加入请三个小红豆戏班的伴奏员。3、初步排练。4、精彩亮相。师:同学们,梨园虽然精彩纷呈,但唱念做打唱为首,(适当指导)最关键是要让全场的观众听到我们那富有京剧精、气、神的歌声,让他们情不自禁地为我们大声叫好!【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学习的综合呈现,通过教师的语言小结凝神聚气,梳理本课脉络、深化京腔京韵之源。在“梨园英秀”的现场模拟表现中,展现中华国粹的精彩神韵、中华儿女的飒爽英姿。】五、教学拓展,在戏与歌的完美融合中了解京剧的传承与发展。1、同学们,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以时尚的姿态绽放在我们面前,你们看:播放京歌《我是霍尊》你觉得它是歌还是戏?2、结语:师:这种具有京腔京韵的歌曲,不仅让流行音乐多了传统文化内涵,也让戏曲通过流行音乐而被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所认同、所喜欢和所欣赏,同学们,在闲暇时让我们也试着去听听戏、唱唱戏,品味一下京剧中的古典文化味。京韵会因你们的传承而悠远飘香!【设计意图:“具有京腔京韵的歌曲,不仅让流行音乐多了传统文化内涵,也让戏曲通过流行音乐而被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所认同、所喜欢和所欣赏。”通过古今融合、委婉典雅的京歌《我是霍尊》的欣赏,用醉人的富有中国味的韵腔告诉孩子:京剧艺术人类艺术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它的发扬光大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的传承与精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