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道德与法治试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道德与法治试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
道德与法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考试形式为开卷。你可以参考自带的课本和相关资料,但不能互换。
3.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4.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以下是小秦所在班级布置的时政展板,依次应填入的正确内容是
A.二十国集团 首 B.二十国集团 第二
C.亚太经合组织 首 D.亚太经合组织 第二
2.2024年11月17 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 ”号正式入列。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这标志着我国在 进入、探测、开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A.梦想 深海 B.奋斗者 远洋 C.梦想 远洋 D.奋斗者 深海
3.2024年下半年,我国立法工作持续推进,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下列属于这些立法成果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纲要中提出,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你赞同的是
①小天: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②小乐:体育锻炼比文化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③小美:这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④小善:这有利于青少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过集体生活是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学会接纳、理解、包容和互相帮助。对以下同学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序号 做法 评价
① 小秦跳远时不会用腰发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取得大幅进步。 缺乏自我主见
② 小林在参加学校足球比赛时,与队友密切配合,成功进球。 善于团结协作
③ 小辉竞选学生会干部没有成功,却对竞选成功的同学表示祝贺。 懂得欣赏他人
④ 小宏初中三年就读寄宿制学校,这大大提高了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维护班级荣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看到妈妈大冷天出去买菜,小秦赶紧给妈妈倒了一杯热茶;晚上小秦做作业时,妈妈给他送来了削好的水果,爸爸会帮他解决遇到的问题……一家人其乐融融。这
①体现了家庭的平凡生活中蕴含亲情 ②说明美好的情感让人生活愉悦有幸福感
③提醒我们要主动关心家庭其他成员 ④表明爱可以使家庭不出现任何矛盾冲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面四幅图中,与其他三幅图主题不一致的是
8.小秦同学搜集整理了近5年宪法宣传周的宣传主题:
2020年,“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2021 年,“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022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2023年,“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2024年,“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我国坚持依宪治国 ②我国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③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④宪法宣传周主题与时俱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五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3 月11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3月12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5年3月11日
9.上述信息表明,在我国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②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它监督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主席监督下行使权力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率由53.1%上升到66.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88:1降至2.39: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较1999 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初见成效 ②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缩小
③人民将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④共同富裕的目标基本实现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1.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启示我们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和谐和睦 ②要弘扬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中华传统美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2024年9月13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做出这一决定
①是为了应对人口的大量流动 ②能更好释放我国人力资源红利
③是因为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 ④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减少的压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求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对时事资料进行解读。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2024年,从文化、旅游、友好城市等主题的人文交流盛事到媒体智库等主题的论坛活动,习近平主席通过30余次复信、贺信“书信外交”面向各国人民开展友好工作。
解读:传递了中国与世界携手同行发展的诚意。
②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升级改造为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于2025年3月10 日正式上线。
解读:有利于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和便利化水平。
③2024年9月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
解读: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凝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劲合力。
④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34.9万亿元,这是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
解读:中国迅速崛起,已经迈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小秦所在班级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读书分享活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选项 内容摘录 我的理解
A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 历史表明:落后就要挨打,就会备受欺凌;国家不强,人民的幸福生活将无法得到根本保障。 实现了国家富强,也就实现了所有人的个人利益
C 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D 我们提出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与时俱进,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满、故步自封。 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15.2024年7月31 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云网智能运维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用户增长运营师、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以及直播招聘师等28个新工种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面对多彩的职业,我们要
A.完全依据兴趣,选择心中理想职业 B.听从父母安排,选择新兴冷门职业
C.研究未来产业,放弃传统职业方向 D.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国家发展需要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3题,计50分。
时间镌刻奋斗足迹,历史见证壮阔征途。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中国正在书写一个个人间奇迹。某校以“接续奋斗·共谱新篇”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6.(20分)【全面深化改革,展现大国形象】
国家繁荣昌盛,是每个中国人发自肺腑的心声。小秦和同学们围绕国家发展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探究一 2024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全新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1)请运用所学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理解。(4分)
探究二 2024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了解推进科技创新的举措。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20多个省份,都谈到了科技创新。从中央深改委会议,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再到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密集调研、部署。总书记强调:“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书记做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4分)
探究三 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为实现以上目标所采取的措施。(4分)
探究四 中国承建的蒙内铁路穿越辽阔草原,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拔地而起;中国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国企业过去3年为非洲创造超过110 万个就业岗位……2024年9月5日,习近平主席同51位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2位总统代表,非盟委员会主席和联合国秘书长齐聚北京,共同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共谋中非发展,携手引领全球南方现代化。
看到以上材料,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下两个观点得到大家的认同。
(4)请结合所学知识,分享你认同以上观点的理由。(8分)
17.(18分)【感悟辉煌成就,创造美好未来】
学习时政热点是初中生关心国家大事、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生动实践。小秦所在班级开展时政学习分享交流会,以下是活动的部分环节。
【情系家乡】为了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第一组同学沿着陕西省高质量发展足迹,制作了如下展板: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人均水平大幅跃升 ____________________
195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达65.4%。随着工业化建设推进,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提高,1970 年占比达到43.6%。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3年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7.8%、47.6%和44.6%,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 1952 年陕西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仅85元,1978 年不足 300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人 均地区生产总值快速提高, 2023 年达到85448元,实现历 史性突破;1979 年至2023 年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8 个百分点。 1997 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6.7%,2000 年占比突破40%,2011 年突破50%,2023 年占比 50.5%。连续13 年非公经济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
(1)请你根据展板内容,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2分)
第二组同学分享了以下时政资料,与同学们一起探究:
2025年3月1 日起,《汉中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安康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商洛市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施行。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探索区域协同立法部署的具体举措,是陕西首次进行文化领域协同立法,也是全国首次针对民歌开展地方立法。
在学习上述资料的过程中,小秦和同学们经过讨论明确了以下问题:
①上述条例的实施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4分)
②除了陕南民歌,我省还有许多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请你列举两个。(2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问题。
【关注社会】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2025年全国两会镜头,请你一起解读。
镜头一 今年两会期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多项议题成为了讨论的重点。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之路越走越笃定、越走越宽广,在中华大地上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对此,小秦提出疑问:我国为什么能够在中华大地上不断书写新的绿色奇迹 他和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谋划开展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从1978年首次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到1989年环境保护法通过,目前,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 多件。近年来,国家印发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逐步建立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3)请你根据以上资料,回答小秦的疑问。(6分)
镜头二 2025年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
(4)材料中划线内容向我们传递出哪些信息 (4分)
18.(12分)【学习榜样人物,汲取精神力量】
“见贤思齐”是促进我们成长的重要途径。同学们积极搜集榜样事迹,开展学习活动。
活动一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小秦向同学们展示了以下榜样事迹。
☆谷文昌——中共党员 1955年起任东山县委书记。昔日东山,风沙肆虐,旱涝为害,一片荒凉。面对这些,谷文昌立下铮铮誓言:“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他带领干部群众与风灾、旱灾抗争,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发展生产,把一个风沙肆虐的荒岛变成生机盎然的东海绿洲。
☆黄文秀——中共党员 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8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下定决心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她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李保国——中共党员 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1981年起,连续30多年,奔劳在太行山区。他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常年高强度工作让李保国积劳成疾,2016年4 月10日,58岁的他突发心脏病去世。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享看到以上事迹的感受。(要求:发言应主题明确,角度清晰,思路顺畅,表达清楚,不少于150字)(8分)
活动二 学习榜样,青少年要立志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行动宣言 向榜样学习,我将从以下各方面做起: ☆培养道德品质:提高道德素质,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提高学习成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20 提升美育素养:上好艺术课程,参加学校开展的艺术活动; 树立劳动观念: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完成以上行动宣言。(4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5 CABDC 6-10 ABDCB 11-15 DCABD
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50分)
16.(1)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它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全新政治制度。(每点2分,共4分)
(2)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每点2分,共4分)
(3)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④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每点1分,共4分)
(4)认同小秦观点的理由: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现代化建设是各国共同的追求,中非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顺应了时代潮流 。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中非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认同小善观点的理由: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②中国携手非洲国家推进现代化,为非洲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促进了非洲的发展和进步。(每点2分,共8分)
17.(1)非公经济蓬勃发展(2分)
(2)①有利于保护和传承陕南民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每点1分,共4分)②示例:兵马俑、华阴老腔。(2分)
(3)①坚持党的领导,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②坚持依法治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③深化改革,建立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每点2分,共6分)
(4)①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②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 。③任何企图分裂自己国家的人都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共4分)
18.(1)谷文昌、黄文秀、李保国三位榜样人物都展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谷文昌带领群众治理风沙,改变了东山的面貌;黄文秀为脱贫攻坚事业献出生命;李保国致力于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他们都以人民利益为重,在各自岗位上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应向他们学习,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8分)
(2)①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等。②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劳动技能;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等。(每点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