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二) 课件(39张PPT)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二) 课件(39张PPT)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上)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2025年历史中考复习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二)
模块五 世界近代史
 
考点1 新航路开辟
考点2 早期殖民掠夺 “三角贸易”
聚焦中考
01
.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以及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核心知识点
02
★时间轴
★阶段特征
政治: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改变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富裕农民和城市居民成为新兴的政治力量。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形式逐渐资本主义化。新航路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的早期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文化: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极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思维导图
★知识点导航
考点1:探寻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 开辟原因 经济根源 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社会根源 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寻找财富,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
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通道
商业危机 开辟条件 客观条件 (1)地圆学说的传播
(2)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运用
主观条件 (1)葡萄牙、西班牙国家王室的积极支持
(2)航海家的冒险与努力
★知识点导航
新航路开辟 过程 航海家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国籍 葡萄牙 意大利 葡萄牙 葡萄牙
时间 1487—1488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资助国家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航行路线 发现好望角 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美洲) 经好望角到达印度,开辟了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麦哲伦成为第一个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其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知识点导航
新航路开辟 航线特点 西班牙(向西)、葡萄牙(向东)
历史影响 积极 (1)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对世界)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消极 欧洲国家逐渐走上殖民扩张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知识点导航
新航路开辟 评价哥伦布 哥伦布既是杰出的航海家,也是殖民强盗
(1)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
(2)客观上有助于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知识点导航
考点4:早期殖民掠夺 “三角贸易”
早期殖民掠夺 早期殖民国家 最早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此外还有英国、荷兰、法国等
前提和目的 新航路的开辟;为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英国的殖民扩张 原因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手工业发展迅速,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 17—18世纪 (1)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从事贩奴活动,建立东印度公司等 (2)英国商船往返于欧洲、非洲、美洲进行“三角贸易”。打败荷兰、法国等殖民国家,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自诩“日不落帝国”) ★知识点导航
“三角贸易” 时间 16—19世纪
内容
★知识点导航
“三角贸易” 参与 国家 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英国(最大贩奴者)等
影响 (1)获得巨额利润,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2)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劳力,造成了非洲极端的贫困和落后(3)美洲种植园经济得到发展
认识 “三角贸易”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反映了资本积累的血腥性和残酷性
★知识点导航
影响 (1)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有助于物种、文化的交流,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3)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点攻坚
03
【真题锤炼】
★(一)选择题
1.(2022·德州)下图是某同学在预习《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时设计的部分知识结构图,其中①处应是(  )
A. 手工业行会 B. 租地农场
C. 手工业者 D. 工厂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的部分知识结构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之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于是在一些地方,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14 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自营地达到高潮,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故①处应是租地农场,B 正确;手工业行会与材料不符,排除 A ;手工业者与材料不符,排除 C ;工厂制度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建立的,排除 D。故选 B。
★(二)材料解析题
2.(2022·甘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也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三圃制的广泛推行,导致农业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在封建主的领地内,……成批的手艺人出走,到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居住。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发展。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辛西娅·斯托克
斯·布朗、克雷格·本杰明《大历史》
【材料三】联合国粮食峰会特使卡里巴塔说:“ 中国很好地管理好了自己的粮食库存,不仅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供给,也为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在马达加斯加,中国提供的杂交水稻技术让很多当地人“ 再也没有饿过肚子 ”……。在“ 一带一路 ”倡议沿线国家,中国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把当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很大一步。
——韩冰《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中国贡献》
(《新华每日电讯》2021年10月17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
(2)指出与材料二中农作物交流相关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归纳农作物交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为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提高世界粮食产量出谋划策。
【答案】(1)因素:耕作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扩大;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城市的发展。
(2)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或哥伦布“ 发现 ”美洲);殖民掠夺。
影响:推动全球农业革命;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3)贡献:保障中国人民的粮食供给;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传播先进农业技术;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出谋划策: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注重保护耕地;加强国际合作。
【解析】(1)根据材料一“ 9世纪前后,欧洲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技术也不断提高 ”可得出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耕作技术的进步,耕地面积的扩大。根据材料一“ 成批的手艺人出走,到适合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居住。他们把生产的手工业品卖给农村,买回粮食和原材料 ”可得出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一“ 社会分工逐渐加强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发展 ”可得出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社会分工的深化,城市的发展。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 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输出本地农作物,……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
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二中农作物交流相关的历史事件有:新航路的开辟(或哥伦布“ 发现 ”美洲),殖民掠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 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 ”可得出影响: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
域,提高农作物产量。根据材料二“ 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 ”可得出农作物交流的影响:推动全球农业革命,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根据材料二“ 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 ”可得出农作物交流的影响:促进人口增长。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 不仅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供给,也为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可得出中国为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保障中国人民的粮食供给。根据材料三“ 在马达加斯加,中国提供的杂交水稻技术让很多当地人‘ 再也没有饿过肚子 ’ ”可得出贡献: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传播先进农业技术。根据材料三“ 在‘ 一带一路 ’倡议沿线国家,中国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 ”可得出贡献:推动农业对外投资。第二小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视粮食生产,发展农业科技,注重保护耕地,加强国际合作等。
靶向突破
04
1.(2023·泸州)[历史解释]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爱情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冲突,赞美了青年的纯真爱情。这部戏剧的作者是( )
A. 薄伽丘 B. 但丁
C. 莎士比亚 D. 达·芬奇
【答案】C
2.(2024·长沙)[历史解释]16、17 世纪,在西欧各大城市,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如 1657 年瑞典建立国家银行、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这些新式银行开展存贷款、汇兑业务,发布市场信息以及与商贸有关的政治新闻。这反映了( )
A.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的发展
B. 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
C.《拿破仑法典》对欧洲的影响
D. 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各国建立
【答案】A
课堂实战
05
一、选择题
1.(2023·崇左)[唯物史观]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
A. 雇佣关系的形成
B. 社会分工的扩大
C. 社会经济的发展
D.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答案】A
2.(2024·郴州)[历史解释]在16世纪的意大利,以第一人称书写的日记或日志逐渐增多。这些日记或日志主要记载家庭和个人情况,唤醒了民众的自我意识。这种现象的出现(  )
A. 推动了启蒙运动高涨
B. 受到了文艺复兴影响
C. 瓦解了封君封臣制度
D. 保障了平民政治地位
【答案】B
3.(2024·厦门)[历史解释]下图是拉丁美洲土著人口(1492—1825 年)统计情况。拉美土著人口锐减的悲剧始于(  )
A.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 达·伽马到达印度
D.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答案】B
4.(2023·四川凉山)[历史解释]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  )
A. 葡萄牙 B. 英国
C. 西班牙 D. 美国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5.(2024·银川)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以知识更新、思想解放为先导和动力。思想解放让人们从旧有观念、陈旧思想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在更广的空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创新创造,推动文明发展、社会进步。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8月16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答案】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思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关系:14世纪以后,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新生社会力量为后来出现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和革命提供了政治、阶级基础;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