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一) 溶 液考向一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 溶解现象、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 在体育中考期间,班主任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食物,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稀饭 B. 番茄蛋汤 C. 酸奶 D. 淡盐水2. “油、盐、酱、醋、糖、酒”是家庭常用的厨房用品,其中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植物油 B. 酒 C. 米醋 D. 白砂糖(二) 乳化3. 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 ( )A. 乳化、乳化 B. 乳化、溶解 C. 溶解、乳化 D. 溶解、溶解(三)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第4题4. 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氢氧化钠 B. 氧化钙C. 硝酸铵 D. 浓硫酸(四)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 酒精水溶液很难导电C. 实验室常将固体配制成溶液来进行化学实验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 稀硫酸能导电是由于其溶液中存在较多可以自由移动的H+和S考向二 溶液组成的表示(一) 溶液的组成6. 下列溶液中溶质为液态的是 ( )A. 硫酸锌溶液 B. 盐酸 C. 氯化镁溶液 D. 酒精溶液(二) 溶液的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简单计算7. 下表是NaOH溶液的密度与其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 ℃)。回答下列问题:溶质质量分数 10% 20% 30% 40% 50%密度/(g·cm-3) 1.11 1.22 1.33 1.43 1.53(1) 20 ℃时,随着溶质质量分数增大,NaOH溶液的密度逐渐 。 (2) 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需要 NaOH固体。 (3) 20 ℃时10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 。 (4) 现需配制4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需20% g的NaOH溶液。 (三)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8. 某同学欲配制1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 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 ① 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 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 (4) 欲配制6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 考向三 物质的溶解性(一) 物质的溶解性9. 探究物质的溶解性。【实验一】 该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的溶解性与 是否有关,高锰酸钾的水溶液呈 色。 【实验二】 向B试管中加入 ,即可探究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0. 如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g KNO3 13.9 31.6 61.3 106 167NaCl 35.7 35.9 36.6 37.3 38.4(1)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 (2) 40 ℃时,向两只各盛有100 g蒸馏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 g NaCl和50 g KNO3固体,充分溶解,能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溶液。此时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11. 溶解度曲线可表示的意义是 ( )①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 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③ 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④ 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④第12题12. (2023·宿迁)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小B. t1 ℃时,硝酸钾和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将t2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液质量不变D. t2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四) 结晶13. (2024·连云港)我国盐湖地区有“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的说法。NaCl、Na2C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3题A. 20 ℃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 ℃时仍是饱和溶液B. 30 ℃时,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NaCl,形成不饱和溶液C. NaCl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D. “夏天晒盐”经过蒸发结晶过程,“冬天捞碱”经过降温结晶过程(五) 粗盐的初步提纯14. 结合如图仪器,回答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 仪器②的名称是 。 (2) 在过滤粗盐水时,除用到⑤⑥⑧外,还需要用到图中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3) 蒸发结晶食盐,除用到①②⑧⑨外,还需用到图中的仪器有 (填序号)。 (4) 下列有关蒸发结晶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 B.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C. 当水分完全蒸干时,即停止加热 D. 蒸发皿应放在陶土网上加热,防止破损15.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 C2H5OH B. Fe(NO3)2C. FeCl3 D. CuSO416.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 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D. 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B. 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C. 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D. 在蔗糖溶液中存在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18. 某同学选用NaOH固体配制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0 g② 称量前应先检查托盘天平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③ 用托盘天平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为防止污染托盘,可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④ 选用规格为250 mL的量筒量取18 mL水⑤ 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制的溶液并封存A. ①④ B. ③④⑤ C. ④⑤ D. ②③⑤19.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 g,水的质量为90 gB.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C. 混匀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 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20.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冷却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忽略不计),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错误的是 ( )21.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图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B. 图乙:探究空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C. 图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D. 图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22. 下表列出了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5.9 36.3 36.6 37.0 37.3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1) 3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3) 氯化钠和硝酸钾都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4) 某同学用硝酸钾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水分损失忽略不计)。① A~D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② 实验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 (填字母)。 ③ 为了回收硝酸钾晶体,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方案处理实验后的废液:将E继续冷却至0 ℃,过滤,共可回收得到 g硝酸钾固体。 23. 有一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就是从定量角度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实验1】 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分别装有20 g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 mL液体充分搅拌,静置。(1) 图中烧杯中液体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 由甲、丙实验可得出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实验2】 如表是小组同学用四只烧杯进行四次实验的记录单,依据下表回答问题。烧杯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g 硝酸钾质量/g 溶液质量/g① 20 50 10 60② 20 100 30 x③ 20 100 36 131.6④ 30 100 45 145(3) 上表中的x= 。 (4) 将烧杯①所得溶液稀释到10%,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5) 若使表中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填字母)。 A. 加入硝酸钾B. 恒温蒸发溶剂C. 升温到30 ℃D. 再加入10 g水(6) 欲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你的操作方法是 。 专题(一) 溶 液1. D 2. A 3. C 4. C 5. A 6. D 7. (1) 变大 (2) 10g (3)11.1 g (4) 200 8. (1) 12 (2) ②④⑤③① (3) ① 偏小 ② 向左盘继续加氯化钠 (4) 30g 9. 【实验一】 溶剂种类 紫红 【实验二】 10mL冷水、5g块状冰糖 10. (1) KNO3 (2) NaCl < 11. A 12. D 13. D 14. (1) 坩埚钳 (2) 普通漏斗 (3) ⑥ (4) B15. A 16. A 17. A 18. B 19. B 20. D 21. D22. (1) 36.3 (2) 硝酸钾 (3) 易溶 (4) ① BCD ② BD ③ 32.5 23. (1) 甲、丙 (2) 溶剂种类 (3) 130 (4) 40g (5) C (6) 降温结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