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 溶液的组成和浓度1. 溶液的组成(1) 所有的溶液都是由 和 组成的。溶液中 叫做溶质, 叫做溶剂。在氯化钠溶液中, 是溶质, 是溶剂;在碘酒中,碘是 ,酒精是 。 (2) 溶质可以是固体、 ,也可以是 ,如盐酸就是 溶于水得到的。 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溶剂。除特别说明外,一般人们所说的溶液都是指 。 (3) 溶液的命名: 的 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 (4) 溶液质量= + 。溶液体积 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2. 溶液浓度的表示(1)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 与 之 。 (2) 计算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常用百分数表示)。 (3) 变式: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4) 理解:若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它表示每100份质量的 中含有 份质量的 ,此溶液中m(溶质)∶m(溶剂)∶m(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 。 1. 下列溶液中,溶剂是酒精的是 ( ) A. 蔗糖溶液 B. 酒精溶液 C. 碘酒 D. 氯化钠溶液2. 15 g氯化钠固体完全溶于185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15% B. 7.5% C. 8.1% D. 92.5%3. 15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为 ( )A. 123 kg B. 18 kg C. 27 kg D. 150 kg4. (1) 日常生活离不开溶液,白醋的溶质主要是 ,溶剂是 。 (2) 将少量氧化钙溶于足量的水得到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中的溶质是 。 (3) 把少量铁粉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 5. 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200 g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是 ,含有水的质量是 。 6. 3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钾溶液中再完全溶解20 g硝酸钾固体,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结果精确到0.1%)。 第2课时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 取50 g常温下的某氯化钠溶液,进行下列操作,用“增大”“减小”或“不变”填空。操 作 溶质氯化钠的质量 溶剂水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 溶解1 g氯化钠(2) 加5 g水(3) 恒温蒸发5 g水 (无氯化钠固体析出)(4) 溶解1 g KNO32. 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的常用方法有 、 、 。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常用方法有 、 。 3. (1) 溶液稀释(或浓缩)前后 质量保持不变。用水稀释时: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释时所用水的质量=稀溶液质量- 。 (2) 若已知溶液的体积,要将体积转化为质量。溶液的质量(g)= 。 (3) ① 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量有所变化时,溶液的质量 (填“一定”或“可能”,下同)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化。溶液中溶质、溶剂的量都变化时,溶液的质量 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化。 ② 浓溶液用水稀释时,所加水的体积 (填“等于”或“不等于”)稀溶液的体积减去浓溶液的体积。 1. 将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 )A. 300 g B. 400 g C. 100 g D. 200 g2. 通过稀释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mL-1)来配制50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 g·mL-1)时,需加水的体积约为 ( )A. 470.3 mL B. 480.4 mL C. 449.0 mL D. 481.5 mL3. 在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2.5 g氯化钠和47.5 g水,完全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溶质的质量为 ,溶剂的质量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 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使反应容易进行,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现用45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 第3课时 溶液的配制一、 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需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用于浸选稻种。1. 操作步骤(1) :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需要水的质量为 ,需要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是1 g·mL-1) (2) :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天平调零后,在两盘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称量纸,然后先在 盘中放入 ,后在 盘中放入 ,直至天平平衡。 (3) :用 mL的 和 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量取水读数时视线应与 保持水平。 (4) :用 不断搅拌,直至氯化钠完全溶解。 (5) 转移: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 瓶(或指定的容器)中,塞好 并贴上标签(注明 和 ;放入试剂柜中且标签 )。 2. 实验仪器: 、 、 、 、 、 、试剂瓶等。 3. 配制20 g 8%的碳酸钠溶液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 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洗烧杯C. 碳酸钠晶体不纯 D. 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E.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F. 配好后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G. 用天平称取碳酸钠时,将碳酸钠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H. 用天平称取碳酸钠时,游码不在零刻度线处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到读数位置二、 用浓溶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溶液 在实验室里通过稀释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mL-1)来配制50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 g·mL-1)。1. 操作步骤(1) :需98%的浓硫酸体积约为 (结果精确到0.1mL,下同),蒸馏水体积约为 。 (2) :用 mL量筒量取浓硫酸;用 mL量筒量取蒸馏水。 (3) :将 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流入 中,并用 不断搅拌。 (4) 转移:装瓶并贴标签。2. 实验仪器: 、 、 、 、试剂瓶等。 1. 实验室需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45 gB. 可选用10 mL量筒量取水C.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速率D.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2. (2023·无锡)配制5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 烧杯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量筒3.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已知: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 )A. 称取5.0 g KCl,溶解在95 g水中,搅拌 B. 称取5.0 g CaO,放入95 g水中,搅拌C. 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g水中,搅拌 D. 称取5.0 g CaCO3,放入95 g水中,搅拌4. 下列有关“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先取下支撑托盘的垫圈,再调节天平平衡B. 称取蔗糖前,要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分别放质量相同的纸片C. 移动游码使其右侧对齐3 g的刻度线,然后将蔗糖加到天平的右盘上D. 用规格为100 mL的量筒量取97 mL水,快到所需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5.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B. 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C.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D. 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6. 小明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Cl溶液(水的密度为1 g·mL-1):(1) 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 称量及量取;b. 计算;c. 溶解;d. 装瓶并贴标签。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 (2) 应称取NaCl固体 g。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小明应该 (填字母)。 A. 增加NaCl B. 减少NaCl C. 增加砝码 D. 调节天平平衡螺母(3) 量取蒸馏水时,小明应选择规格为 (填“2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 (4) 将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7. 某化工厂欲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密度为1.2 g/mL的浓盐酸的体积为 mL,需要水的体积为 mL。(结果精确到0.1) 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 溶液的组成和浓度1. (1) 溶质 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 溶解溶质的物质 氯化钠 水 溶质 溶剂 (2) 液体 气体 氯化氢气体 水 水溶液 (3) 溶质 溶剂 (4)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 2. (1)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比 (2) ×100% (3)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4) 该溶液 a (无水)溶质 a∶(100-a)∶100 越高1. C 2. B 3. C 4. (1) 醋酸 水 (2) 氢氧化钙 (3) 氯化亚铁、氯化氢 5. 1.8 g 198.2 g6. 16.8% 解析: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6.8%。第2课时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 (1) 增大 不变 增大 增大 (2) 不变 增大 增大 减小 (3)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大 (4) 不变 不变 增大 减小 2. 加溶质 蒸发水 加更浓的溶液 加水 加稀溶液 3. (1) 溶质 浓溶液质量 (2) 溶液的体积(mL)×溶液的密度(g·mL-1) (3) ① 一定 一定 可能 可能 ② 不等于1. A 2. B 3. 150 g 7.5 g 142.5 g 5%4. 9 g 解析: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45 g-=9 g。第3课时 溶液的配制一、 1. (1) 计算 10 g 90 g 90 (2) 称取 右 10 g砝码 左 氯化钠 (3) 量取 100 量筒 胶头滴管 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4) 溶解 玻璃棒 (5) 试剂(或细口) 瓶塞 溶液名称 溶质的质量分数朝外 2. 天平 药匙 量筒 胶头滴管 烧杯 玻璃棒 3. ABCDGH二、 1. (1) 计算 63.2 mL 453.7 mL (2) 量取 100 500 (3) 稀释 浓硫酸 水(或蒸馏水) 玻璃棒 2. 量筒 胶头滴管 烧杯 玻璃棒1. C 2. C 3. A 4. C 5. C 6. (1) bacd (2) 8 B (3) 100 mL (4) 2007. 21.9 23.7 解析: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密度为1.2 g/mL的浓盐酸的体积为≈21.9 mL;所需水的质量为50 g-≈23.7 g,其体积为=23.7 m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