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二)课件(40张PPT)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二)课件(40张PPT)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九下)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2025年历史中考复习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二)
模块五 世界近代史
 
考点1 美国南北战争
考点2 明治维新
聚焦中考
01
1.通过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2.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史实,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核心知识点
02
★时间轴
★阶段特征
政治: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美国、俄国、日本等国家进行了革命或改革,使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
经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思维导图
★知识点导航
考点1: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时间 1861年4月至1865年
林肯
领导人物 背景 (1)美国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领土不断扩张
(2)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英国在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根本原因 导火索 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总统
★知识点导航
美国南北战争 经过 (1)开始: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2)初期形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 (3)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北方获胜 颁布 法律 文献 法律文献 内容 影响
《宅地法》 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知识点导航
美国南北战争 颁布 法律 文献 法律文献 内容 影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实质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1)进步性: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局限性:没有彻底消灭种族歧视 ★知识点导航
美国南北战争 评价 林肯 他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宅地法》,使北方战胜南方,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杰出贡献,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知识点导航
考点2: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时间 1868年开始
推动者 明治天皇
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外部因素: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入侵日本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3)社会危机激化: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社会危机加深
(4)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统治
★知识点导航
明治维新 目的 学习西方,全面改造日本,富国强兵
主要 措施 (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地位 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知识点导航
明治维新 作用 (1)积极: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局限性: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核心聚焦
(一)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比较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史论结合
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论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等,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措施,推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总结提升:综上所述,顺应历史潮流的合理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的重要改革方针,以改革促发展。
考点攻坚
03
【真题锤炼】
★(一)选择题
1.(2023·南京)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A. 实现了民族独立
B. 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 摆脱了殖民统治
D. 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60年代的时代特征。美国黑人奴隶制阻碍北方资本主义发展,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它们分别通过美国内战、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或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是当时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表现,因此答案是D。
★(二)材料解析题
2.(2024·嘉兴)某班同学针对19世纪的历史发展情况整理了一份大事记,请你参与研讨。【材料】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大事记
(1)19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归纳出多条基本线索。根据材料“世界历史大事记(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条线索。
【答案】线索: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答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2)从材料中选择中外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答案】【示例】
观点: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论述: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逐步丧失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可见,正是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需求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解析】(1)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三条基本线索,是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大事记 ”中,英国工业革命、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三国同盟属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建立属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玻利瓦尔成立“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则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所以从这三个角度,任意写出其中一条线索即可。
(2)此问属于问题探究,需要综合运用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并通过联系、理解、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首先在“ 世界历史大事记 ”和“ 中国历史大事记 ”中找出有关联的两个历史事件,然后根据这些历史事件的关系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这些历史事件分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最后对这些事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进行总结归纳。
靶向突破
04
1.(2023·成都)[历史解释]1819年,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说:“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这表明他深受( )
A. 启蒙思想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B.《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的影响
C. 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影响
D.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答案】A
2.(2023·七台河)[历史解释]19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等。这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答案】D
3.(2022·丽水)[时空观念]19世纪,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下列历史人物中,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是(  )
A. 纳赛尔 B. 圣马丁
C. 章西女王 D. 玻利瓦尔
【答案】C
4.[史料实证]“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但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上述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明治维新的(  )
A. 背景 B. 原因
C. 措施 D. 影响
【答案】D
课堂实战
05
一、选择题
1.(2024·凯里)[时空观念]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是(  )
A.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B. 华盛顿和林肯
C. 苏克雷和佩雷斯
D. 章西女王和甘地
【答案】A
2.(2024·郴州)[历史解释]在俄国1861年改革中,购买土地的赎金成为农民的终身债务,甚至传给了儿子。为避免赎金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迁。由此可知,这场改革(  )
A. 彻底清除农奴制的残余
B. 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
C. 提倡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D. 是对农民的沉重掠夺
【答案】D
3.(2024·遵义)[历史解释]1885—1890年期间,日本棉纺厂从20家增至30家,纱锭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增加了大约8倍。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日本(  )
A. 实施了“殖产兴业”
B. 开展了倒幕运动
C. 提出了“文明开化”
D. 推行了废藩置县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4.(2024·河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83年独立战争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新国家的建成,因为在北美这片土地上从未存在过一个统一的国家。在邦联条例控制下的脆弱的中央政府,甚至缺乏满足国家最低需要的权力支持,……直至1789年——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产生了联邦政府,这一中央政府凌驾于各州之上,它有足够的力量建立并维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摘编自詹姆斯·柯比·马丁《美国史》等
[材料二]美国历任总统中,很少有人处理过林肯所面对的危机。他刚当选,南部一些州纷纷退出联邦,国家就像“房子一样裂开”;他还未就任,叛乱分子组织的“美利坚联众国”即已推举了自己的正、副总统。他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仍寄希望于南部各州回心转意,一再表示他的政府无意于干涉南部的特殊制度,也不会首先发动攻击。他同时严正地警告说,他决不会对分裂联邦的行为坐视不管。但他期望的“联邦大团结的合唱”,却并未因他这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而响起,而是经过整整四年血战后方才重新“响彻云霄”。
——摘编自常冬为《美国档案》
[材料三]美国内战前,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 63% ;1900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达到 61%。内战后持续半个世纪保持4%的平均年度经济增长率,到19世纪末,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世界制造业巨头。
——摘编自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实施的意义。
【答案】意义: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2)根据材料二,指出林肯政府遭遇的危机,并概括林肯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的。
【答案】危机:国家分裂,南方部分州独立。应对:领导美国内战取得胜利。
(3)综合材料一、二、三和上述问题,谈谈你从美国的发展中得到的认识。
【答案】认识:国家统一是国家发展和强大的前提。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