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导入新课观看中医少女黄琪惠的视频,请思考中医有用吗?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魅力,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力量,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2.政治认同: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对个人成长、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在情感上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领略其蕴含的民族智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3.责任意识: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传承家国情怀。教学重点:理解四种思想理念的内涵教学难点:了解思想理念的重要价值要求:自主阅读教材内容P50-53,思考以下问题:时间 :2分钟感悟人生自主先学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why P50)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容?(what P51-53)温馨提示:1.在课本上写下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2.思考问题找出相关知识3.标上序号,圈画出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笔记归纳生活观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艺传统节日传统美食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中医药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技艺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重要性: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B.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做法: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②用它来滋养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重要性、内容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发现问题笔记区环节一:知“压岁钱”变迁,品思想理念魅力压岁钱,历经岁月变迁,从最初的铜钱,到后来的纸币,再到如今便捷的电子红包,形式日新月异。然而,无论外在形态如何变化,那份饱含着祝福的文化内涵,却如同一条坚韧的丝线,贯穿始终,将代代亲情紧密相连,正是这一思想理念让春节收压岁钱习俗传承千年,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例证。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元宵节有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等习俗。端午节有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思考: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传承至今,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力量?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观赏文物: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博大生活观察除了文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还通过哪些方式表现出来?以上这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价值/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教学目标生活观察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思考: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 点拨:“苟日新”一句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春生夏长”一句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句蕴含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衙斋卧听萧萧竹”一句蕴含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思考: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这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尊重、顺应大自然的表现。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体现。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内涵: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人之智】知识链接 “力耕不欺”指脚踏实地、勤勉耕耘者终将获得生活的馈赠,强调努力与收获的必然联系,这一理念蕴含着传统农耕智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2024年全国粮食突破1.4万亿斤,2025要实现粮食连续丰收而努力。惊蛰时节春耕不歇,各地追逐春光,为田野“织彩绸”。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不一样。为什么各地春耕行动不一样呢?选种:考虑土壤、气候、饮食习惯;翻耕: 坚持深耕细耙,创造生长条件;施肥用药:观察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确定时间和用量生长管理:关注田间实况,做好浇水、除草等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分阶段正确处理,踏实付出,毫不懈怠。可否一劳永逸,坐等丰收呢?四川河南黑龙江农业耕作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条件出发,不盲目行事。故事分享司马光从小聪明好学,尤其偏爱历史。在编写《资治通鉴》这部巨著时,他表现出极高的勤奋和严谨态度。他不仅夜以继日地工作,还担心自己因睡眠过多而耽误工作,特地制作了一个圆木枕头(即“警枕”),以便在稍微移动时就能醒来继续工作。思考:如何理解“脚踏实地”这一词语?点拨:“脚踏实地”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办事或做学问踏踏实实,实事求是,不浮夸。司马光这种脚踏实地 、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受人们赞扬。据宋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卷十八记载,邵伯温的父亲邵雍曾称赞司马光:“君实,脚踏实地人也!”这一评价准确地概括了司马光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品质。“脚踏实地”思想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抓任何工作,给群众办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视频分享“革故鼎新”思想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探究与分享春秋时期,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再有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丁兴旺,感叹道:“人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增加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发展教育。”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庶、富、教”的治国思想。思考:谈谈你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点拨:体现了孔子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即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2月23日,中央一号文件宣布2025年惠农系列政策,关乎农民的钱袋子、粮囤子,还有未来的生活走向1月23日,《2025年四川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印发。 涵盖就业创业、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养老育幼、扶弱济困、城乡宜居、交通出行、文体惠民、除险保安9大领域,共计30件项目。3月20日,颁布2025年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实现强农惠农富农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些政策?这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新闻直通车:你知道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践行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措施吗?1.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2.住房: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3.就业: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鼓励企业扩岗。4.消费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延续购置税减免政策……2024年11月,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加大高中阶段学校学位供给,到2026年各设区的市高中阶段学校学位供给率达到100%及以上,全面满足初中毕业学生继续就学需求。【笔记】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53①-④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yu)》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xie)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请你连一连以下诗词中蕴含的思想理念品味诗词魅力,共探思想价值课堂小结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重要性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内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6.1课堂练习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民为邦本”体现了( )A.加强军事的策略B.以法治国的理念C.重视农业的观念D.重视人民的思想D课堂练习2.“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邃思考与下列哪一思想最吻合(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A课堂练习3.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这段话印证的道理是( )A.亲仁善邻,协和万邦B.革故鼎新,与时俱进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以和为贵,和合共生B课堂练习4.《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第一集《江山就是人民》,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深刻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这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②满足人们的一切利益需求③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④让社会发展惠及更多人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