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下列文物中,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选项 A B C D文物名称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贾湖骨笛 越王勾践剑 莲鹤方壶莗(青铜器)A.A B.B C.C D.D2.元素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是A.O B.Na C.S D.N3.下列有关硫单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B.自然界中在富氧环境中的含硫化合物,硫一般以硫酸盐或亚硫酸盐的形式存在C.硫燃烧时,硫过量时燃烧的产物是SO2,氧气过量时燃烧的产物是SO3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SO2,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也是SO24.下列有关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均不易溶于水B.二者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二者与水反应均生成 H2SO3D.二者均具有漂白性5.将和溶于水,用稀硫酸酸化后,若生成物分别是①和S;②和S;③只有S,则n与m的比值从(Ⅰ)0.5、(Ⅱ)大于0.5、(Ⅲ)小于0.5中选出与上述情况对应的组合是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Ⅱ)(Ⅲ)(Ⅰ)6.下列关于含硫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胆矾: B.石膏:C.亚硫酸:H2SO3 D.重晶石:BaSO47.下列反应中,起固氮作用的是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NO与O2反应生成NO2C.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D.由NH3制硫酸铵8.如图所示是探究有关NH3性质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均说明了氨气极易溶于水B.实验一能说明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C.实验二中白烟的成分属于共价化合物D.实验二中浓盐酸换成浓硫酸也能产生白烟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钡餐”是医疗上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其主要成分是BaCO3B.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可以用铁罐装,说明铁在常温下与浓硫酸和浓硝酸不反应C.久置的浓硝酸颜色略显黄色,那是由于浓硝酸的不稳定性D.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黑色物质生成,体现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10.下列有关氨和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NH4Cl中含有少量的I2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B.NH3易液化,液化时要吸收周围大量热,液氨常用作制冷剂C.检验NH时,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D.加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具有热不稳定性11.研究发现硫化氢在哺乳动物体内广泛存在,而且具有重要的细胞保护作用。下列硫化氢的转化过程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如图是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B.化合物B的水溶液能导电,证明B是电解质C.控制不同的反应条件,C与D也能相互转化D.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B的浓溶液与D的浓溶液,靠近后会产生白雾二、多选题13.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B.太阳能发电板的主要材料是:SiO2C.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D.高温下,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下列实验装置是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②中可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③中若为Na2S溶液,可验证SO2的还原性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溶液颜色15.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这是因为雷雨天空气中的某些物质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产生了肥。下列属于其中的反应的是A.N2+O2=2NO B.2NO+O2=2NO2C.4NH3+5O2=4NO+6H2O D.3NO2+H2O=2HNO3+NO三、填空题16.将分别通入下列五种溶液中: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①中的实验现象:溶液 ,证明具有 性。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试管②中的实验现象:溶液 ,证明具有 性。(3)试管③中的实验现象:溶液 。(4)试管④中能产生 沉淀,该沉淀是 。(5)试管⑤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是 。17.硫及其化合物种类繁多,用途广泛,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制备硫酸时,常用98.3%的浓硫酸吸收 (填化学式);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原因是 。(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常选用的试剂为 和 。(3)将Y通入X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为 。(4)某兴趣小组将适量蔗糖放入烧杯中,先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①生成的黑色物质是 (填化学式),生成黑色物质时主要体现了浓硫酸的 (填性质)。②写出上述实验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体现了浓硫酸的 (填性质)。18.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1)从下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制氮气 (填序号,下空同);制氢气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干燥气体外,还有 的作用。(3)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H+、OH-、 、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向质量为2.72 g的Cu和CuO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至混合物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448 mL(标准状况)NO气体。回答下列问题:①分别写出Cu和CuO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为 NA。③产物中Cu(NO3)2的物质的量为 mol(2)将32 g铜与125 mL一定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3.44 L,请回答:①NO的物质的量为 mol。②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③欲使上述产生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O2 L。四、解答题20.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非金属元素,它们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若该元素用R表示,则A为R的氧化物,D为R的单质,D与溶液反应生成C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对应物质的化学式:A ;C ;E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4)的酸性强于E的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予以证明: 。(5)100g A与石灰石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100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6)已知与R的简单氢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可得到一种耐高温陶瓷材料(仅含两种元素,摩尔质量为140)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B D A A B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A C AD AB ABD16.(1) 褪色 还原(2) 褪色 漂白(3)褪色(4) 白 BaSO3(5)BaSO4【详解】(1)SO2具有还原性,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3)将SO2气体通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SO2为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后生成亚硫酸,进而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溶液的碱性减弱,所以溶液褪色;(4)将SO2气体通入NaOH和BaCl2的混合液中,反应生成BaSO3白色沉淀;(5)将SO2气体通入H2O2和BaCl2的混合液中,H2O2具有强氧化性,所以SO2溶于含有H2O2水溶液形成硫酸,进一步 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17.(1) SO3 常温下铁或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致密的钝化膜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2) 稀盐酸或HCl 氯化钡或BaCl2溶液(3) SO2+2H2S=3S↓+2H2O 有淡黄色浑浊生成(4) C 脱水性 C+2H2SO4(浓)CO2+2SO2+2H2O 强氧化性【详解】(1)生成的SO3在吸收塔中用98.3%的浓硫酸吸收;常温下铁或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致密的钝化膜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可用铁或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2)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向待检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排除银离子、碳酸根、亚硫酸根等离子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来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故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常选用的试剂为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3)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硫化氢水溶液中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其现象为有淡黄色浑浊生成;(4)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将适量蔗糖放入烧杯中,先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出现的黑色是浓硫酸体现脱水性生成的碳单质,碳单质和浓硫酸继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C+2H2SO4(浓)CO2+2SO2+2H2O。18.(1) a b(2)干燥气体;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3) 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4)4NH3+5O2 4NO+6H2O(5) NH NO【详解】(1)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可以选择a;实验室里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可以选择装置b;(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中的浓硫酸可以将氮气和氢气干燥,同时可以根据甲装置中冒气泡的速率来控制气体流量;(3)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同时氨催化氧化产物一氧化氮极易变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4)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产物是一氧化氮和水,即4NH3+5O2 4NO+6H2O;(5)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产物是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极易变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硝酸的存在会和氨水反应生成硝酸铵,溶液中会存在H+、OH-、NH、NO。19.(1)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O+2HNO3(稀)=Cu(NO3)2+H2O 0.06NA 0.04(2) 0.2 12.8 5.6【详解】(1)①Cu与稀HNO3反应产生Cu(NO3)2、NO、H2O,反应方程式为:3Cu+ 8HNO3(稀)=3Cu(NO3)2+2NO↑+4H2O;CuO与稀HNO3反应产生Cu(NO3)2、H2O,反应方程式为:CuO+2HNO3(稀)=Cu(NO3)2+H2O;②反应产生的448 mL(标准状况)NO气体的物质的量是n(NO)==0.02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知:每反应产生2 mol NO气体,转移6 mol电子,现在反应产生了0.02 mol NO,反应过程中转移0.06 mol电子,则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06NA;③根据②中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反应产生0.02 molNO,会同时反应消耗0.03 mol Cu,则在2.72 gCu、CuO的混合物中含有CuO的物质的量为n(CuO)==0.01 mol,则根据Cu元素守恒可知:2.72 gCu、CuO的混合物与HNO3反应产生Cu(NO3)2的物质的量为n[Cu(NO3)2]=n(Cu)+n(CuO)=0.03 mol+0.01 mol=0.04 mol;(2)32 gCu的物质的量为n(Cu)==0.5 mol,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气体)==0.6 mol,假设反应产生的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y,根据电子守恒及气体物质的量关系可得方程组:3x+y=0.5 mol×2、x+y=0.6 mol,解得x=0.2 mol,y=0.4 mol;②根据Cu、N元素守恒,可知原HNO3的物质的量为n(HNO3)=2n[Cu(NO3)2]+n(NO)+n(NO2)=0.5 mol×2+0.2 mol+0.4 mol=1.6 mol,由于溶液的体积是125 mL,故该硝酸溶液的浓度为c(HNO3)==12.8 mol/L;③欲使上述产生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则Cu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HNO3变为NO、NO2得到的电子数目,还等于NO、NO2变为HNO3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反应消耗的O2得到的电子数目,根据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4n(O2)=2n(Cu),n(O2)=n(Cu)=×0.5 mol=0.25 mol,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O2)=0.25 mol×22.4 L/mol=5.6 L,故得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是5.6 L。20.(1) SiO2 Na2SiO3 H2SiO3(2)2C+SiO2Si+2CO(3)Si+2OH-+H2O=+2H2↑(4)+CO2+H2O=H2SiO3↓+(5)50%(6)【详解】(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SiO2,C为Na2SiO3,E为H2SiO3;(2)反应①是碳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单质硅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3)反应④是单质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2H2↑;(4)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的酸性,可在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如生成硅酸沉淀可说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H2SiO3↓+;(5)A为SiO2,与灰石的混合物发生的反应为SiO2+CaCO3CaSiO3+CO2↑、CaCO3CaO+CO2↑,生成气体为二氧化碳,其物质的量为0.5mol,可知n(CaCO3)=n(CO2)=0.5mol,故碳酸钙的质量为:0.5mol×100g/mol=50g,则100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50%;(6)NH3与Si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耐高温陶瓷材料和H2,所以耐高温陶瓷材料中含有Si和N两种元素,根据二者的化合价可知,其化学式为Si3N4,摩尔质量为140g/mol,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