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5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情境思考:从视频中,你
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哪些魅力?
视频:文化中国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食物千变万化,滋味历久弥新”
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增强对国家文化的归属感。
领悟思想理念中的担当精神,自觉承担对家庭、社会与国家的责任,积极践行时代使命。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学会用思想理念滋养心灵,培育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提升道德实践与自我省察能力。
发现问题
笔记区
怎样理解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50-53,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1.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的内涵。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重要性: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B.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
做法: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②用它来滋养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重要性、内容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

教学目标
生活观察
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燮《潍县署中画
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思考: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
点拨:“苟日新”一句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春生夏长”一句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句蕴含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衙斋卧听萧萧竹”一句蕴含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感悟诗词魅力,共探思想价值”
【笔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作用?P50ABC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B.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C.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发现问题
笔记区
环节一:知“压岁钱”变迁,品思想理念魅力
压岁钱,历经岁月变迁,从最初的铜钱,到后来的纸币,再到如今便捷的电子红包,形式日新月异。然而,无论外在形态如何变化,那份饱含着祝福的文化内涵,却如同一条坚韧的丝线,贯穿始终,将代代亲情紧密相连,正是这一思想理念让春节收压岁钱习俗传承千年,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例证。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践行做法: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出自先秦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天”的含义十分丰富,当代人一般将其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与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
海绵城市
美丽乡村
绿色能源
【今朝之法】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古人之智】
知识链接
“力耕不欺”指脚踏实地、勤勉耕耘者终将获得生活的馈赠,强调努力与收获的必然联系,这一理念蕴含着传统农耕智慧。
【古人之智】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
知识链接
②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的思想。
践行做法: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今朝之法】
毛泽东:共产党“靠实事求是吃饭”。
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抓任何工作,给群众办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
【古人之智】
知识链接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富有创新精神,早在公元前1600年,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就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九字箴言刻在器皿上,用以时刻提醒自己。
 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内容
——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激励我们不断创新,增强实力
经济:商鞅变法 废除井田制等
政治: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等
文化:考查诗赋、策论、八股
科技: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拓展了解:中国历史上各领域的变革创新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新高考改革“3+1+2”选科方案
——人工智能、无人机、载人航天
......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典籍里的中国之《道德经》
思考:你记住了哪些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
任务探究二: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的内容
发现问题
笔记区
怎样理解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得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
思考: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课本50页 :生活观察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四句名句分别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
课本50页 :生活观察
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含义: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②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含义: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也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蕴含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含义: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蕴含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含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连一连: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民有所求、政有所为。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随堂练习
1.(2024·四川资阳·中考真题)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中国传统节日到联合国假日,传承数千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材料说明( )
A.中华文化已经引领世界文化
B.中华文化得到世界所有国家认同
C.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扩大
D.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
2.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国家开展这些节目有助于我们( )
①传承发展思想理念 ②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③彻底改变思维方式 ④努力走好人生道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B
课 堂 巩 固 训 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