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题化学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得的相对原子量:H1O~16Ca40C~14Na23Mg24Cu64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西汉刘安组织编撰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个反应不属于A.离子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Fe(OH,胶体B.碘酒C.84消毒液D.苛性钠3.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CuCl,B.FeClC.FeCl,D.AICl,4.在下列几个氧化还原反应中,H,O,所起的作用完全相同的是①H,0+S02=H,SO②2H,0,=2H,0+0,↑③H,0,+CL2=2HC1+0,↑④H,0,+H,S=2H,0+S↓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混合物:盐酸、空气、水银、酒精②酸性氧化物:Mn,0,、SO,、C0③同素异形休:C、金刚石、石墨④盐:酷酸钠、氯化铵、纯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稀土元素是冶金工业中的维生素B.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所有钢材中不锈钢的含铁量最高D.放电影时,放映机到银幕间光柱的形成是因为发生了丁达尔效应7.从古至今,材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铁磁流体液态机器人中,驱动机器人运动的磁铁的主要成分是,OC.“奋斗者号”潜水器含钛合金,其强度、韧性均低于纯钛金属D.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题化学第1版共6版8.配制480mL0.100mol·L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转移溶解定容洗涤①②A.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48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C.容量瓶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C1溶液浓度偏高9.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B.溶液、胶体和浊液都是混合物C.按分散剂的不同,云、雾是气溶胶D.丁达尔效应不能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10.甲、乙、丙三种物质含有同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甲丁→乙—士丙,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甲为炭,则丁可以是氧气B.若甲为铁,则丁可以是氯气C.若甲为氢氧化钠,则丁可以是二氧化硫D.若甲为氯化铝,则丁可以是氢氧化钠11.图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a图b图dA.图示中○代表的离子的电子式:C:]B.图a中放入的是氯化钠固体,该条件下氯化钠不导电C.图b和图c中发生的变化完全相同,都是工业上生产钠的方法D.图b能证明氯化钠固体含有离子键12.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O=2H+CI+C1O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题化学第2版共6版2024 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期末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D C D C D B D B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C C B D1.BA.电解质的定义为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固体中所含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但溶于水之后 溶液能导电,所以 NaCl是电解质,A正确;B.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物质, 电离时产生了 和 ,所以符合盐的定义,属于盐类,B错误;C.非金属化合物如 CO、NO等为不成盐氧化物,因此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正确;D.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不同,不是丁达尔效应,D正确;故选 B。2.DA.Fe(OH)3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混合物,A错误;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B错误;C.84消毒液是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错误;D.苛性钠是 NaOH,属于纯净物,D正确;答案选 D。3.D1A.铜与盐酸不反应,A错误;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错误;C.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C错误;D.铝可以与氯气和盐酸反应,产物都是生成氯化铝,D正确;故选 D。4.C① 中 中 O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被还原,作为氧化剂;② 中 中 O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被还原,同时由-1价升高为 0价被氧化,即为氧化剂也为还原剂;③ 中 O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为 0价被氧化,作为还原剂;④ 中 O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为-2价被还原,作为氧化剂;综上,①④中 均为氧化剂,所起的作用完全相同;答案选 C。5.D①盐酸、空气属于混合物,水银是 Hg、属于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属于纯净物,①错误;②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碱作用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Mn2O7、SO2属于酸性氧化物,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②错误;③C60、金刚石、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③正确;④醋酸钠、氯化铵、纯碱即碳酸钠都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④正确;2③④正确,答案选 D。6.CA.冶金工业离不开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是冶金工业中的维生素,A正确;B.生铁锻打,减少碳的含量生成钢,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B正确;C.不锈钢中添加了其他金属,所有钢材中不锈钢的含铁量不会最高,C错误;D.灰尘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放电影时,放映机到银幕间光柱的形成是因为发生了丁达尔效应,D正确;故选 C。7.D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是瓷器的原料高岭矿土中普遍含有铁元素,青瓷的烧制过程就是将含有红棕色的氧化铁的色釉在火里烧,再经过还原形成青色,此时铁不再是三价铁,而是二价铁,A错误;B.磁铁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B错误;C.合金具有硬度大的特性,比组成合金各成分金属强度、硬度大,故 C错误;D.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如 Si,Ge等,D正确;本题选 D。8.BA. 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正确;B. 为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 ,B错误;C. 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C正确;3D. 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D正确;故选 B。9.DA.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nm,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1-100nm之间,A正确;B.溶液、胶体和浊液都是由分散质和分散系组成,都属于混合物,B正确;C.云和雾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C正确;D.丁达尔效应能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D错误;故选 D。10.BA.若甲为 C,C和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乙为 CO,继续与氧气反应生成丙为 CO2,高温下碳和 CO2反应生成 CO,故 A正确;B.铁与氯气反应只生成氯化铁,氯化铁与氯气不反应,故 B错误;C.若甲为氢氧化钠,丁为二氧化硫,二者反应生成乙为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丙为亚硫酸氢钠,故 C正确;D.若甲为氯化铝,丁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不足生成乙为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丙为 Na[Al(OH)4],符合转化关系,故 D正确;故选:B。11.CA.氯离子的半径大于钠离子,可知 代表氯离子,氯离子的电子式为:,故 A正确;4B.氯化钠在固体状态下,钠离子和氯离子均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故 B正确;C.图 b中只有氯离子和钠离子定向移动,可知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过程,图c中离子周围被水分子包围,可知为电解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电解时生成氢氧化钠,不能生产钠单质,故 C错误;D.图 b能说明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钠可以导电,则可知固体氯化钠中存在离子,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故 D正确;故选:C。12.C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和 HClO,次氯酸是弱酸,保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 A错误;B.过量 SO2与“84”消毒液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跟和氯离子,离子方程式为:SO +ClO-2 +H2O= +2H++Cl-,故 B错误;C.向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离子方程式为:,故 C正确;D.硫化氢为弱酸,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故 D错误;故选:C。13.B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形成 2个共价键,W形成 6个共价键,由 Y与W是同一主族元素可知,Y为 O,W为 S。Z形成一个共价键,且原子序数介于氧和硫之间,则 Z为 F。X形成 3个共价键且原子序数小于氧,则 X为 N。5A.由化合物的结构图可知,S元素不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A错误;B.同周期从左往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往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S>N>O>F,B正确;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为氢氟酸,可以和玻璃中 SiO2发生反应,不可以保存在玻璃瓶中,C错误;D.同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故:Z>Y>X(F>O>N),则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Y>X(HF>H2O>NH3),D错误;故选 B。14.DA. 气体中混有 ,应该通过灼热的铜,A不正确;B. 和 通过盛有饱和 溶液的洗气瓶,两者都发生反应,B不正确;C. 溶液加过量铜粉后生成 和 ,引入 杂质,C不正确;D. 固体( ):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D正确;二、故选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共 58 分。15.(每空 2分,共 14分)(1)3a+3b=x+2y(2)Fe3+、Fe2+(3) H2O2(4)(5) 氧化铁 氢氧化钙硫铁矿烧渣加入硫酸,二氧化硅不反应成为滤渣Ⅰ,铁转化为盐溶液,加入过氧化氢将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结晶得到硫酸铁;粉煤灰为铝源,加入氢氧化钠碱溶,将铝转化为四羟基合铝酸钠,氧化铁和氢氧化钙不反应成为滤渣Ⅱ,6滤液加入过量二氧化碳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沉淀加入硫酸溶解、结晶得到硫酸铝;硫酸铝、硫酸铁最终制得聚合硫酸铁铝;(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聚合硫酸铁铝中,a、b、x、y的关系是:3a+3b=x+2y;(2)“酸溶Ⅰ”得到的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主要有铁离子、亚铁离子,故为:Fe3+、Fe2+;(3)过氧化氢为绿色氧化剂,反应不引入新杂质,“氧化”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该氧化剂可以是过氧化氢 H2O2;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氧化二价铁为三价铁,离子方程式是 ;(4)“碱溶”时,Al2O3和氢氧化钠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5)由分析可知,“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不反应的氧化铁、微溶的氢氧化钙。16.(每空 2分,共 20分)(1)Cl-+ClO-+2H+=Cl2↑+H2O(2)12NA(3) Ag2S D(4)氧化性(5)第三周期第 VIA 族(6)2Na2O2+2CO2=2Na2CO3+O2(7)Al(OH)3+OH-=[Al(OH) -4](8) HF HCl(9)D(10)根据所给元素周期表推断,①为 H元素,②为 C元素,③为 O元素,7④为 F元素,⑤为 Na元素,⑥为Mg元素,⑦为 Al元素,⑧为 S元素,⑨为Cl元素,据此分析。(1)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净(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时,次氯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2)该反应中只有 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 0价上升到+4价,则生成 1molN2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12 NA。(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X的化学式为 Ag2S,H2S在反应中化合价没变,故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选 D。(4)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反应中,As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3价,则 As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而作氧化剂,体现氧化性。(5)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⑧所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VIA族。(6)①~⑨元素中原子半径做大的是 Na元素,其氧化物 Na2O2可与 CO2反响生成 O,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7)⑤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 NaOH,⑦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 Al(OH)3,二者反应生成[Al(OH) ]-4 ,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8)④的气态氢化物为HF,⑨的气态氢化物为 HCl,由于 F的非金属性强于 Cl,故 HF的稳定性强于 HCl。(9)①和③形成的物质为 H2O或 H2O2,为共价化合物;②和③形成的物质为CO或 CO2,为共价化合物;①和④形成的物质为 HF,为共价化合物;⑥和⑨形成的化合物为MgCl2,为离子化合物;应选 D。8(10)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Na2O2,电子式为 。17.(每空 2分,共 10分)(1)分液漏斗(2)Cl2+2OH-=Cl-+ClO-+H2O(3)饱和食盐水(4)B(5)小于利用浓盐酸和MnO2粉末共热制取氯气,生成的氯气中混有 HCl气体,可在装置 B中盛放饱和食盐水中将HCl气体除去;之后氯气与KOH溶液在水浴加热的条件发生反应制备 KClO3,再与 NaOH 溶液在冰水浴中反应制备 NaClO;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需要 E装置吸收未反应的氯气,由此分析。(1)仪器 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装置 D中氯气和 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离子方程式为:Cl +2OH-=Cl-+ClO-2 +H2O。(3)装置 B的作用是除去 Cl2中混有的 HCl气体,装置 B中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4)A.氯气通入到一定温度的 KOH溶液中,若含有 Cl-和 ClO ,Cl元素由 0价下降到-1价,0价上升到+5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c(Cl-):c(ClO )=5:1,A错误;B.氯气通入到一定温度的 KOH溶液中,含有 Cl-、ClO 和 ClO-,Cl元素由 0价下降到-1价,0价上升到+5价和+1价,则 c(Cl-)=5c(ClO )+c(ClO-),满足 c(Cl-):c(ClO ):c(ClO-)=(5b+c):b:c,B正确;9C.氯气通入到一定温度的 KOH溶液中,含有 ClO 和 ClO-,Cl元素只有上升没有下降,不符合氧化还原的规律,C错误;故选 B。(5)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说明 1号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将碘离子氧化,2号试管中次氯酸钠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该条件下氧化能力 KClO3小于 NaClO。18. (每空 2分,共 14分) 1:1 Al2O3 HF 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 0.1NA SiO2+2C Si+2CO↑Ge+2H2O2+2NaOH=Na2GeO3+3H2OX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则 X为 Si,Y焰色反应呈黄色,则 Y为 Na,Z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 Z为 F,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则W为 N,R第三周期离子半径最小,则 R为 Al,P半径比 Y大,化合价为+2,说明 P为 Ca,Q有 1、+7,说明 Q为 Cl。(1)YW3为NaN3,阳离子为钠离子,阴离子为 ,阴阳离子数目比为 1:1,工业上制备 R单质是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故答案为:1:1;Al2O3。(2)Z和 Q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 HF和 HCl,由于 HF存在分子间氢键,因此沸点较高的为 HF;故答案为:HF。(3)实验室可通过如下装置制备 NH3,通常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或氧化钙或则碱石灰;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4)CaH2+2H2O=Ca(OH)2+2H2↑,CaH2变为H2,由 1价氢转变为 0价氢,1molCaH2转移 2mol电子,圆底烧瓶中加入 2.1g CaH2物质的量10,共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0.1mol,电子的数目为 0.1NA;故答案为:0.1NA。(5)工业上制备 Si粗品是用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 Si+2CO↑;锗(Ge)和 Si为同族元素,锗不与 NaOH溶液反应,但在有 H2O2存在时,可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锗酸盐,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和质量守恒得到 Ge+2H2O2+2NaOH=Na2GeO3+3H2O;故答案为:SiO2+2C Si+2CO↑;Ge+2H2O2+2NaOH=Na2GeO3+3H2O。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下高一化学参考答案.pdf 高一化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