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知识擂台
欣赏古诗,说出它们和那个节日有关,这个节日有着怎样的传统习俗?
一轮明月彩画边,华光瀑泻万重山
今宵贤弟可饮否,至寒尽处是春天
节日:
传统
习俗:
冬至
祭祀,吃汤圆,吃水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传统
习俗:
重阳节
登高远眺、观赏菊花、
插茱萸等。
思考: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传承至今,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力量?
导入新课
观看中医少女黄琪惠的视频,请思考中医有用吗?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魅力,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力量,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
2.政治认同: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对个人成长、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在情感上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领略其蕴含的民族智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3.责任意识: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传承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四种思想理念的内涵
教学难点:了解思想理念的重要价值
发现问题
笔记区
怎样理解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50-53,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1.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的内涵。
中华文化知多少?
中国最早的文字:
______
甲骨文
中国四大发明是:
造纸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中国四大名著是: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三国演义
中国文学的高峰:
唐__宋__元__



提问:从中华文化丰富的内容和发展历程中,你悟出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汉朝
宋朝
商朝
明清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元朝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传统文艺
传统节日
传统美食
传统建筑
传统服饰
传统中医药文化
传统思想
传统技艺
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1)重要性: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
发现问题
笔记区
环节一:知“压岁钱”变迁,品思想理念魅力
汉代 :最早的压岁钱是“压胜钱”,主要用于压邪消灾,保佑小孩平安。
唐代 :在宫廷中开始流行春日散钱的活动,用于长辈给新生儿祛邪赐福。
明清时期 :压岁钱的形式进一步发展,人们会用红绳串钱赐予儿童,寓意吉祥如意 。
民国时期 :压岁钱的形式演变为用红纸包裹铜元或钞票,寓意“长命百岁” 。
如今:压岁钱的形式演变为便捷的电子红包,寓意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美好祝愿。
发现问题
笔记区
环节一:知“压岁钱”变迁,品思想理念魅力
压岁钱,历经岁月变迁,从最初的铜钱,到后来的纸币,再到如今便捷的电子红包,形式日新月异。然而,无论外在形态如何变化,那份饱含着祝福的文化内涵,却如同一条坚韧的丝线,贯穿始终,将代代亲情紧密相连,正是这一思想理念让春节收压岁钱习俗传承千年,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例证。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地位作用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生活观察
这些名句蕴含着怎样的思想理念?在今天的社会还有这些思想理念吗?这说明了什么?
②这些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也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2)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3)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光明中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事物的发展过程要遵循自然规律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关爱人民
生活观察
在今天的社会还有这些思想理念吗?这说明了什么?
这些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爱我就别管我
一群科学家发现一只小海龟从沙堆上的一个洞穴里探出头来四处张望 , 警惕地朝海里爬。这时 , 一只海鸟发现了它 , 小海龟急忙掉头往回爬。科学家起了恻隐之心 , 跑过去抱起小海龟 , 把它放到海里去。
突然始料不及的事发生了。洞穴里别的小海龟见爬出去的那只小海龟没有回来 , 以为外面安全了 , 纷纷往外爬。这立即引 来了一大群海鸟 , 他们不断地冲下来 , 享用着丰盛的美餐。实际上 , 第一只爬出来的小海龟是探路的哨 兵 , 一旦有危险就回去报信。人们出于好心帮了这只小海龟 , 却害惨了整窝海龟。
1.科学家虽然出于好心,但为什么办了坏事?
2.以下哪个名句可以帮科学家走出误区?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结论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司马光从小聪明好学,尤其偏爱历史。在编写《资治通鉴》这部巨著时,他表现出极高的勤奋和严谨态度。他不仅夜以继日地工作,还担心自己因睡眠过多而耽误工作,特地制作了一个圆木枕头(即“警枕”),以便在稍微移动时就能醒来继续工作。
思考:司马光的精神和下列哪一个哪一个名句的理念相一致?
司马光这种脚踏实地 、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受人们赞扬。据宋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卷十八记载,邵伯温的父亲邵雍曾称赞司马光:“君实,脚踏实地人也!”这一评价准确地概括了司马光的治学态度和为人品质。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燮
结论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之二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毛泽东 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

中华历久弥新思想理念内涵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内涵: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化身农业达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
经济:商鞅变法 废除井田制等
政治: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等
文化:考查诗赋、策论、八股
科技: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拓展了解:中国历史上各领域的变革创新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新高考改革“3+1+2”选科方案
——人工智能、无人机、载人航天
2月23日,中央一号文件宣布2025年惠农系列政策,关乎农民的钱袋子、粮囤子,还有未来的生活走向
1月23日,《2025年四川省30件民生
实事实施方案》印发。 涵盖就业创业、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养老育幼、扶弱济困、城乡宜居、交通出行、文体惠民、除险保安9大领域,共计30件项目。
3月20日,颁布2025年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实现强农惠农富农
“化身农业达人,关注农业政策发展”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习近平2024年新年贺词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①制国有常,利民为本。——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讲述的是只有以民为本才是最为根本的治国方略。“制国”即治理国家,“常”则是不变的原则。这句话的大意是,治理国家有着一定的原则,即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
②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宋·苏轼《荔枝叹》
登,丰收。瑞,祥瑞、吉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不饥不寒,这就是最大的祥瑞。这句话说的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就是最大的成就,表现了强烈的民本思想。
④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明·庄元臣《叔苴子·外篇》
身为君王,一定是先亲近人民百姓,然后人民百姓才能够归附于他。君王一定是先背叛了人民百姓,然后百姓才会背叛他。
体现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民本思想历史事件参考: ①林则徐为民请命;
②晏子智救伤槐女;
③管仲九惠之教;
④范仲淹曲线赈灾。
③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其中。“常”是固定不变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是圣人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想法,他们总是以百姓的意志为转移。这是老子规劝君王的话,意在告诚统治者,一切决议均应从民意出发。
利民惠民、安民富民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表现)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理念
核心思想理念




本课课堂小结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价值/作用
内涵/表现
解读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潜移默化影响思维和行为方式
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随堂练习
1.(2024·四川资阳·中考真题)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中国传统节日到联合国假日,传承数千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材料说明( )
A.中华文化已经引领世界文化
B.中华文化得到世界所有国家认同
C.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扩大
D.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
课堂练习
2.在已知的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尤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穿越时空,延续至今。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③独具特色的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部
④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3.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理念。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4.经过几代林场人的艰苦奋斗,塞罕坝从60多年前的“沙地荒原”变成如今的“林海绿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从“沙地荒原”到“林海绿洲”的巨变( )
①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②说明人类应该避免对自然进行开发和利用
③体现了我国自然资源丰富
④说明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