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巩固]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卖油翁》《木兰诗》重难点突破+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周末巩固]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卖油翁》《木兰诗》重难点突破+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周末巩固]七年级下册重难点突破+测试题
《孙权劝学》《卖油翁》《木兰诗》
基础知识整理

《孙权劝学》
作者及出处:出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
重点字词:
“当涂”指当道,当权;
“辞”是推托的意思;
“治经”指研究儒家经典;
“及”意为到,等到。
主要内容:讲述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起初推辞,后听从劝告开始学习,其才略得到鲁肃赞赏的故事。
主题思想: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无论一个人处于何种地位、有怎样的经历,都应该重视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卖油翁》
作者及出处:作者是北宋欧阳修,出自《归田录》。
重点字词:
“善射”的“善”是擅长的意思;
“释担”的“释”为放下;
“徐”表示慢慢地;
“酌油”的“酌”指倒油。
主要内容:写了陈尧咨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主题思想:告诉人们不可骄傲自满,即使有长处也应谦虚,同时也强调了实践出真知,任何技艺可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

《木兰诗》
作者及出处:是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出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重点字词:
“市鞍马”的“市”是买的意思;
“旦辞爷娘去”的“旦”指早晨;
“策勋十二转”的“策勋”意为记功;
“愿驰千里足”的“驰”是赶马快跑的意思。
主要内容: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凯旋后不愿做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主题思想:热情赞扬了花木兰勤劳善良、机智勇敢、不慕名利等美好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爱国爱家之人的赞美。
《孙权劝学》《卖油翁》《木兰诗》
文言文知识归纳:
《孙权劝学》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邪”,同“耶”,语气词,可译为“吗”。。
古今异义:
“孤”,古义指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指孤单、孤独;
“博士”,古义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指学位的一种。
一词多义: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当涂掌事(掌管),但当涉猎(应当)。
特殊句式: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是祈使句;“蒙辞以军中多务”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卖油翁》
通假字:
“徐以杓酌油沥之”中的“杓”,通“勺”,意思是勺子。。
古今异义:
“但”,古义为只、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
“安”,古义为怎么,今义为安全、安定等。
一词多义:
“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射箭的本领);
“之”,睨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特殊句式:
“尝射于家圃”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尝于家圃射”;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是反问句。

《木兰诗》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中“帖”同“贴”,粘贴的意思。
古今异义: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祖父;
“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
一词多义:
“市”,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
“将”,将军百战死(高级武官),出郭相扶将(扶持)。
特殊句式:
“问女何所思”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问女所思何”;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也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木兰”。
以上内容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三篇文言文的知识点。
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一)字词理解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quàn) 涉猎(shè) 孰若孤(shú)
B. 邪(yé) 更刮目相待(gèng) 肃遂拜蒙母(suì)
C. 家圃(pǔ) 睨之(mì) 发矢十中八九(shǐ)
D. 忿然(fèn) 酌油(zhuó) 颔之(hàn)
2.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1)当涂掌事 (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
(3)见往事耳 ( )
(4)及鲁肃过寻阳 ( )
(5)但手熟尔 ( )
(6)徐以杓酌油沥之 ( )
(7)愿为市鞍马 ( )
(8)朔气传金柝 ( )
(二)句子翻译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4. 无他,但手熟尔。

5.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内容理解
1. 下列对《孙权劝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采用对话描写,通过孙权的劝学和吕蒙的学习过程,表现了学习的重要性。
B.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烘托出了吕蒙学有所成。
D. 本文通过写鲁肃“拜蒙母”,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学的惊人长进。
2. 下列对《卖油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写了陈尧咨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B. 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的评价是“但微颔之”,流露出对陈尧咨箭术的不屑。
C. 文中对卖油翁酌油过程的描写,突出了他高超的酌油技艺。
D. 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和卖油翁的沉稳谦逊。
3. 下列对《木兰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
B. “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和征途的遥远。
C.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明木兰战功卓著,天子对其十分器重。
D. 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表现了她不慕荣华富贵、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拓展延伸
1. 在《孙权劝学》中,孙权成功劝说吕蒙学习,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劝说技巧?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这些技巧对你的启示。
2. 《卖油翁》中卖油翁凭借精湛的酌油技艺,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请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个例子,说明你在某方面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过程,并谈谈你的体会。
3.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在当今社会,女性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女性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突出成就。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一)字词理解
1. C 解析:“睨”应读“nì”。
2. (1)当道,当权
(2)推托
(3)了解
(4)到,等到
(5)同“耳”,罢了
(6)慢慢地
(7)买
(8)北方
(二)句子翻译
1.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3.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
4. 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5.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6. 将军和战士们经历了无数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胜利归来。
二、内容理解
1. A 解析:本文主要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学习后的变化,侧面表现学习的重要性,并非直接描写吕蒙的学习过程。
2. B 解析:卖油翁“但微颔之”,流露出对陈尧咨箭术的认可,并非不屑。
3. D 解析: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主要表现她不慕荣华富贵、热爱家乡和亲人的品质,文中未提及热爱劳动。
三、拓展延伸
1. 劝说技巧:孙权劝说吕蒙时,先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即“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接着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让吕蒙无可推辞。 启示:在劝说他人时,要站在对方角度,指出事情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这样更容易被接受。例如,劝说同学参加运动会,可先强调运动会对锻炼身体、增强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再提及同学擅长的运动项目,增加其参与的意愿。
2. 示例:我学习骑自行车时,起初总是摔倒,无法保持平衡。但我没有放弃,每天放学后都去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平衡技巧,能够熟练骑行。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体会到,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就能熟练掌握一项技能,正如卖油翁所说“无他,但手熟尔”。
3. 示例:我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位女性,她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不仅传授知识,还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辅导功课,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她的努力下,我们班的成绩和班级氛围都有了很大提升,她的敬业精神和爱心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