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二〇二五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第一次调研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28分)1.九年级某班几位同学聚在一起交流自己初中毕业以后的规划。他们表达的以下观点,你认为合理的是( )A.未来充满挑战,我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素质B.世界变化太快,我们无需做人生规划这种无用功C.国家发展、社会需要与我无关,只需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就行D.只要有完善的规划就会有完美的结果2.2023年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全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春节档电影票房取得影史春节档第二的成绩。一个个亮眼的数据表明( )①中国经济正在积极复苏回暖②春节期间人们的消费能力最强③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④我国已经战胜疫情对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列对新发展理念理解正确的有(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4.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展望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 )A.世界发展问题已解决 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C.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5.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委以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条例的通过,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从而确保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 )①有利于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特别行政区事务②能为香港长治久安和保持长期稳定保驾护航③体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④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图中政府的做法有利于( )①推进科学立法②推进公正司法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④规范政府的行政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 )A.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B.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速增长C.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D.能够协调促进发展,消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8.近日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工作方案》,向全省推广16项支持创新的改革举措,包括实现科技创新券“全国使用、广东兑付”,建立“银行+征信+担保”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新模式,打造前沿技术产业链股份制联盟等。这样做是因为( )①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②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③创新是我国的富民之路 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9.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强调中方期待各方强化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这是因为( )①当今世界是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②中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坚定领导者③全球环境形势严峻,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④着手解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下列新闻事件和新闻解读相匹配的是( )序号 新闻事件 新闻解读① 2023年11月5日-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② 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已连续11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 中国是世界发展的贡献者,已成功主导世界经济③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④ 2024年春节世界多地举行面向中国游客的旅游推介活动 中国与世界交流互动,共享发展机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24开年首个“顶流”城市非哈尔滨莫属。哈尔滨元旦假期3天旅游收入高达59.14亿,游客说哈尔滨天气太冷,就造小暖房子……游客要拍照好看,人造月亮、热气球、气垫船、打铁花统统安排……哈尔滨是“掏心掏肺掏家底”。哈尔滨火“出圈”( )①有利于发展冰雪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②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③层出不穷的迎客妙招,满足游客的一切需求④得益于政府的暖心服务,传递了社会正能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关注新闻事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成为道德与法治学科重要学习方法之一。下列表格中新闻和点评对应不恰当的是( )序号 新闻 点评A 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国家尊重人才B 教育部将组织遴选一批优秀退休教师;面向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开展支教、支研,每年计划选派约2万名 国家重视教育发展C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自2024年6月1日起实行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D 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总额中,中小微企业占比64%,超1.42万亿元,受益最为明显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A.A B.B C.C D.D13.近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面对时代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建设的世界是①持久和平 ②普遍安全 ③合作共赢 ④开放包容 ⑤清洁美丽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14.国家相册第五季第7集《雷锋不会老》,雷锋的原声又在耳边响起……你一定知道他。60多年了,每当提到“做好事”,人们便会想起他。“做好事”让我们( )①热爱劳动,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②增强荣誉感,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③止于至善,塑造健康的人格 ④传承美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22分)16.(14分)【责任担当】“全国文明城市”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创城”不仅使城市“得牌”,更使群众“得益”。曾经交错纵横的杆线、喷涂乱画的涂鸦悄然消失,人车混行的道路重新分区,违建被拆除,占道经营被清退,智能型农贸市场为更多居民购物提供便利,社区文体活动越来越丰富。整洁的环境是最美的景观,舒适的家园是最赞的认同(1)请你谈谈,盐城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给市民带来哪些实惠 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市委、市政府为什么要让群众“得益”?(6分)【问题点击】盐城市出台了盐城市民文明16条,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上街头,对文明创建成效进行观察走访。同学们发现了以下问题:(2)请针对走访发现的问题,向市民发出倡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4分)16.材料一:扬州为电动自行车安全骑行立规矩。3月27日,扬州市公安局联合市文明办召开“戴头盔、守规矩、保安全”电动车交通安全防范新闻发布会,同时发布“十要十不要”电动车安全出行扬州规矩。自4月1日起至年底,市公安交警部门将结合全市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1)(4分)从立规矩到专项整治。政府相关部门如何依法行使权力?材料二:经常骑电动车出行的你,戴好安全头盔了吗?扬州整治以来,调查显示,城乡接合部安全头盔佩戴率已经达到40%以上,市区核心区域安全头盔佩戴率已经达到50%以上。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2)(8分)对此,广大市民议论纷纷。结合所学知识,请对如图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B B D D A D B C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B D C D15.(1) 实惠:①有利于方便群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②有利于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③有利于提升市民幸福指数;④有利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⑤有利于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⑤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城市的满意度,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等。(2点2分)为什么让群众“得益”: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宗旨;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⑥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⑦有利于增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4点4分)(第一问答两点得2分,第二问答四点得4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倡议: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理由:道德滋养法治精神,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倡议:向身边的人宣传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理由: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倡议: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理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点倡议1分,理由1分,共4分)16.(1)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两个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因为,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良好的交通秩序要靠扬州规矩。同时,还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规则,政府相关部门严格执行规则。②扬州规矩的出台,并没有限制人们的自由,因为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或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作答,一方面,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有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