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课件(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课件(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遵义会议会址
井冈山会师
南昌起义
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
八上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知道南昌起义,了解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开始和胜利,理解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了解遵义会议,认识其历史意义。
课标要求
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
井冈山
会师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北伐
战争
红军
长征
遵义
会议
土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时期)
【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革命运动。
【国共对峙】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的革命新道路。
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6
1936
1924
1927
1934
1928
1935
1937
会宁
会师
阶段
特征
时空观念
国民党
孙中山领导革命屡遭失败,尤其是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使他痛切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没有出路的。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补充新鲜血液。
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共产党
合作
一、国共合作(1924-1927年)
知识梳理
合作背景:
合作准备: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一、国共合作(1924-1927年)
知识梳理
合作开始: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新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合作目标:
通过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合作失败: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1927年7月,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东北易帜:
1928年底,张学良“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完成统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性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二、北伐胜利进军(1926-1927年)
知识梳理
B
C
A
观察《北伐战争形势图》,回答问题。
(1)北伐战争推翻的北洋军阀主要有?
(2)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国民政府所在地:广州
B.北洋政府所在地:北京
C.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政权的城市:南京
(3)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革命形势发展的特点。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革命势力集中在南方;
革命形势由南向北发展;
南北革命力量密切配合。
时间 1926年—1928年底。 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统一中国。
口号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主力先锋 国民革命第四军   独立团。 经过 (1)开始:1926年7月,国民党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2)前期:攻占长沙→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   .→攻占武昌。在两湖战场基本消灭了吴佩孚主力; (3)发展: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4)高潮: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5)后续: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二、北伐胜利进军(1926-1927年)
知识梳理
(“打倒列强除军阀”)
叶挺
贺胜桥
结果 基本结束了   的统治。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   战争。
北洋军阀
国民革命
共产党在北伐战争的贡献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失败原因:
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主观:共产党缺乏革命经验。
教训:
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国共合,民族兴,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启示:
合作探究
限时训练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主要是指( )
A.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建立统一全国的南京政府
B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2024·广东)下图是中华民国十五年广东陆丰县农民协会减租证。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 )
A.国民革命运动 B.秋收起义
C.人民解放战争 D.南昌起义
A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星火燎原
八七会议
三湾改编
古田会议
井冈山会师
时间:_________________
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意义:
1927年8月1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
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周恩来、贺龙、叶挺、
朱德、刘伯承等
1927.8.7,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1927.9,毛泽东,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城市
农村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27.10,毛泽东,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
1928.4,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1929,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年冬、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国共对峙局面形成
→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军旗升起的地方
三、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方式:农村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知识梳理
遭敌人围攻而失败
受挫
近代中国人民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先后走过的三种道路:
①西方人的道路:戊戌变法(学习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
②俄国人的道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城市中心革命论: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③适合自己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启示:改革或革命要从本国国情出发
(2024·广东深圳)“此后,中国革命进入土地战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此次会议确定的路线,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道路”指( )
A.领导工人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实现战略转移 D.北上逼蒋抗日
B
限时训练
五育·德育(2024·福建)由于秋收起义作战失利,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背弃了革命,为此毛泽东亲自撰写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份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这体现的精神是( )
A.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举国同心、尊重科学
D.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A
四、红军长征(1934-1936年)
知识梳理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
共产国际驻红军军事顾问
李德
博古(秦邦宪)
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理人,直接接受共产国际的指挥。
(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激进冒险)
如果要你推荐一个“重走长征路”中的红色遗址,你会推荐哪里?为什么?












西
1934.10瑞金

广 西
四 川

1935.10吴起镇会师


毛尔盖
泸定桥
安顺场
贵阳


腊子口
草地
雪山
1935.1遵义

1936.10会宁会师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爬雪山
过草地
突破腊子口
湘江
四道封锁线
小组合作
转折点
打乱追剿计划
跳出敌人的包围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中央红军的长征结束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省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撒播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根据材料,请从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三个角度谈谈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短时段: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中时段: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时段: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合作探究
透过红军长征这段历史,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湘江战役(陈树湘)、强渡大渡河(17名勇士)、飞夺泸定桥(22名勇士)、突破天险腊子口……在长征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呢?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呢?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金色的鱼钩”中被饿死的老班长,“丰碑”中被冻死的军需处处长,从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呢?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漫长而又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换来了长征的胜利,换来了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我们能够知道最后的结局,但我们的先辈们并不知道,他们知道这条道路一定是艰难的,却仍然坚信长征能够取得胜利,革命能够取得成功。这体现了先辈们怎样的长征精神呢?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长 征 精 神
思考探究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1.跨学科·音乐(2024·广东) “红军草,红军草,风吹叶儿轻轻摇;黄花开像五角星,叶儿闪闪亮,花儿放金光,远远望着就像红军笑。”与这首20世纪30年代云南彝族地区的歌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井冈山胜利会师 B.百团大战的胜利
C.二万五千里长征 D.中共七大的召开
C
限时训练
据左图判断,该货币最有可能发行于 ( )
A.1923年    B.1933年   
C.1943年    D.1953年
注:图为红四方面军战士杨世才长征前留给母亲的布币(有磨损),上面写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等字。
问题:上述习题,你选择了正确选项B。请观察该题,提取至少两个信息且结合其反映的史实,说服选择了其余选项的同学。(4分)
图中货币上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字样,由“苏维埃政府”可推知该货币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政权所发行;
图注中有“长征前”,则说明该货币应发行于1934年前,与“苏维埃政府”互相印证,B项正确。(一个论证2分,共4分)
国共
合作
实现标志
事件:
创办
作用:
高潮
目的:
合作
破裂
标志性事件:
政权建立: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黄埔军校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北伐战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分共会议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国共
对峙
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起义( )
南昌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创建革命根据地:
的局面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
建立政权
游击战争
战略转移:
党的生死攸关转折点:
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
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会议
常考观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推动中国革命进程。
论述: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45 年,中共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其他备选观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推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政党,不断调整路线、方针、政策,适应形势需要。
2.革命诗词中的历史
时间 1927年 9月 1927年 10月 1934— 1936年 1931— 1945年 1945年 1949年
事件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 重庆谈判 渡江战役
诗词 标题 《西江月·秋收起义》 《西江月·井冈山》 《七律· 长征》 《赠友人》 《七律·忆重庆谈判》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诗句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革命诗词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以诗词这一艺术形式再现了革命时期的历史场景,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事实。
体现的无产阶段革命家的精神面貌:从诗词中体现了革命家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创办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国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成果
失败
结合中国 革命情况
开辟
实践
破 裂
受 挫
革命道路的发展变化
独立领 导革命
3.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发展变化
湘江战役(长征中最惨烈的一战)
陈树湘断肠明志
陈树湘,湖南长沙人,红三十四师师长。湘江战役中面对十几倍于己的强敌,师长陈树湘一身是胆、毫无惧色。他率领全师战士奋力抵抗,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城墙”,与敌人鏖战四天五夜,为红军渡过湘江赢得了宝贵时间。伤重被俘敌人将他抬去邀功途中,他醒了过来,自己绞断肠子,壮烈牺牲。
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中央红军损失惨重,大家对“左”倾错误军事指挥已经到不能容忍的地步......
遵义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脱离实际
错误的路线
实事求是,正确的路线
*(1)确立正确路线: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意义:
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出现了很多失误,如国民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湘江战役的失败。
党取得许多胜利:长征胜利、抗战胜利、解放战争胜利,最终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转折点
*(2)转危为安: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召开遵义会议时中央和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独立自主)
*(3)党自身的成熟: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了成熟。
越过大渡河封锁线,翻越夹金山后,1935年6月15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在《为反对日本吞并华北和蒋介石卖国宣言》中,重申了党中央“对日作战”和“北上抗日”的主张,宣告“现在中华苏维埃政府继续宣布对日作战,号召全中国海陆空军与红军携手共同北上抗日”。
爬雪山过草地北上联合抗日
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用来充饥的皮鼓和皮带
刘毅长征途经葛曲河畔
时采的野菜
我上到山上感到气也喘不上来。山顶空气稀薄,不能讲话,只能闷着头走,不管多累,也不敢停下来休息,因为一坐下来就可能永远起不来了
——《聂荣臻元帅回忆录》
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
———朱德《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自然环境恶劣、物资缺乏、国民党追赶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