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说我说: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享你感受到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艺传统节日传统美食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中医药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技艺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发现问题笔记区环节一:知“压岁钱”变迁,品思想理念魅力汉代 :最早的压岁钱是“压胜钱”,主要用于压邪消灾,保佑小孩平安。 唐代 :在宫廷中开始流行春日散钱的活动,用于长辈给新生儿祛邪赐福。 明清时期 :压岁钱的形式进一步发展,人们会用红绳串钱赐予儿童,寓意吉祥如意 。 民国时期 :压岁钱的形式演变为用红纸包裹铜元或钞票,寓意“长命百岁” 。如今:压岁钱的形式演变为便捷的电子红包,寓意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美好祝愿。发现问题笔记区环节一:知“压岁钱”变迁,品思想理念魅力压岁钱,历经岁月变迁,从最初的铜钱,到后来的纸币,再到如今便捷的电子红包,形式日新月异。然而,无论外在形态如何变化,那份饱含着祝福的文化内涵,却如同一条坚韧的丝线,贯穿始终,将代代亲情紧密相连,正是这一思想理念让春节收压岁钱习俗传承千年,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例证。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地位作用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有拜年、放鞭炮、吃年夜饭、贴春联、给压岁钱等习俗。环节一:知传统习俗,品思想理念魅力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地位作用 (1)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道法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的启迪。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二十四节气,它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形成了一种与大自然感应的诗意浪漫。思考: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北方地区顶凌耙地、送粪积肥、兴修水利,开始春耕准备;南方多地,人们紧抓“冷尾暖头”及时下种北方地区开始种植春麦、春玉米、春豆等作物,南方地区则开始进行水稻的春季播种每年立秋前后,农人们忙起来“晒秋”,在院子或屋顶平台择一处空地,陆陆续续晾晒田间收获的菜蔬谷物霜降时节,正是秋收冬藏的关键时期。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打尾,“霜降到,无老少”,已经成熟的庄稼需要及时收割,以免遭受霜冻的侵害二十四节气是农民普遍使用的“农业气候历”。农民根据节气安排农事活动,涉及耕地播种、田间管理、粮食收储等农业生产各环节,是农民应时劳作的行动指南。农民常言“种田种地,全凭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夏快锄苗,小满望麦黄”、“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红薯收”,这都充分诠释了节气对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规定性,遵节气安排生产是千百年来不违农时的生动体现。点拨:(1)这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尊重、顺应大自然的表现。(2)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53★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内涵: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2024年全国粮食突破1.4万亿斤,2025要实现粮食连续丰收而努力。惊蛰时节春耕不歇,各地追逐春光,为田野“织彩绸”。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不一样。为什么各地春耕行动不一样呢?选种:考虑土壤、气候、饮食习惯;翻耕: 坚持深耕细耙,创造生长条件;施肥用药:观察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确定时间和用量生长管理:关注田间实况,做好浇水、除草等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分阶段正确处理,踏实付出,毫不懈怠。可否一劳永逸,坐等丰收呢?四川河南黑龙江农业耕作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条件出发,不盲目行事。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内容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脚踏实地)既要怀抱理想,又要关注现实,(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探究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粮食逐年增收——是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告诫我们成长中稳步前进乡村逐步振兴粮食产量:2024年14130万亿斤——2023年13908万亿斤———2022年13731万亿—2021年10720.54万亿斤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图片赏析思考:从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5G技术以及DeepSeek的兴起能看出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拓展了解:中国历史上各领域的变革创新经济:商鞅变法 废除井田制等——政治: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等——文化:考查诗赋、策论、八股——科技: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高考改革“3+1+2”选科方案人工智能、无人机、载人航天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惠民利民”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使人民得到实惠 ,让人民得到好处 ,方便人民做事,追求群众生活的安稳幸福等。◆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安民富民”的意思 是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即国家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内容新闻直通车:你知道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践行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措施吗?1、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2、住房: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3、养老: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4、就业: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鼓励企业扩岗。5、消费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延续购置税减免政策……(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内容)?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内容 (P51-P53)①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的思想②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的思想③革故鼎新、 与时俱进的思想④惠民利民、 安民富民的思想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课堂小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作用解读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密码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特点深邃博大、历久弥新内容随堂练习1.(2024·四川资阳·中考真题)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中国传统节日到联合国假日,传承数千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已经引领世界文化B.中华文化得到世界所有国家认同C.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扩大D.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课堂练习2.在已知的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尤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穿越时空,延续至今。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③独具特色的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部④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课堂练习3.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理念。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课堂练习4.经过几代林场人的艰苦奋斗,塞罕坝从60多年前的“沙地荒原”变成如今的“林海绿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从“沙地荒原”到“林海绿洲”的巨变( )①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②说明人类应该避免对自然进行开发和利用③体现了我国自然资源丰富④说明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