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皖东南初中四校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K-39 Br-80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个小题 1分,共计 12 分。)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醉翁亭记》中几处描写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风霜高洁 B.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 D.酿泉为酒2.我国纪念 2023 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做法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A. 开发河流渔业捕捞 B. 健全河水水质检测 C. 扩建河沿岸工厂 D. 加大河沙开采3.如右图是元素 X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元素的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B.该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Na C.该元素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4.2022 年 2 月 3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通过“魔术”变出了奥运五环,将其中一环加入碳酸钠溶液,再加入溴百里酚蓝(C27H28O5SBr2)试剂,呈现出鲜亮的蓝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溴百里酚蓝是一种氧化物 B.溴百里酚蓝由 63 个原子构成C.溴百里酚蓝由五种元素组成 D.溴百里酚蓝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量取液体体积 C. 点燃酒精灯 D. 倾倒液体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7.关注安全,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B.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C.闻到燃气气味,立即开窗通风 D.毒品危害人体健康,禁止吸毒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1页 共 4 页8.某研究团队研制的 Cu一 CuI 复合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制备乙烯(C2H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B. 催化剂不断减少C. 生成的 和 个数比为 1:1D. 该技术的应用可缓解温室效应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不正确的是( )A. 地壳元素含量 B. 2个氢分子模型 C.化石燃料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10.“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分解一定生成氧气C.金刚石、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D.氯化氢由分子构成,所以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11.1815 年,化学家戴维设计出一种安全矿灯——戴维灯(如右图)。采用一种网眼很小的普通金属网罩住火焰,火焰只会在网中燃烧而不会引燃外界的甲烷气体。分析正确的是( )A.金属网罩可降低甲烷的着火点B.金属网罩隔绝了氧气,甲烷无法燃烧C.金属网迅速吸收热量,使温度低于甲烷着火点D.戴维灯的使用可以极大地缩小甲烷的爆炸极限1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A.上表中 X的值是 0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反应前质量/g 26 8 2 4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反应后质量/g 1 x 16 15D.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 14:11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5小题,共 28 分)13(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2021 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在南海超 2000 米深水中,钻机成功下钻 231 米,刷新了世界纪录,为我国海底“可燃冰”的勘探提供了装备技术支撑。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 100~200 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热值高等优点。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目前,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采阶段。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2页 共 4 页(1)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是即将取代油气的新能源。(2)可燃冰降压可分离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 。(4)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14(6 分).实验室现有氯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二氧化锰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装置 组合(填序号),利用 (填药品名称)制取 CO2。若使用装置 F作为制取 CO2的发生装置,与装置 B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 。15.(6 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如图所示的是通过热化学循环用硫化氢气体(H2S)制备氢气的模拟工艺流程。(1)写出流程图中一种单质的名称: ,H2S 中 S 元素的化合价是 。(2)写出硫酸的化学式 H2SO4具有的微观意义: ( 写出 1点即可)。(3)HI 气体进入产品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无需注明条件)。(4)在上述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写出一种即可)。16(6+3 分).某兴趣小组以 CO2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CO2的制取】:能利用稀盐酸、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3)、碳酸钙粉末的组合制二氧化碳吗?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记录如下: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3页 共 4 页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③ 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1)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探究 CO2的性质】:用如右图实验验证 CO2的性质(2)实验中,塑料瓶内观察 ,可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3)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 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拓展探究】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4)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理由是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 3分,总分不超过 40分】(5)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所需时间对照小组同学分 4组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分别收集 1瓶(集气瓶容积相同)CO2气体,记录所需时间,如表所示。1 2 3 4排水法 35 43 43 43 排空气法 1 57 1 15 1 4 1 12 综合上述实验,请你对 CO2的两种收集方法做出评价: 。(6) 为进一步验证排水实验的可行性,利用图 1 装置,选择合适的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利用 CO2浓度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排出的 CO2浓度如图 2所示。①图 1 中水槽内倒置漏斗的作用是。②图 2中 CO2浓度先逐渐增加后稳定不变的可能原因是 。17.实验小组的小明进行如右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加热混合物至不再产生气体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20.0g,请回答:(1)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实验结束后,小明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小明说: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是二氧化硫?小李认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4页 共 4 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计12分。)1—5 DBBCC 6—10 ABDDC 11—12 CD二、非选择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空每空1分,共28分)13. ( 1 ) 混合物 (2)CH4+2O2=== (点燃) CO2+2H2O (3)可燃物 (4)ABC14、(1) 长颈漏斗(2)(3) BC 石灰石和稀盐酸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15.(1) 碘 (硫 氢气 写出一种即可) -2(2)一个硫酸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 (合理即可)(3) (4)硫酸或碘(写出一种即可)。16、(1) 反应速率太快(2)湿润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而干燥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 (3) 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并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 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5) 排水法比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所用的时间短(6)增大二氧化碳与水的接触面积 二氧化碳在水中达到了饱和状态(合理即可)17、(1)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质量就是生成O2的质量=,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2) 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安徽省宣城市皖东南初中四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化学答案.docx 安徽省宣城市皖东南初中四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