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教材同步复习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1.(2023·海南7)我国民法典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下列选项中,上述法律条文没有体现的是( )A.民法典是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制定的B.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与民法典息息相关C.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宪法的制定程序比民法典更加严格D2.(2023·湖南岳阳)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40周年。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5次对这部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了必要的修改,有力推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 ②加强合宪性审查是制定修改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宪法只有不断修改,才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A3.(2023·四川宜宾)2023年4月27日,中国海军南宁舰、微山湖舰在苏丹撤离的首批678人安全抵达沙特吉达港,其中中国公民668名,外籍人员10名。这是中国海军第三次执行海外紧急撤离任务。这( )①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体现了确保生存是我国最大的人权 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表明我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4.(2023·江苏宿迁)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正确的是( )A.制度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B.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受到任何限制C.国家权力要严格按照法定途径和方式行使D.国家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就无法为人民谋利益A5.(2023·浙江绍兴)分析下面材料,可以看出宪法( )回顾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1954年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982年宪法①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总和 ③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④规定的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6.(2023·浙江杭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依法纠正违反宪法精神的规定。其目的在于( )①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 ②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 ③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7.(2023·福建)学校开展宪法诵读活动,同学们确定诵读内容,选定领读人,诵读宪法文本内容,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法治精神之旅。同学们经历这一活动的收获是( )A.加强了宪法监督B.增强了宪法意识C.保障了宪法实施D.确立了宪法原则B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 )A.发展目的B.初心使命C.中心任务D.根本宗旨C9.下列我国宪法的两条规定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C.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D.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基本原则★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D10.2023年全国两会,“反网络暴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之一。小凡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讨论时指出,应建议全国人大把“反网络暴力”问题写进宪法。对此建议,你的态度是( )A.不赞成,宪法是母法,已经包含了反网络暴力的法律B.赞成,宪法是根本法,可以让全体公民重视这一问题C.不赞成,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D.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权威,可严惩这一领域的违法犯罪C11.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主持并监誓。实施宪法宣誓,是为了( )A.从根本上杜绝腐败行为B.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C.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D.保障人民直接管理国家社会B12.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A.法律是立法机关的意志和利益的统一B.宪法是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一般性问题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13.“点这个‘公开公示’板块,可以查看村里的财务收支,还有你家享受政策补贴情况。如果发现公示内容有问题,点击‘我要投诉’就可以向我们反映……”这是某地给村民讲解使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的一幕。这说明国家工作人员( )①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 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③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④法定职责不可为,法无授权均可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14.(2023·云南节选)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一以贯之,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9分)【答案】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②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评分说明:每点3分,答对三点给9分。其他答案紧扣教材,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5.(2023·河南改编)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立法法第五条明确规定:“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对此,小南说:“立法法的地位高于宪法。”请你对小南的观点进行辨析。(12分)【答案】小南的观点错误。(2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分)(2)宪法是立法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立法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失效。(2分)(3)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2分)(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立法法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2分)(5)所以,宪法的地位高于立法法。(2分)(评分说明:其他答案,紧扣题中观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6.(2025·宁夏银川·一模)阅读材料,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每年的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某校“法治之声”校园播报中提出倡议:“宪法不仅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更应成为每个公民的生活指南。”但有同学反驳:“宪法离我们太遥远,没必要在生活中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12分)【答案】此观点是错误。(2分)①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分)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分)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分)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2分)因此青少年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2分)宪法的地位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17.(2025·河南新乡·一模)12月4日“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你校团委会准备举行宪法讲座并要求全体同学参加。但小强却认为:“现在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况且宪法又和我没有多大关系,参加这样的讲座不是多此一举嘛!”结合材料,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强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12分)【答案】小强的观点错误。(2分)①学习虽是中学生重要任务,但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治国安邦总章程、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活动准则;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宪法保护;(4分)②参加宪法讲座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4分)所以,我们应积极参加宪法讲座等活动,重视宪法学习。/所以,我们青少年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践行宪法。(2分)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参加讲座的意义18.2023年,在地方公务员招录中,多地加大了对残疾群体的支持力度,如定向设置招录职位、按需设置无障碍考场等,为残疾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1)材料中地方政府加大对残疾群体支持力度的做法,有哪些宪法和法律的依据?(6分)【答案】①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权,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其他答案符合宪法和法律,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列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举措。(2分)【答案】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指挥防汛抗洪救灾。②颁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残疾人、老年人消除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障碍。(评分标准:围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答对一项给1分,满分2分)19.为增强宪法意识,八年级(1)班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探究一:学习宪法第一条(节选) ①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第五条(节选)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1)根据探究一,补充宪法第一条内容,从第五条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分)【答案】①社会主义。②中国共产党领导。(2分)(评分说明:表达准确完整)结论: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②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4分)(评分说明: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4分,其他答案紧扣法条,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探究二 宪法宣传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7日,海南部署开展2023年“宪法宣传周”活动,组织各有关部门,广泛开展“宪法进机关”“宪法进校园”“宪法进农村”“宪法进社区”等主题活动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2)根据探究二,完成以下校园宪法宣传活动方案中的①②部分。(4分)宪法宣传活动方案目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宪法图文展板。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了解宪法内容,学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2分)②“宪法在你身边”线上答题活动。(2分)探究三 宪法和党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扬民主,领导人民制定出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确保我国宪法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3)探究三体现了党和宪法怎样的关系。(6分)【答案】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③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其他答案从材料出发,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