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1张PPT)统编2024七下生物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教2024版七下生物 期中期末复习课件单元章节体系梳理+重点分点练构建概念体系1重点分点练2章末复习(第一章)构建概念体系请将下面概念体系补充完整:重点分点练一、种子萌发的条件137考1. 如图是小轩搜集到的稻米加工流程图。据图分析其中播种后一定不能萌发的是( D )生产劳动农业劳动DA. 稻米 B. 糙米 C. 胚芽米 D. 精白米2. 小轩利用150粒大豆种子来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其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与该实验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C )学生操作实验学习过程CA. 该实验共有3组对照实验B. 大豆适宜在无光条件下萌发C. 实验能说明大豆的萌发需要水D. 选用9粒种子进行实验更合适二、果实的形成92考3.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了果实形成过程的概念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学习过程学生笔记第3题图CA. ①表示的是胚B. 受精卵发育成②胚乳C. ③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D. 果实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三、被子植物的一生488考4. 大豆营养丰富,有“豆中之王”的美誉。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传粉、结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一题多设问(1)图二中④和⑤是由图一中的[②] 发育而来的。②胚芽(2)春天,大豆种子播种后要覆盖地膜的主要原因是 。(3)以下能正确表示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幼苗细胞干重变化情况的是 。为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A(4)大豆植株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二中⑥的根尖中的 从土壤中吸收而来。(5)大豆开花后,必须经过 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才能结果,受精时花粉管中的精子会进入胚珠内部,胚珠位于图三中[⑨] 中,最终发育成图四中的[ ] 。成熟区传粉⑨子房 种子构建概念体系1重点分点练2章末复习(第二章)构建概念体系请将下面概念体系补充完整:重点分点练一、蒸腾作用208考1. 芭蕉叶是一味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图所示为芭蕉叶的基本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①和②都能起到保护作用B. ②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 ④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D. ⑤是有机物和二氧化碳进入的窗口第1题图B2.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长期进化形成的。下列有关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根尖成熟区细胞形成根毛,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B. 根、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相互连通,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C. 仙人掌的叶呈针状,气孔少,有利于减弱蒸腾作用D. 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较多,有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B二、光合作用363考3. 小玥同学在学习完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并对图示进行了注释,其中正确的是( A )第3题图①a代表原料中的二氧化碳②b代表其场所是叶绿体A③c表示的产物为有机物④该作用在夜间也能进行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学习过程学习笔记4. 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及示意图如下:一题多设问①将盆栽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将盆栽植物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③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将小烧杯置于水浴锅中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再将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步骤,上述实验过程图示的顺序为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d→a→c→b(2)在步骤①中,暗处理的目的是 。(3)步骤②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与见光部分形成 。步骤③中,水浴锅中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4)最终观察到叶片中见光部分 ,遮光部分不变蓝,据此可以得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或耗尽对照叶绿素变蓝淀粉光5.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民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对种植大棚内的水分、二氧化碳和温度等实时监控和调控,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如图是二氧化碳发生器(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生产劳动农业劳动第5题图(1)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能够补充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促进作物进行 ,二氧化碳发生器主要在 (填“白天”或“夜间”)发挥作用。(2)大棚中安装的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和空气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 ,因此自动灌溉也能促进增产。光合作用白天原料(3)菜农在种植青菜时,在大棚内进行了不同温度时青菜在光照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测试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可以得出:青菜的最适种植温度是 ℃。温度(℃) 15 20 25 30 35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速率(mg/h) 2.50 3.15 3.85 3.50 3.00(4)(中考新考法·建议类开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菜农提出一条除上述方法外的提高产量的建议: 。25延长光照时间(或适当降低夜间温度等,合理即可)三、呼吸作用262考6. 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 植物全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B. 植物体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C. 植物呼吸作用能分解有机物来获得能量D. 呼吸作用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D7. 课外实践活动课上,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学生操作实验学习过程第7题图DA. 实验变量是种子能否进行光合作用B. 每组只用5粒种子也能进行实验C. 12小时后,温度明显升高的是乙组D. 使温度升高的热量主要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四、综合考查三大生理作用175考8. 农业生产中常常会用到多种措施来提高作物产量,下列农业生产措施的原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D )选项 措施 原理A 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叶 减弱蒸腾作用B 合理控制作物间距 促进光合作用C 种植作物时中耕松土 促进呼吸作用D 粮仓常开窗通风 抑制光合作用D9. 小林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黄豆植株的无土栽培,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的是黄豆叶片结构,图丙是小林同学用气体传感器检测到的24小时玻璃钟罩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一题多设问(1)无土栽培所用的完全培养液中除有充足的水之外,还应该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 。(2)当玻璃钟罩盖上后,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出现,这些水珠是通过图乙叶片结构中的[③] 运输到叶片各部位,然后从[⑤] 散失出去形成的。无机盐③叶脉⑤气孔(3)图丙曲线中,a点时黄豆植株主要进行的是 (填“呼吸”或“光合”)作用,如果晚上温度降低,则a点将会向 (填“上”或“下”)移动。(4)(中考新考法·原因分析)分析图丙曲线,bd段曲线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一天内黄豆植株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的点是 。呼吸上植株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且释放的氧气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d构建概念体系1重点分点练2章末复习(第一~三章)构建概念体系请将下面概念体系补充完整:第一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重点分点练一、人的生殖153考1. 人类新个体的产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下列有关生殖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附睾B. 卵巢可以分泌雌激素C. 男性尿道只是排出尿液的通道D. 输精管可以输送卵细胞B2. 如图是小玥绘制的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a] 产生的精子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经过过程b 作用形成受精卵。睾丸受精(2)受精卵经过过程c不断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泡,沿着输卵管缓慢移动到 中,最终植入其内膜。子宫(3)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后最显著的特点是 。(4)青春期的小玥开始在意自己的身材,每天很少吃饭,你认为她的做法对吗?请给她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身高突增和体重迅速增长不对;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应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加强体育锻炼等(合理即可)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消化313考3. 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下列物质与其缺乏时的表现相符的是( D )A. 维生素B1——夜盲症B. 维生素B9——佝偻病C. 含铁的无机盐——骨质疏松症D. 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D 青团是粤北客家人一道传统的清明节美食,其馅料可做成麻糖馅,亦可做成咸肉馅。请回答4~5题。主题情境清明节的美食——青团4. 麻糖馅青团的原料包括糯米粉、粘米粉、艾叶、板栗茸、咸蛋黄和白糖。麻糖馅青团的营养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 A )①淀粉 ②蛋白质 ③脂肪 ④水 ⑤无机盐 ⑥维生素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③④⑤ D. ④⑤⑥A5. 在由沙葛、肥腊肉、冬菇、葱头做成的咸肉馅青团中加入虾米,营养更均衡。咸肉馅青团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示意图如下所示,X、Y、Z表示物质的消化过程,a~d表示消化道各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 c中含有胃液和胆汁B. 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C. 蛋白质在a中开始被消化D. d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第5题图D6. 春节因成功申遗而意义非凡,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特殊的节日期间,小轩与家人筹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有红烧肉、八宝饭、糖醋鲤鱼等。下图为小轩的消化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第6题图(1)红烧肉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红烧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进入人体后最终被分解为 才能被人体吸收。(2)象征着团圆、吉祥、幸福和富裕的八宝饭进入人体后,通过图中消化道的顺序是 (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最后剩余的残渣通过 排出体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③→④→②肛门第6题图(3)糖醋鲤鱼作为年夜饭中的压轴菜,象征着新一年家庭生活的富足和盈余,饭桌上,妈妈嘱咐小轩适量多吃糖醋鲤鱼,请利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 。鱼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三、人体的呼吸283考7. 小玥学习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填图笔记,其中需要修改的是( B )学习过程学生笔记B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⑦⑧8.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实验中学组织开展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图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第8题图(1)首先,安全员为同学们讲解了溺水的危险性。溺水会阻断图中的[①]过程,导致溺水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所以心肺复苏的第一步是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以保证其 通畅。①呼吸道(2)然后,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急救视频。视频中安全员在对溺水者进行口对口吹气,使气体进入溺水者肺部,在肺泡处[D] 经过 层细胞进入血液,完成气体交换。氧气2(或两)(3)最后,安全员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急救演练。口对口人工呼吸使溺水者的胸部上抬,此时其胸腔容积 。(4)(中考新考法·建议类开放)为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请你给同学们提一条建议: 。扩大选择有救生员的正规游泳馆游泳(或不私自下水游泳等,合理即可)构建概念体系1重点分点练2章末复习(第四、五章)构建概念体系请将下面概念体系补充完整:重点分点练一、血液和血管244考1. 科学家研发了一种促凝剂纳米颗粒,有助于出血动物的血液更快地形成凝块并止血。促凝剂纳米颗粒的功能相当于( B )A. 白细胞 B. 血小板C. 血浆 D. 红细胞B科研成果健康生活2. (教材图片改编)某罕见病患者体内的红细胞为镰刀型(如图),容易破裂。下列症状中该患者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 )A. 出现贫血症状B. 丧失凝血功能C. 身体出现炎症反应D. 运输血细胞能力下降第2题图A3. 如图是人体血液的分层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 血液由①和④组成B. ②内没有细胞核C. ③具有吞噬病菌的功能D. ④内含有血红蛋白第3题图D4. (教材实验·探究改编)在进行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及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后,小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血管类型分别是( D )A. 毛细血管、静脉、动脉B.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C.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D. 静脉、毛细血管、动脉第4题图D5. 为了方便记忆血管的相关知识,小宇在笔记本上绘制了一幅血管关系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学习过程课堂笔记第5题图DA. 三种血管血流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是①>②>③B. 血管③管径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C. 与血管③比较,血管①管壁较薄、弹性较小D. 分布于四肢的血管③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静脉瓣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210考6. (教材分析·讨论改编)如图为健康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部分成分的含量,分析表中数据,推断甲、乙、丙液体分别是( C )比较项目 蛋白质(克·100毫升-1) 葡萄糖(克·100 毫升-1) 无机盐(克·100毫升-1) 尿素(克·100毫升-1)甲 8 0.1 0.72 0.03乙 0.03 0.1 0.72 0.03丙 0 0 1.1 1.8CA. 尿液、血浆、原尿 B. 原尿、血浆、尿液C. 血浆、原尿、尿液 D. 尿液、原尿、血浆7. 肾承担着排出人体代谢废物的重任。肾是如何形成并排出尿液的呢?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讨(A、B表示相关生理过程):(1)要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首先需要明确肾的结构,小组同学观察了泌尿系统的组成(如图一),其中形成尿液的结构是[a] ,形成的尿液在[c] 储存,最后经过d排出体外。第7题图一a肾膀胱(2)图一中a的结构是由大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由 、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第7题图一肾小球(3)小组同学绘制了尿液形成的过程(如图二),其中甲代表 (填“血路”或“尿路”),肾单位形成尿液主要经过了肾小球和肾小囊的[A] 作用和肾小管的[B] 作用,将人体代谢废物形成尿液。第7题图二血路A滤过B重吸收三、血液循环综合考查33考8. 如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时,其内某种成分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分析下列选项,不能用图示曲线表示的是( D )A. 血液流经肺时,氧气含量的变化B. 血液流经肝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C. 血液流经小肠时,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D. 血液流经肾时,尿素含量的变化第8题图D9. (教材练习与应用改编)小轩的姐姐患了急性扁桃体炎,医生通过输液为她治疗。输液时药物进入体内的过程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在手背的静脉输液时,药物进入上腔静脉流向心脏,最先到达图中心脏的[A] ,然后从[C] 流出,进入[①]肺动脉,再经过肺静脉回到[B] 。A右心房右心室①B左心房(2)之后药物随血液经过左心室和[④] 到达全身毛细血管网,来到作用部位,血液最后流回右心房,该过程被称为 循环。该过程中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包括 (写出两条即可)。④主动脉体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或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3)根据上述过程可以发现,药物要想到达作用部位,至少会经过心脏 次,同时,药物在心脏腔室间流动时,还会经过防止血液倒流的 。两(或2)瓣膜10. 小轩利用水泵(需外接电源)、红色和蓝色软管、红墨水、两个烧杯、塑料瓶(2大2小,上下连通)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血液循环模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综合实践项目模型制作(1)红墨水主要用于模拟血液,血液之所以是红色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的 (填血细胞名称),该细胞呈现红色的原因是 。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2)甲烧杯模拟的是肺泡,与它相连的红色软管1相当于人体内的 (填血管名称),其内流动的血液是 。(3)打开水泵①外接的电源,红墨水会沿着瓶③→红色软管2→乙烧杯→蓝色软管2→瓶②流动,该过程模拟的是 (填“体”或“肺”)循环,瓶③模拟的是心脏的 。肺动脉静脉血体左心室(4)(中考新考法·方案改进)该模型对于模拟血液循环还有不足之处,请你指出并改进: 。该模型使用的塑料瓶上下连通,模拟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没有瓣膜,可以在上下相通的塑料瓶之间加上单向阀,体现出瓣膜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叙述合理即可)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