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下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新考向)检测卷04(原卷+答案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七下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新考向)检测卷04(原卷+答案卷)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班级:      姓名:      得分:    
人教七下生物第三单元第1章(新考向)检测卷04
[范围:第一章]
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春天播种时,常常选择雨后进行播种,这样能为种子萌发提供(  )
A. 适宜的光照 B. 适宜的温度
C. 充足的空气 D. 适量的水
2. 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后,小轩想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他在家中找到了以下材料,其中最有可能萌发的是(  )
A. 发霉变质的花生种子 B. 储存了两年的花生种子
C. 煮熟的花生种子 D. 新鲜、完整的花生种子
3. 综合实践项目发豆芽 小玥同学利用绿豆发豆芽,她将挑选好的绿豆清洗干净后,放入铺有干净抹布的菜篮中,淋上清水,放在温暖的地方,随后每天观察绿豆的发芽情况,她最先看到的现象是(  )
A. 胚根突破种皮 B. 胚轴突破种皮
C. 胚芽突破种皮 D. 种皮脱落
4. 花生芽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a代表的结构及种子中能发育成c的结构分别是(  )
第4题图
A. 幼叶 胚根 B. 子叶 胚根
C. 幼叶 胚轴 D. 子叶 胚轴
主题情境 解密玉米根尖
请回答5~7题。
5. 小林同学发现,5天内玉米幼苗根的长度增加了2.8 cm,玉米幼苗根的生长主要依赖于(  )
①根冠细胞的伸长 ②分生区细胞的分裂
③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④成熟区细胞的分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 小秦取一株玉米幼苗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四种不同的结构(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 ①是根冠,细胞排列最紧密
B. ②是伸长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C. ③是分生区,上部细胞体积较大
D. ④是成熟区,部分细胞形成根毛
7. 观察完玉米幼苗的根部后,小林和小秦想将玉米幼苗移植到试验田中,老师建议他们先挖好坑,将玉米幼苗放入后,在其根部缓慢填入细土,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保护玉米幼苗的幼叶 B. 保护玉米幼苗的茎
C. 保护玉米幼苗的幼根 D. 保护土壤中的微生物
8. 传统文化情境 古诗文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描绘出一幅柳树的万千枝条上长满嫩叶的美景,能发育成嫩叶的结构是(  )
A. 芽轴 B. 幼叶 C. 芽原基 D. 芽
9. 学习过程情境 研学活动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春季校外研学活动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带芽枝条,同学们对此展开了讨论,下列关于讨论内容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 可以判断出a为侧芽,b为顶芽
B. 芽中的分生组织只进行细胞分化
C. a中的芽轴能发育成枝条的茎
D. 芽中含有幼叶,将来能发育成新芽
10. (中考新考法·创新装置实验)小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组装置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育两枝生长状况相同的绿萝枝条,一段时间后两组装置中绿萝的生长状况是(  )
第10题图
A. 甲、乙两组都未生长 B. 甲组生长状况好于乙组
C. 乙组生长状况好于甲组 D. 甲、乙两组生长状况一致
11. 小秦同学在玉米地除草时发现,部分玉米植株相对矮小,且植株下部的老叶有发黄现象,于是他向爷爷建议给这些植株施加(  )
A. 磷肥 B. 钾肥 C. 氮肥 D. 硼肥
12. (教材思维训练改编)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需水量如下表所示,小麦日均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是(  )
发育期 天数(天) 需水量(米3/公顷)
返青期 29 635
拔节期 23 876
抽穗期 20 956
灌浆期 31 1 192
A. 返青期 B. 拔节期 C. 抽穗期 D. 灌浆期
13. (教材练习与应用改编)学校新移栽了一批银杏树,栽种完成后工人给树打上了吊瓶(如图),吊瓶针头插入树干的部位及吊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分别是(  )
第13题图
A. 分生组织 水和有机物 B. 分生组织 水和无机盐
C. 输导组织 水和有机物 D. 输导组织 水和无机盐
14. (教材课外读改编)无土栽培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种菜方式,如图是小林绘制的无土栽培原理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第14题图
A. 蔬菜在清水中比在营养液中生长得更好
B. 图中的增氧泵能向营养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C. 营养液中蔬菜的根系比种在土壤中的更发达
D. 蔬菜根尖的成熟区适于吸收水和无机盐
主题情境 走进百合花蕊
  生物课堂上,同学们解剖了百合花,如图所示。
第15~16题图
请回答15~16题。
15. 观察解剖后的百合花,其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6. 百合花中,①②结构的主要区别是(  )
A. ①的顶端是花药,②的顶端是柱头
B. ①的顶端是柱头,②的下端是子房
C. ①的顶端是子房,②的下端是柱头
D. ①的顶端是柱头,②的顶端是花药
17. 综合实践项目 模型制作 小秦用黄豆、彩纸、铁丝、纸板和棉花制作的桃花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对其结构的标注正确的是(  )
 第17题图
A. ①——柱头
B. ②——花药
C. ③——花柱
D. ④——子房
18. 传统文化情境 传统艺术 苏绣作品中的荷花如图所示,其中的花和叶栩栩如生,下列关于荷花叙述正确的是(  )
 第18题图
A. 荷花中间a是荷花的花萼
B. 荷花的花香能吸引昆虫传粉
C. 荷花只要开花就能产生种子
D. 图中花和叶都是荷的生殖器官
19. 地方特色情境 特产 贵妃杏是河南灵宝市黄河沿岸地区的地方水果。下列有关贵妃杏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杏属于营养器官 B. 杏仁是杏树的种子
C. 杏仁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D. 杏的果肉由胚珠发育而来
20. 学习过程情境 学生笔记 小轩在学习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概念图,下列填写正确的是(  )
第20题图
A. ①——花药 B. ②——卵细胞
C. ③——胚   D. ④——果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21. (8分)百香果味道酸甜,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果汁之王”的美称。百香果花的结构和果实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1题图
(1)图甲所示的百香果花的结构中,④是    ,⑤是    。
(2)百香果花朵开花后,[ ]    中的花粉会散放出来落到    (填结构名称)上,这个过程称为传粉。
(3)传粉完成后,花粉中的精子沿着    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    ,意味着受精完成。
(4)百香果果实的形成过程中,花中的    发育成百香果果实的果皮,果实中有多枚种子,说明花的子房中有多个    。
22. (8分)小秦同学观察记录了爷爷菜园里种植的菜豆的生长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2题图
(1)爷爷种植菜豆时,挑选粒大饱满的菜豆种子进行种植,原因是                。
(2)图中甲所示的幼苗是由菜豆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的,脱落下来的E是    ,上部的B是由菜豆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的。
(3)菜豆长成健壮的植株后会开花,菜豆的花一般为自花传粉,该过程用乙图中的序号和箭头可表示为      。
(4)菜豆花传粉后,花粉会萌发长成花粉管进入[②]    ,将精子输送到[ ]    ,完成受精过程,随后形成果实和    。
23. 综合实践项目植物栽培 (7分)草莓微甜可口,深受大家喜爱,生物小组为了解草莓的生长繁殖开展了草莓种植实践活动,同学们栽种流程及部分照片记录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播种 (1)在播种草莓种子前,需要先给土壤松土、浇水,然后均匀地撒上种子,最后放到温暖的地方,松土的目的是给种子萌发提供      ,放在温暖的地方能给种子萌发提供      。
种子萌发 (2)种子萌发后如图所示,其中的草莓幼叶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的。
幼苗生长 (3)长成幼苗后需要进行移栽,然后适当施肥、浇水才能茁壮成长,施加的肥料能为植物生长提供    。
开花 (4)不久后,草莓开花了,同学们发现草莓开花时遇到阴雨天气,昆虫较少,容易出现    不足现象,可以采用     的方式来提高草莓的结果率。
结果 (5)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草莓上分布着的“小颗粒”才是果实,这些“小颗粒”是由花中的    发育而成的。
24. (7分)月季是常见的观赏花卉,其种子存在休眠期,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成为其育种、栽种的一大障碍。为探究打破月季种子休眠期的条件,小林购买了一批刚成熟的月季种子开展了相关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甲 乙 丙
种子数目/粒 50 50 50
处理方式 常温保存60天 4 ℃保存60天 与湿沙土混合4 ℃保存60天
萌发条件 常温培育 常温培育 常温培育
发芽率 0 19% 42%
(1)上述实验中能构成    组对照实验,其中丙组和    组可以形成对照实验。
(2)小林在实验时,每组使用5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原因是            。
(3)甲组和乙组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分析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出打破种子休眠期的条件是       。
(4)为进一步探究月季种子发芽率与温度和光照时间的关系,小林按上述实验丙组处理方式处理过种子后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数据可以得出:一定范围内,随光照时间的延长,月季种子的发芽率逐渐
    (填“升高”或“降低”),且在   ℃时更适合月季种子萌发。
第24题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班级:      姓名:      得分:    
人教七下生物第三单元第1章(新考向)检测卷04
[范围:第一章]
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春天播种时,常常选择雨后进行播种,这样能为种子萌发提供(  )
A. 适宜的光照 B. 适宜的温度
C. 充足的空气 D. 适量的水
1. D 
2. 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后,小轩想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他在家中找到了以下材料,其中最有可能萌发的是(  )
A. 发霉变质的花生种子 B. 储存了两年的花生种子
C. 煮熟的花生种子 D. 新鲜、完整的花生种子
2. D 
3. 综合实践项目发豆芽 小玥同学利用绿豆发豆芽,她将挑选好的绿豆清洗干净后,放入铺有干净抹布的菜篮中,淋上清水,放在温暖的地方,随后每天观察绿豆的发芽情况,她最先看到的现象是(  )
A. 胚根突破种皮 B. 胚轴突破种皮
C. 胚芽突破种皮 D. 种皮脱落
3. A
4. 花生芽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a代表的结构及种子中能发育成c的结构分别是(  )
第4题图
A. 幼叶 胚根 B. 子叶 胚根
C. 幼叶 胚轴 D. 子叶 胚轴
4. B 
主题情境 解密玉米根尖
请回答5~7题。
5. 小林同学发现,5天内玉米幼苗根的长度增加了2.8 cm,玉米幼苗根的生长主要依赖于(  )
①根冠细胞的伸长 ②分生区细胞的分裂
③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④成熟区细胞的分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 B
6. 小秦取一株玉米幼苗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四种不同的结构(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 ①是根冠,细胞排列最紧密
B. ②是伸长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C. ③是分生区,上部细胞体积较大
D. ④是成熟区,部分细胞形成根毛
6. D 【图解】根尖结构及功能的示意图如下:
7. 观察完玉米幼苗的根部后,小林和小秦想将玉米幼苗移植到试验田中,老师建议他们先挖好坑,将玉米幼苗放入后,在其根部缓慢填入细土,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保护玉米幼苗的幼叶 B. 保护玉米幼苗的茎
C. 保护玉米幼苗的幼根 D. 保护土壤中的微生物
7. C
8. 传统文化情境 古诗文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描绘出一幅柳树的万千枝条上长满嫩叶的美景,能发育成嫩叶的结构是(  )
A. 芽轴 B. 幼叶 C. 芽原基 D. 芽
8. B 【图解】叶芽的发育过程如图所示:
9. 学习过程情境 研学活动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春季校外研学活动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带芽枝条,同学们对此展开了讨论,下列关于讨论内容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 可以判断出a为侧芽,b为顶芽
B. 芽中的分生组织只进行细胞分化
C. a中的芽轴能发育成枝条的茎
D. 芽中含有幼叶,将来能发育成新芽
9. C 【解析】根据着生位置,位于顶端的为顶芽,位于侧端的为侧芽,因此图中a为顶芽,b、c为侧芽。芽中有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枝条由茎、叶和芽构成,芽中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故选C。
10. (中考新考法·创新装置实验)小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两组装置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育两枝生长状况相同的绿萝枝条,一段时间后两组装置中绿萝的生长状况是(  )
第10题图
A. 甲、乙两组都未生长 B. 甲组生长状况好于乙组
C. 乙组生长状况好于甲组 D. 甲、乙两组生长状况一致
10. C 
11. 小秦同学在玉米地除草时发现,部分玉米植株相对矮小,且植株下部的老叶有发黄现象,于是他向爷爷建议给这些植株施加(  )
A. 磷肥 B. 钾肥 C. 氮肥 D. 硼肥
11. C 
12. (教材思维训练改编)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需水量如下表所示,小麦日均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是(  )
发育期 天数(天) 需水量(米3/公顷)
返青期 29 635
拔节期 23 876
抽穗期 20 956
灌浆期 31 1 192
A. 返青期 B. 拔节期 C. 抽穗期 D. 灌浆期
12. C
13. (教材练习与应用改编)学校新移栽了一批银杏树,栽种完成后工人给树打上了吊瓶(如图),吊瓶针头插入树干的部位及吊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分别是(  )
第13题图
A. 分生组织 水和有机物 B. 分生组织 水和无机盐
C. 输导组织 水和有机物 D. 输导组织 水和无机盐
13. D 【解析】植物茎内有可以运输水和无机盐的输导组织,吊瓶中营养液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水和无机盐,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输导组织中,故选D。
14. (教材课外读改编)无土栽培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种菜方式,如图是小林绘制的无土栽培原理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第14题图
A. 蔬菜在清水中比在营养液中生长得更好
B. 图中的增氧泵能向营养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C. 营养液中蔬菜的根系比种在土壤中的更发达
D. 蔬菜根尖的成熟区适于吸收水和无机盐
14. D 【解析】营养液的作用是提供水和无机盐,清水中不含无机盐,因此在清水中的蔬菜生长得慢;增氧泵能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主要为蔬菜根部提供氧气;营养液和土壤中营养成分不同,蔬菜根系的生长状况无法直接比较;植物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增大了根的吸收面积,适于吸收水和无机盐,故选D。
主题情境 走进百合花蕊
  生物课堂上,同学们解剖了百合花,如图所示。
第15~16题图
请回答15~16题。
15. 观察解剖后的百合花,其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5. A
16. 百合花中,①②结构的主要区别是(  )
A. ①的顶端是花药,②的顶端是柱头
B. ①的顶端是柱头,②的下端是子房
C. ①的顶端是子房,②的下端是柱头
D. ①的顶端是柱头,②的顶端是花药
16. D
17. 综合实践项目 模型制作 小秦用黄豆、彩纸、铁丝、纸板和棉花制作的桃花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对其结构的标注正确的是(  )
 第17题图
A. ①——柱头
B. ②——花药
C. ③——花柱
D. ④——子房
17. D
18. 传统文化情境 传统艺术 苏绣作品中的荷花如图所示,其中的花和叶栩栩如生,下列关于荷花叙述正确的是(  )
 第18题图
A. 荷花中间a是荷花的花萼
B. 荷花的花香能吸引昆虫传粉
C. 荷花只要开花就能产生种子
D. 图中花和叶都是荷的生殖器官
18. B
19. 地方特色情境 特产 贵妃杏是河南灵宝市黄河沿岸地区的地方水果。下列有关贵妃杏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杏属于营养器官 B. 杏仁是杏树的种子
C. 杏仁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D. 杏的果肉由胚珠发育而来
19. B
20. 学习过程情境 学生笔记 小轩在学习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概念图,下列填写正确的是(  )
第20题图
A. ①——花药 B. ②——卵细胞
C. ③——胚   D. ④——果皮
20. C 【图解】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内各部分的发育情况如下所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21. (8分)百香果味道酸甜,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果汁之王”的美称。百香果花的结构和果实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1题图
(1)图甲所示的百香果花的结构中,④是    ,⑤是    。
(2)百香果花朵开花后,[ ]    中的花粉会散放出来落到    (填结构名称)上,这个过程称为传粉。
(3)传粉完成后,花粉中的精子沿着    进入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    ,意味着受精完成。
(4)百香果果实的形成过程中,花中的    发育成百香果果实的果皮,果实中有多枚种子,说明花的子房中有多个    。
21. (1)雌蕊 雄蕊 (2)③花药 柱头 (3)花粉管 受精卵 (4)子房壁 胚珠
22. (8分)小秦同学观察记录了爷爷菜园里种植的菜豆的生长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2题图
(1)爷爷种植菜豆时,挑选粒大饱满的菜豆种子进行种植,原因是                。
(2)图中甲所示的幼苗是由菜豆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的,脱落下来的E是    ,上部的B是由菜豆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的。
(3)菜豆长成健壮的植株后会开花,菜豆的花一般为自花传粉,该过程用乙图中的序号和箭头可表示为      。
(4)菜豆花传粉后,花粉会萌发长成花粉管进入[②]    ,将精子输送到[ ]    ,完成受精过程,随后形成果实和    。
22. (1)粒大饱满的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2)胚 种皮 胚轴 (3)⑤→④ (4)子房 ①胚珠 种子
【解析】(1)种子的萌发需要满足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自身条件包括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且种子不处于休眠期以及有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菜豆时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是因为粒大饱满的种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种子的萌发。(2)种子结构中胚是新植株的幼体,能发育成幼苗,萌发过程中,E种皮会脱落,D子叶长出地面,子叶中间长出由胚芽发育来的幼叶和芽,B是由种子中的胚轴发育而来的。(3)植物从开花到结果,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自花传粉时,图乙中的⑤花药中的花粉散放到④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4)传粉完成后,花粉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②子房,将精子输送到①胚珠内完成受精作用,随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23. 综合实践项目植物栽培 (7分)草莓微甜可口,深受大家喜爱,生物小组为了解草莓的生长繁殖开展了草莓种植实践活动,同学们栽种流程及部分照片记录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播种 (1)在播种草莓种子前,需要先给土壤松土、浇水,然后均匀地撒上种子,最后放到温暖的地方,松土的目的是给种子萌发提供      ,放在温暖的地方能给种子萌发提供      。
种子萌发 (2)种子萌发后如图所示,其中的草莓幼叶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的。
幼苗生长 (3)长成幼苗后需要进行移栽,然后适当施肥、浇水才能茁壮成长,施加的肥料能为植物生长提供    。
开花 (4)不久后,草莓开花了,同学们发现草莓开花时遇到阴雨天气,昆虫较少,容易出现    不足现象,可以采用     的方式来提高草莓的结果率。
结果 (5)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草莓上分布着的“小颗粒”才是果实,这些“小颗粒”是由花中的    发育而成的。
23. (1)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2)胚芽 (3)无机盐 (4)传粉 人工授粉 (5)子房
24. (7分)月季是常见的观赏花卉,其种子存在休眠期,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成为其育种、栽种的一大障碍。为探究打破月季种子休眠期的条件,小林购买了一批刚成熟的月季种子开展了相关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甲 乙 丙
种子数目/粒 50 50 50
处理方式 常温保存60天 4 ℃保存60天 与湿沙土混合4 ℃保存60天
萌发条件 常温培育 常温培育 常温培育
发芽率 0 19% 42%
(1)上述实验中能构成    组对照实验,其中丙组和    组可以形成对照实验。
(2)小林在实验时,每组使用5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原因是            。
(3)甲组和乙组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分析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出打破种子休眠期的条件是       。
(4)为进一步探究月季种子发芽率与温度和光照时间的关系,小林按上述实验丙组处理方式处理过种子后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数据可以得出:一定范围内,随光照时间的延长,月季种子的发芽率逐渐
    (填“升高”或“降低”),且在   ℃时更适合月季种子萌发。
第24题图
24. (1)2 乙 (2)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3)保存温度 与湿沙土混合4 ℃保存60天 (4)升高 20
【解析】(1)上述实验中,甲组和乙组、乙组和丙组之间都只存在一个变量,能构成对照实验。(2)对照实验要遵循重复实验原则,即多次实验或选取多个实验对象,其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甲组和乙组的唯一不同条件是种子的保存温度,即实验变量是保存温度,分析三组实验数据可知,发芽率最高的是丙组,因此打破种子休眠期的条件是与湿沙土混合4 ℃保存60天。(4)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逐渐升高,对比三条曲线可知,20 ℃时更适合月季种子萌发。
方法指导
实验变量的确定
①根据实验设计确定变量:找出不同组别唯一不同的(或呈梯度变化)因素,直接确定。
②根据实验题目或目的找出“因”“果”联系,确定实验变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