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 一 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课时)观察花园里的豌豆植株,孟德尔发现就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来看,包含了两种类型: 一种是 黄色圆粒的,还有一种是绿色皱粒的。讨论1: 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呢 讨论2: 黄色的豌豆就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豌豆就一定是皱缩的吗 问题探讨实验现象1.不论正交、反交,F 都为黄色圆粒。2.F 中出现新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黄色皱粒3 、F 出现了四种性状且比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根据F,表现出来的性状,可推出:■黄色、圆粒为显性性状■绿色、皱粒为隐性性状正反交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黄色圆粒≈9:3:3:1F 观察分析PF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观察分析,提出问题黄色圆粒数 量 3 1 59绿色圆粒108: 3 :绿色皱粒32: 1黄色 皱粒 1013P黄色圆粒F F 黄色 绿色圆粒 圆粒数 量 3 1 5 1089 : 3 :1.每一对相对性状是否还遵循分离定 律 2.F 代为什么出现新的性状组合 3. 为什么F 代不同类型性状比 9:3:3:1 是偶然吗 绿色皱粒黄色圆粒黄色 绿色 皱粒 皱粒101 323 : 1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观察分析正反交提出问题问题1:每一对相对性状是否还遵循分离定律 P黄色圆粒圆粒种子数315+108=423种子形状-皱粒种子数 101+32=133F 黄色种子数315+101=416子叶颜色绿色种子数108+32=1409 : 3■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遗传互不干扰。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观察分析,提出问题黄色 绿色皱粒 皱粒101 32 : 3 : 1黄色 绿色圆粒 圆粒数量 315 108绿色皱粒黄色圆粒● ● ● ●F 3311问 题 3 :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 的9:3:3:1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 的3:1数量比有什么关系 ( 3黄 :1绿 ) × (3圆 :1皱 ) = 9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皱子二代出现了两对性状自由组合黄色 又性状之间发生重新组合绿色 皱粒问 题 2 :F 中出现了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也出现了两种重组类型(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说明了什么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间是否也发生了组合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圆粒假说1: 假定豌豆的圆粒、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 制 ,黄色、绿色 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提出假说,解释问题(P10-P11)受精/YyRr黄色圆粒黄色圆粒YYRRP配子绿色皱粒yyrrR①F 假说2: F 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控制同一性状)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控制不同性状) 可以自由组合。问 题:F (YyRr) 能产生几种配子 比例如何 配子 YR Yr yR yr1 :1 :1 :1 F 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 且比例为1:1:1:1黄色圆粒F YyRr(分离)Y y R r(自由组合)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提出假说,解释问题(P10-P11)问题①: F (YyRr) 雌雄配子的结合 方式有多少种 4X4=16种问题② : F 性状表现有多少种 比例是 多 少 4 种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 9:3:3:1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提出假说,解释问题(P10-P11)假说3: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问题③: F 遗传因子组成有多少种 9 种 :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Yyrr、yyRr、YyRrF 配子早YRyRF YryrYR)YYRRYy RRYYFrVyRryRYlRRRRYy RrtyRrYrYYRrYyRrrryrYy Rry RYyRrYyYy Rr yy Rr1/16 YYRR 2/16 YYRr 2/16 YyRR 4/16 YyRr 双显性 1/16 yyRR 2/16yyRr 单显性 1/16 YYrr 2/16 Yyrr 单显性1/16 yyrr双隐性纯合子_ 1/4_ ( YYRR,YYr,yRR,yrr)双杂合子共 1/4 (YyRr)单杂合子共 1/2 (YyRR 、Yyrr、YYRr、yyRr)双显性状的个体占9/16 双隐性状的个体占1/16 单显性状的个体占3/8 重组类型的个体占3/8 亲本类型的个体占5/ 8。。OF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9 : 3 3 : 1孟德尔对遗传现象假说图解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3、演绎推理(P11)如何验证上述解释是否正确呢 方法:测 交, 即让F (YyRr) 与隐性纯合子 (yy rr) 杂交。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本中 给出的资料,尝试画一下测交实验图解。■ 据以上解释得出推论:F 为杂合子,且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 配子 。■ 证明F 为杂合子的方法——测交:让 F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预期结果:根据假说,推出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测 交 : 杂种子一代黄色圆粒YyRr配子 YR Yr yR隐性纯合子× 绿色皱粒yyrryr yr二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3、演绎推理(P11)遗传因子 组成 性状表现YyRr Yyrr黄色 黄色 圆 粒 皱粒yyRr 绿色 圆粒yyrr绿色 皱粒性状组合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实际籽粒 数 F1做母本 31 27 2626F 做父本 24 22 2526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 : 1 : 1 : 1结 论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设想,四种表现型实际子粒数比接近1: 1:1:1,从而证实了F 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实验验证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测交实验的结果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4、实验检验(P1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 的,> 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 此分 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真核生物> 有性生殖 细胞质遗传> 细胞核遗传 原核生物 都不遵循!> 两对以上相对性状 非细胞生物三、自由组合定律——5、得出结论(P12)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 F 都是黄色圆粒的。 F1自交, F 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F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演绎推理,实验验证让F (YyRr) 与隐性纯合子(yyrr) 杂交,由于F 会产生YR、 Yr、yR、yr四种配子,且比例是1:1:1:1,所以测交后代 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得出结论 自由组合定律假说——演绎法【提升练习】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D )SBh ①② 1AB:1Ab:laB:1ab 配子间16种结合方式③( 种: : : ) ④ 9种基因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2、判断: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 × )1型3现3表94A ac. c3、下列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哪些 DC随堂检测1.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 错误的是( D )A.F 自交后,F 出现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B. 对F 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比例都接近3:1C.F 的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接近9:3:3:1D.F 中有3/8的个体性状表现与亲本相同阅读课本12页的”思考 · 讨论”,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选材——豌豆①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便于观察和分析;②严格的自交植物 ——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豌豆花比较大——易于人工杂交实验。2、研究方法正确:采用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顺序,从一对性状到多对性状3、运用数学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4、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四、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五、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提出。>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改名为“基因”; 并提出了表型(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基因—— 遗传因子· 表型 — — 生物个体表现出的性状( 高 茎 & 矮 茎 )· 基 因 型—— 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DD、Dd)· 等位基因——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 和d)· 非等位基因——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如A、d· 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 表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表型=基因型+环境同一株水毛莨,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 判 断 】①基因型是决定表现型的主要因素。②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③在不同条件下,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表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 和Dd 可能表型一样。>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不一定相同,表型受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 素的影响。1)亲代要写基因型及表现型;子代要写基因型、表现 型及其比例。2)标注不能漏:亲本、杂交符号、箭头等。3)只涉及2代,必需写配子(3代可不写)。杂交实验(二)遗传图解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P YYRR x yyrrF YyRr 黄色圆粒F 测交实验的遗传图解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YyRr yyrrYR Yr yR yr yrFF 9Y_R_:3Y_r:3yyR_:lyyrr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表现型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比例 1 : 1 : 1 : 1规范书写遗传图解P配子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 和aabb ),F 自交产生的F 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B )A.10/16 B.6/16 6 C.9/16 D.3/16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在F 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D )A.1/16 B.1/8 C.1/2 D.1/4练 习 题大 本P17 随 堂 练 习5.番茄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果对黄果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可自由组合。现有高茎黄果的纯合子(TTrr)和矮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 杂交。请回答下列问题。(1)F 中出现的重组类型个体占总数的 5/8 0(2)F 中高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_9/16 ,矮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3/16 , 高茎黄果番茄中纯合子占 1/3 。(3)若F 共收获800个番茄,其中黄果番茄约有_ 200 _个。2、 父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 母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其F 不可能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D )A.AABb B.Aabb C.AaBb D.aabb大本P17 随堂练习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1. 动植物杂交育种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 起,再筛选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例如,小麦的抗倒伏(D)对易倒伏(d)为显性,易染条锈病 (T) 对抗条锈病(t) 为显性。小 麦患条锈病或倒伏,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条锈病倒伏↓×F 矮杆不抗病 矮杆抗病 高杆不抗病 高杆抗病9D_T_ 3D_tt 3ddT_ 1ddtt(淘汰) (保留) (淘汰) (淘汰)自交选种矮杆抗病DDtt任务一.绘制用抗倒伏易染条锈病 (DDTT) 和易倒伏抗条锈病 (ddtt) 的两个品种 进行杂交,获得纯种既抗倒伏又抗条锈病 (DDtt) 的小麦育种过程的遗传图解杂交自交选种自交选种优良性状的纯合体矮杆不抗病 高杆抗病DDTT X ddtt↓矮杆不抗病DdTtPF P 短毛折耳猫 × 长毛立耳猫相互交配 bbee BBEE长毛立耳猫BbEe早、6互 交纯种长毛折耳猫 (BBee) 的培育过程选择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即为BBee短毛折耳猫(bbee) F2 B_E_ B_ee bbE bbee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优良性状 的纯合体长毛立耳猫(BBEE)与bbee测交长毛折耳猫(BBee)杂交测交选种F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2. 医学实践可以依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作出 科学的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 依 据 。白化病遗传定律 相对性状 F 配子的种类 及比例 F 基因型种类 及比例F 表现型种类 及比例分离定律 一对 2种 1:1 3种 1:2:12种3:1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或多对 4(或2n)种 1:1:1:1 9(或3n)种 (1:2:1)n4(或2n)种 9:3:3:1分离定律VS 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大遗传定律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同 时 进行, 同时 起作用。② 分 离 定 律 是 自 由 组 合 定 律 的 基 础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