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一、 选择题 1---5.BACAA 6---10.ABDBA 11---15.CABAD 16---20.DACDA二、非选择题 21.(1)该观点错误。自由与法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遛狗者不牵绳遛狗,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和限制。(2)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2.(1)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公平的环境。(3)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3.(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2)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3)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综合测试卷第四单元(6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班别: 姓名: 座号: 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4年5月1日,广东梅大高速发生路面塌方灾害,眼看车辆接连掉落,情急之下,64岁的黄建度立马跪在路上拦住了后方车辆,让这场悲剧没有变得更糟,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人。黄建度的行为之所以让大家感动是因为他( )A.为了他人生命安全不惜扰乱交通秩序 B.守护心中的正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C.无怨无悔,自觉履行救人的法律义务 D.在艰苦逆境之中,保持乐观向上态度2.近期,一些网络账号虚构突发案事件、臆测编造公共政策、借社会热点造谣炒作等现象较为突出。网信部门指导网站平台持续加大监测查证和处置曝光力度,溯源关闭谣言首发账号,累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1660个。这警示我们( )①远离网络才能避免触犯法律 ②法治和自由的矛盾不可调和③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3.电影《第二十条》以现实题材、小人物视角为切口,通过艺术的形式讲述了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全面、系统地呈现了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发出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时代最强音。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真正体会到( )①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②坚守原则立场,谋求绝对公平③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近日,全国妇联等十部门联合开展“巾帼暖人心”深化维护妇女权益专项活动,着力推动解决影响和侵害妇女权益的突出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妇女群众。这一措施表明( )A.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B.妇女群众享有特殊的权利C.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保证社会绝对公平D.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5.近年来,我国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布公告,禁止非法穿越国家自然保护禁地。但仍有不少户外活动爱好者擅自闯入,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甚至有人在野外遇险造成伤亡。这告诉我们( )①行使自由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②热爱自然也应怀有敬畏之心③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④锤炼意志更要勇于突破自我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恶意欠薪直接损害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2024年1月,江西省泰和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被告人许某某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这一判决( )①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②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正当权益③消除了拖欠工资的现象 ④表明实施违法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A. ①② B. ①③ C. ② D. ③④7. 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将多措并举促就业稳增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这些举措体现了我国努力( )A.保障公共安全 B.维护公平正义 C.创造社会财富 D.确保人人平等8.解读题为“保护伞”的图组,对图组理解正确的是( )①杭州社会组织的爱心行动体现了行政机关建设服务型政府②对残疾人的特殊性“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不符合平等的社会准则③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④对黑恶势力保护伞的严厉打击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请问我为什么不可以进地铁站?”在某地铁站进站口外,一名身着动漫服饰的女孩因头戴含有恐怖元素的特殊饰品被地铁安检员功阻。经过一番劝导,女孩摘下特殊饰品,安检员对女孩放行。网友对安检人员的行为表示赞同,因为“地铁上毕竟有老有小,吓到别人也不好。”这表明( )①公民应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②我们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3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④守护正义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10.国家助学金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设立的,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助学金的制度也逐渐完善和普及。国家制定和完善助学金制度( )①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益 ②确保了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③促进社会发展,保障弱势群体的特权 ④以正义的制度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11. 2024年4月22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第一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数据显示:全国法院判处未成年人罪犯1.2万人,同比增长77.67%,重刑率8.5%。审判机关此举( )A.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B.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C.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D.旨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12. 下列与践行平等的要求相符合的是( )①某公司招聘员工时没有性别限定 ②国家制定政策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就读③某高档餐厅不让环卫工进入用餐 ④某交警对违反交通规则的某县领导不予处罚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按照年龄和身高销售儿童票,为儿童购票乘车提供切实优惠。这一变化( )A.表明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 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说明了儿童需要自我保护 D.反映了儿童享有人格尊严14.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该报告称,20212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对马某等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被唤醒,并且还要持续落到实处。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②国家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基本原则③国家审判机关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日标已基本实现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中国斯诺克球员梁文博和李行被世界斯诺克巡回赛判罚永久禁赛。而他们之所以被永久禁赛,还是因为他们拒不配合和鼓动他人造假。对两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止于至善,积善成德 B.违背诚信,应受刑罚C.维护公平,守护正义 D.行己有耻,应懂荣辱16.2024年2月14日,浙江宁波·迎亲队伍在高速上行驶时遇到交通事故,伴郎黄李涛两次爬进侧翻的车里,成功救出司机并将漏油的车辆熄火。他的行为( )①是正义的行为,应该受到人们的赞扬 ②不懂得保护白己③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 ④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A. ②①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17.裁判文书是公正司法形象的载体。由下边判决书可知( )①法治与自由是相互联系的②窦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责任④人民法院依法行使检察权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8.五一小长假将至,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应对旅游车流高峰,更好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展现“好客水城”、“温暖警队”的城市形象,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决定在节日期间(2024年5月1日-5月5日)延伸服务,柔性执法,对部分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不予处罚。这( )①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③表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9.重庆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如我在诉”意识,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去年以来,重庆法院审结就业、住房等涉民生案件12.2万件,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9305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621.4万元。由此可以看出( )①对弱者给予扶助,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自由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③司法救助是弱势群体维权的必然选择 ④法院树立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20.中考排球垫球考试时,要求考生连续正面双手垫球,确保手型正确且击球部位准确,以达到规定的高度标准。男生垫球的高度不应低于2.35米,而女生则不应低于2.15米。该垫喷技术要求适用于所有考生,这体现的是( )A. 规则公平 B.权利公平 C. 机会公平 D.结果公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依法遛狗珍视白由】“出门遛狗要牵绳,还要带工具清理粪便。“2024年10月18日,在某社区街道,派出所民警正在向广大市民普及文明养犬知识。为此,某班同学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镜头一【牵与不签】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携带 火只出户,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子等措施,防 止犬只伤人、疾病传播。镜头二2024年12月16日,某小区发生大型犬伤人事件。犬主人唐某遛狗时由于未拴狗链,致使一名两岁女童身上多处被严重咬伤。女童母亲立即报警,目前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女童母亲表示已委托律师维权,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犬主人及物业法律责任。针对漫画中的行为,同学们各抒己见。请你从自由与法治关系的角度,对镜头一漫画中遛狗者的观点加以评析。(6分)(2)阅读镜头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案给你带来的启示。(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维护公平正义】2024年6月,武汉市一名男子拿刀欲伤人。民警邱建军带队追踪,为保护现场群众和战友,邱建军毫不畏惧冲上前,与冯某展开殊死搏斗。搏斗中,邱建军颈部、腹部等15处被刺伤,鲜血喷涌而出。最终,男子被制伏,邱建军壮烈牺牲,该男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说说个人应如何维护公平?(6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司法机关应如何维护正义?(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2024年6月1日是《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3周年,该法在第四章“文化繁荣(中专门提到“促进男女平等”。三年来,全国各地给予妇女与男性平等享有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充分发挥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倡导男女共同分担家庭职责,有力促进乡村文明,践行男女平等。材料二2024年贺岁电影《第二十条》赢得了极好的口碑。法律的权威来自最底层、最朴素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法律应该让坏人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不是让好人为维权而承受更高的成本。根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应如何践行平等?(6分)根据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正义的价值是什么?(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面对非正义行为,个人应该如何守护正义?(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