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中考化学模拟预测卷(1)(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西省中考化学模拟预测卷(1)(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江西中考模拟预测卷(化学第一模拟)
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Ca-40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图标使用不正确的是( )
2.下列劳动项目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抹布清除桌面灰尘 B.用竹炭除去冰箱异味
C.用干冰冷藏食物 D.用脐橙酿制果酒
3.下列与硫酸有关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4.科学家发现了第六种味道-氯化铵味,下列对氯化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分类:氯化铵属于盐 B.用途:氯化铵可用作氮肥
C.构成:由分子构成 D.性质: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5.下列关于资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海水淡化是利用海洋资源的途径之一 B.企业加高烟囱排放废气,有利于保护空气质量
C.将含汞的废旧电池填埋,可减少水体污染 D.废旧金属可回收利用,可大量开采金属矿物
6.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只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就能燃烧 B.控制燃烧的条件可有效防火和灭火
C.炒菜时油锅起火应该立即倒水灭火 D.将大块的煤粉碎后燃烧的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7.如图是工业上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丁均属于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44:17
C.反应生成的丙、丁的分子数目比为1:2 D.丙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
8.(新情境预测·传统文化)古谚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由来:古代渔网是用麻纤维织成的(现在的渔网常用尼龙织成),麻纤维吸水膨胀,潮湿时易腐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灼烧麻纤维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B.尼龙和麻纤维都是合成材料
C.渔网网鱼的原理与实验室过滤操作相似 D.鱼肉主要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为油脂
9.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所以不同酸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B.置换反应生成化合物和单质,所以生成化合物和单质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和+都属于铁元素
D.酸雨显酸性,所以pH小于7的降水都属于酸雨
10.(真题同源预测·考法同源)(2023江西中考T10)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烧杯中物理量间关系的是( )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先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然后填充D选项使其符合题目要求。
11.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年人摄入适量的钙可预防骨质疏松 B.服用氢氧化钠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症
C.补铁药硫酸亚铁片可大量服用 D.食物中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___
12.硝酸钾和氯化铵都是常见的化肥,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B.20℃时40g氯化铵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140g
C.t℃时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从混有少量氯化铵的硝酸钾中提纯硝酸钾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B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碳粉
C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新情境预测·江西特色)(5分)江西的矿产中,钨、稀土、金、银、铀、铜、钽组成了最具优势的七朵金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钨常用于制白炽灯灯丝,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钨酸钙中钨元素显+6价,则化学式中 的值为___________。
(2)钕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在镁或铝合金中添加1.5%~2.5%的钕,可提高合金的耐高温性、气密性和耐腐蚀性,广泛用作航空航天材料。已知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
(3)区分金、银、铜三种金属单质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其中两种金属和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所选择的盐溶液为_______________。
15.(6分)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发展的动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化石能源仍然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化石能源包括煤、__________和天然气。
(2)氢能是人类理想的能源,在氢能的研究中,我国科学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如刘岗团队研究出新型仿生人工光合成膜,可在太阳能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实现水分解制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硼烷(NH3·BH3)因具有很高的储氢容量及相对低的放氢温度而成为颇具潜力的化学储氢材料之一。它的释氢机理是,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发了“液态阳光”技术-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光伏捕获太阳能,最终将太阳能以液态燃料甲醇(CH3OH)的形式储存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双选)。
A.甲醇中不含碳元素
B.“液态阳光”技术可应对化石燃料枯竭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
C.从能量转化角度,“液态阳光”技术相当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D.“液态阳光”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16.(真题同源预测·考法同源)(2024江西中考T16)(6分)如图三个实验都涉及物质的分离,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如果滤液浑浊,则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圆底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加热过程中需不停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分离的模型如下:
①上述三个实验中,利用“物质性质差异”相同而实现物质分离的实验是____________(用实验序号填空)。
②请设计方案,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写出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塑料、阻燃剂等产品的制作。下图为氧化锌的一种生产工艺流程。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得到ZnC2O4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进行完毕,还需通过操作X实现ZnC2O4固体与溶液C的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该流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双选)。
A.溶液A显酸性 B.点燃气体B前需先检验纯度
C.溶液C中只含一种阳离子 D.气体D一定是二氧化碳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7分)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图2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整合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填字母)。
(3)用B作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中途关闭弹簧夹,试管中的液面最终在________(用图中数字填空)附近。
(4)进行图2实验时,观察到蜡烛1熄灭后,及时用橡皮泥堵住低处出气口,观察到蜡烛2熄灭后,及时用橡皮泥堵住高处出气口。
①蜡烛1较蜡烛2先熄灭,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分)小李从超市购买了一些易拉罐装可乐,小李打开易拉罐后听到“嘭”的声音,可乐随之喷出。
(1)打开易拉罐后可乐喷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李与小组同学对装可乐的易拉罐的材质一起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易拉罐的材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制造易拉罐的材料主要是铝合金和马口铁(表面镀一层锡的铁皮);②用于制易拉罐的铝合金中除铝外可能还含铁和镁中的一种或两种;③铝合金不能被磁铁吸引;④铝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和氢气,铁和镁及它们的氧化物均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设计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 用磁铁靠近该易拉罐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易拉罐的材质是铝合金
② 将该易拉罐用砂纸打磨 后,剪成碎片,,加入 足量的____________ 固体减少,有无色 无味气体产生 该易拉罐中含有铝
③ 将②中剩余固体取出, 洗涤、干燥后,置于试管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易拉罐中含有铁,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根据操作②,能否判断铝的活动性较铁强? 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完善实验】小丽认为上述探究无法确定该易拉罐中是否含有镁,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双选)。
A.若反应前后,装置质量减少值大于0.2g,则该易拉罐中含有镁
B.若不用干燥管,易得出“该易拉罐不含镁”的结论
C.通入氮气有利于将反应产生的气体排出,同时对反应起搅拌作用
D.实验中需控制稀硫酸滴入的速率,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10分)石灰石在炼铁中主要用于炉渣形成,炼铁所用石灰石要求碳酸钙含量大于89.3%。化学小组欲判断本地石灰石矿的碳酸钙含量是否满足炼铁的要求,进行如下实验:取石灰石样品粉碎,称取11g于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锥形瓶及其中试剂的总质量变化确定生成CO2的质量。测得实验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先将石灰石样品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36%的浓盐酸稀释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其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_______。
(3)通过计算判断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含量是否符合炼铁的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反思:①若实验时直接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所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无影响”或“偏小”,下同)。
②若在稀释浓盐酸时,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所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
______。
2025年江西中考模拟预测卷(化学第一模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C A B D C C D
二、选择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
11.A 糖类(或油脂,或蛋白质)
12.B 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
13.C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或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合理即可)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新情境预测·江西特色)(5分)(1)钨的熔点高 4 (2)60
(3)观察颜色 硝酸银溶液
15.(6分)(1)石油 (2) H2O (3)BD
16.(真题同源预测·考法同源)(2024江西中考T16)(6分)(1)滤纸破损(或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接收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2)防止暴沸 (3)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①实验二和实验三 ②将固体混合物溶解于适量水中,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洗涤滤渣,将滤液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钠,将滤渣溶解于适量稀盐酸中,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钙
17.(6分)(1)置换反应(2) 过滤(3)AB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7分)(1)试管(2) AD
(3)3 (4)①密度比空气的大②干燥的紫色石蕊纸条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纸条变红色
19.(9分)(1)打开易拉罐后,罐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2)
【设计实验】①易拉罐不能被磁铁吸引②氢氧化钠溶液③固体全部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分析】不能
【完善实验】AC
五、综合计算题(共10分)
20.(10分)(1)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混匀
(3)解:设所取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符合炼铁的要求
答: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含量符合炼铁的要求
(4)①偏大 ②无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