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中考化学模拟预测卷(4)(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西省中考化学模拟预测卷(4)(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江西中考模拟预测卷(化学第四模拟)
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23 S-32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2024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江西旅游市场火爆。下列旅游体验项目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观赏瀑布 B.高山滑雪 C.烧制陶瓷 D.水上漂流
2.2024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公共场所张贴的“禁止吸烟”标志是( )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提倡使用化石燃料 B.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C.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和高效利用 D.携带布袋购物,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5.合理膳食是提高抵抗力的重要保障。某学校制定的营养午餐食谱如下:米饭、红烧排骨、家常豆腐、鸡蛋汤。从营养均衡角度看,还需搭配的是( )
A.牛奶 B.清蒸鱼 C.炸鸡翅 D.炒青菜
6.山水武宁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74.04%,进入林区要注意防火。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中的枯枝、干草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
B.未熄灭的烟头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目的是清除可燃物
D.在森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
7.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铱、锑等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被确认为国际标准。如图是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铱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铱元素的符号为Lr
C.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7 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
8.我国研究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下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B.该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4:11 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9.(新课标预测·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观念: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B.科学思维: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lCl3,所以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C.科学探究与实践:用pH计测量某刚降落雨水水样的pH,结果为4.95,说明该降雨为酸雨
D.科学态度与责任:自然界的水是循环的,无需提倡节约用水
10.下列图像与其对应描述相符的是( )
A.向一定量蒸馏水中加入稀硫酸
B.向相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镁粉和铁粉
C.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D.把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分别溶于水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先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然后填充D选项使其符合题目要求。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钢铁生锈 C.冰雪融化 D.
12.根据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小
B.20℃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C.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D.将60℃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2.4℃,得到硫酸钠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B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验证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将铝分别伸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
D 鉴别羊毛和棉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真题同源预测·素材同源)(2023江西中考T14)(5分)央视栏目《探索·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魅力。
(1)青铜器-青铜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铜与锡、铅等形成的合金。青铜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____________,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________(填“大”或“小”)。
(2)竹简-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在竹简上书写时用的墨汁,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 (填化学式),用墨汁书写的字画不容易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冶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掌握了冶铁炼钢的技术。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________(填“高”或“低”)。
15.(新情境预测·江西特色)(6分)江西是一个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1)德安的糯米水子,风味独特,清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清香扑鼻”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庐山“云雾茶”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其中“钾、钙、镁、锰”是指__________(填“元素”“分子”或“原子”)。
(3)南昌经开区将打造中部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电动汽车的电池常用铝制外壳进行保护,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铝制外壳抗腐蚀性优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为电动汽车实物图,图中标出的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
(4)景德镇陶瓷享誉全国。高岭土是烧制陶瓷常用的原料,其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16.(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探究氨气的性质。说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浓氨水具有碱性和___________性。
(2)实验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前塞紧塞子,调节L端与R端液面高度一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试管中铁钉生锈,b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对比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生锈与_____有关;实验过程中观察到L端的液面________(填“高”或“低”)于R端。
(3)实验三: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称量总质量后,将注射器中热水推入瓶中,白磷燃烧,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加入热水后白磷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将制碱和制氨联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某项目研究小组模拟技术路线大致如下:
(1)步骤①中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利用了氮气和氧气_________不同的物理性质;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反应的原理是,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步骤④中操作X为降温结晶,说明固体X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8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如下,请回答:
(1)装置A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B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B相比,选择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装置D~F中,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_。
(4)“分子筛”的工作原理类似过滤,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氮分子不能通过分子筛,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微观示意过程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N2 _____O2(填“>”或“<”),该过程中分子种类________(填“有”或“没有”)改变。
19.(新课标预测·跨学科实践)(8分)化学兴趣小组以“助力碳中和”为主题,设计并开展了如下项目式探究活动。
项目一:探究厨房中的温室效应
【查阅资料】Ⅰ.CO2、CH4等气体均能产生温室效应;
Ⅱ.相同条件下,阳光照射时,温室气体含量越高,环境温度升高越快;
Ⅲ.点燃天然气后,周围空气中的CO2含量会升高。
【进行实验】(1)小组同学利用厨房用品中的纯碱和__________反应制CO2,用塑料瓶A收集;再用相同大小的塑料瓶B收集一瓶使用天然气前厨房中的空气样品,按图1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标记塑料管内红墨水停留的位置,将装置移至室外,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红墨水处于标记位置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将装置拿回厨房,点燃天然气一段时间后,再用相同大小的塑料瓶C收集炉灶周围的空气,冷却至室温后,按图2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重复操作,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分析讨论】(3)某些同学认为一定是天然气燃烧产生的CO2增强了厨房中的温室效应。但有同学认为该说法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使用天然气会增强厨房中的温室效应。
项目二:探究“碳捕获”方案
【进行实验】“碳捕获”并封存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同学们设计了一个简易捕捉器其流程如图所示:
(4)写出喷雾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方法中采用“喷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流程中的CaO与H2O反应可生成Ca(OH)2循环利用,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项目三:研讨低碳行动方案
【分析讨论】(6)低碳生活是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大大减少CO2的排放,为“助力碳中和”贡献一份力量。请列举出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一种具体做法: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10分)为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图中记录的质量均不包括烧杯质量。
(1)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操作A中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图中滤渣的质量为_______g。
(3)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整个实验过程中,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5年江西中考模拟预测卷(化学第四模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A D B C C C D
二、选择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
11.B 食物腐烂(合理即可)
12.A 不饱和
13.A 灼烧,闻气味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4.(5分)(1)混合物 大 (2)C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3)高
15.(6分)(1)分子在不断运动 (2)元素
(3) 塑料灯壳 (4)+4
16.(6分)(1)①处棉花比2处先变红 挥发 (2)水 高(3)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且白磷与氧气接触 反应前后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17.(6分)(1)沸点
(2) (3)增大 CO2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8.(8分)(1)防止冷凝水流至热的试管底部,避免试管炸裂(2)长颈漏斗
(3)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D (4)> 没有
19.(新课标预测·跨学科实践)(8分)(1)食醋 (2)右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也能增强厨房中的温室效应
(4) 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5)放热 (6)拒绝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筷子(合理即可)
五、综合计算题(共10分)
20.(10分)(1)过滤 烧杯(或漏斗,或玻璃棒 ) (2)4.9
解:设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NaOH11的质量为 。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
(4)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