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江西中考模拟预测卷(化学第五模拟) 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C1-35.5 K-39 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春节习俗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贴春联 B.蒸馒头 C.燃烟花 D.放鞭炮2.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下列能源的使用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的是( )3.“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将锅内空气加热后循环吹向食物,循环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4.南昌瓦罐汤是江西省著名的非遗美食,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玉米 B.山笋 C.瘦肉 D.食盐5.下列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蚕丝 B.棉花 C.羊毛 D.塑料6.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有关水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新情境预测·科技进展)2024年12月2日消息,科学家利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成功制备了含有钴元素的钛基骨植入物,为骨骼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方案。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8 B.在化学反应中,钴原子容易失去电子C.碳-12原子质量为a,则钴原子质量为58.93a D.符号“2Co”可表示两个钴元素8.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4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9.(新课标预测·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于几种研究方法所举的例子正确的是( )A.分类:酒精、甲烷、碳酸钠都含有碳元素,则它们都属于有机物B.比较:二氧化碳和碳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两者都属于酸C.归纳: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则碱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D.推理:燃烧会放出热量,则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燃烧10.(真题同源预测·考法同源)(2024江西中考T10)《本草纲目》记载鸡蛋壳可用于补钙。兴趣小组取10g鸡蛋壳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鸡蛋壳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假设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g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gB.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8gC.实验中min时烧杯中钙元素的质量大于min时烧杯中钙元素的质量D.实验后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可以从烧杯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钙溶液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选择和填充各1分,共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先在A、B、C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然后填充D选项使其符合题目要求。11.碳单质有重要用途。下列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烯导电性强,可用作新型电阻触摸屏的电极B.石墨耐高温,可用于生产铅笔芯C.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可用来裁玻璃D.活性炭有_________性,可用于防毒面具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125g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5gB.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C.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D.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13.下列实验方案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木炭中少量的氧化铜 高温加热B 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粉末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C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测量溶液温度变化D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CO3 向溶液中滴加适量______________溶液,过滤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14.(6分)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宋·杜耒《寒夜》煮茶是古代文人喜欢的休闲方式。“煮茶”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水: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名称);从溶解度的角度解释,泡茶大都用热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茶:茶叶中含有茶多酚(C22H18O11),茶多酚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热水,易氧化变色,略具有吸水性。茶多酚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茶多酚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3)煮:煮茶的炉火常用木炭作燃料,木炭的主要成分碳的符号为_______;请从安全角度对“煮茶”过程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5分)2024年8月11日,第33届夏季奥运会最后一个比赛日,李雯雯获得女子81公斤以上级举重冠军。请回答下列问题。(1)杠铃:举重杆的材料是弹簧钢,将钢片和铁片相互刻画,表面留下划痕的是________。(2)镁粉:举重前,运动员会用碳酸镁白色粉末摩擦掌心,碳酸镁中碳元素化合价是________,为确定“镁粉”是碳酸镁而不是镁,实验操作是取样品,加入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3)能量:葡萄糖(C6H12O6)在酶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最终可生成两种氧化物,提供能量,葡萄糖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6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趣味实验。(1)实验Ⅰ:“火焰分割”。先将加热至红热的铁丝网a平伸到火焰上部,如图甲所示,再将常温的铁丝网b平伸到火焰下部,两张铁丝网中间的火焰熄灭,如图乙所示。两张铁丝网中间的火焰熄灭的主要原因是:铁丝网b吸收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Ⅱ:“大象牙膏”。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容器中迅速涌出柱状泡沫。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涌出的泡沫属于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实验Ⅲ:“化学喷泉”。①为使尖嘴导管口出现“喷泉”,需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填字母,双选)。A.增加锥形瓶中气体分子数目 B.升高锥形瓶中温度 C.消耗锥形瓶中气体②若注射器中液体试剂为稀硫酸,则锥形瓶中的固体试剂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17.(6分)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了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制取硫黄的操作方法。黄铁矿制取硫主要流程如图:(1)“粉碎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沸腾炉”中发生的反应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3)“转化器”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4)“冷凝器”中微观上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分子种类”“分子体积”“分子质量”或“分子间隔”)。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8.(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需要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4)选用装置C干燥气体时,气体应该从导管_______(填“a”或“b”)进入;该装置不能干燥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下图装置D探究CO2与NaOH反应。为证明CO2能与NaOH反应,补充了装置E,观察到E中气球变鼓的程度小于D。则E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19.(8分)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月饼包装盒中的“脱氧剂”很好奇,他们观察到“脱氧剂”外包装标注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打开发现灰黑色的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红棕色粉末。【资料获悉】铁系“脱氧剂”是利用铁能被氧气氧化,从而达到除氧保鲜的目的。【提出问题】该“脱氧剂”是否已经失效(即单质铁是否已经完全被氧化)?【设计实验】组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甲组 a.取样,用磁铁吸引 样品中有①_______色固体被吸引 该 “脱 氧 剂” 未 失 效b.取少量被磁铁吸出的固体于试管 中,加入②______________溶液 固体表面出现红色固体乙组 取少量甲组被磁铁吸出的固体, 加入适量稀盐酸 固体逐渐减少,③____________,溶液变为浅绿色丙组 利用一个软塑料瓶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甲组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组实验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物消失”或“新物质生成”)的视角,验证了反应的发生。【实验拓展】食物在缺氧环境下霉菌菌落的数目比富氧条件下少,由此可知,脱氧剂能延长食物保质期的原因是:消耗氧气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0.(真题同源预测·考法同源)(2021江西中考T20)(10分)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为方便以后使用,他们对该瓶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测定过程如图所示:(1)a的值为___________。(2)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C中溶质可用作________(填“钾肥”“氮肥”“磷肥”或“复合肥”)。(3)计算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配制实验所用稀盐酸时,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测K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2025年江西中考模拟预测卷(化学第五模拟)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小题2分,共1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B C D D B C C D二、选择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其中选择1分,填充1分,共6分)11.A 吸附12.B 20%13.C CaCl2(或BaCl2等)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14.(6分)(1)水分子 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速率越快(2)白色晶体(或易溶于热水,或略具有吸水性) 18:11(3)C 注意通风(或预防一氧化碳中毒)15.(5分)(1)铁片(2)+4 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3)16.(6分)(1)使温度降低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2)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混合物(3)①AB ②Na2CO3或Zn、Fe、CaCO3、NaOH等17.(6分)(1)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3) 置换反应(4)分子间隔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8.(8分)(1)酒精灯(2)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稀盐酸(4)a 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5)30mL水19.(8分)【设计实验】①黑 ②硫酸铜(或硝酸铜、氯化铜)③ 产生气泡 ④软塑料瓶变瘪【实验反思】或 反应物消失【实验拓展】降低氧气浓度,从而减少霉菌菌落的数目五、综合计算题(共10分)20.(10分)(1)112 (2)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 钾肥解:设参加反应的KOH的质量为 。HCl + KOH === KCl + H2O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4)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