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1框《爱护身体》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0道)1.保持身心健康的核心意义是( )A. 提升社交能力B. 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面发展C. 增加学习时间D. 获得他人认可2.爱护身体的根本原因是( )A. 身体是生命存在的唯一基础B. 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C. 避免被同学嘲笑D. 提高运动比赛成绩3.下列属于“关注身体状况”的正确做法是( )A. 忽视轻微疼痛继续运动B. 定期体检并记录健康数据C. 仅凭感觉判断健康状况D. 身体不适时自行购买药物4.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不包括( )A. 饮食有节,营养均衡B. 熬夜学习以提高效率C. 坚持规律作息D. 拒绝吸烟酗酒5.科学锻炼身体的具体做法是( )A. 每天进行高强度训练B. 选择适合的运动并控制强度C. 只在周末集中锻炼D. 空腹运动以加速减肥6.“多元化运动”属于( )A. 科学健身方法B. 健康饮食原则C. 心理健康调节D. 社交能力培养7.下列行为违背“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的是( )A. 生病时及时就医B. 长期沉迷网络游戏C. 参与学校体育课D. 保持乐观心态8.爱护身体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于( )A. 提升个人颜值B. 增强国家人口素质C. 减少家庭矛盾D. 降低医疗费用9.“磨炼意志,健全人格”可通过( )实现A. 科学锻炼身体B. 购买昂贵保健品C. 逃避困难任务D. 依赖他人帮助10.“动静结合”的健康生活方式强调( )A. 只静坐不运动B. 劳逸平衡,适度活动C. 完全避免体力劳动D. 全天高强度学习二、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初中生小林为了备考,每天学习到凌晨两点,白天靠咖啡提神,拒绝参加体育课,认为“锻炼浪费时间”。材料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跑步30分钟。小周坚持参与,结合跳绳和羽毛球锻炼,逐渐改善了体质和情绪。(1)结合材料一,分析小林的行为违背了哪些“爱护身体”的要求?(2)运用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ABBB6-10 ABBAB二、材料分析题(1)小林的行为分析:忽视健康生活方式:熬夜、依赖咖啡违背“起居有常”原则。拒绝科学锻炼:排斥体育活动,未做到“积极锻炼强健体魄”。缺乏健康责任感:未履行“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义务,影响身体和心理状态。(2)阳光体育的积极影响:提升身体素质:规律锻炼增强免疫力,符合“科学健身预防疾病”的要求。促进心理健康:运动改善情绪,呼应“保持积极生活态度”的身心健康意义。培养社会责任:集体活动强化“个人健康关系社会整体素质”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