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声现象 (学生版+答案版)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考点精练(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讲 声现象 (学生版+答案版)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考点精练(人教版)

资源简介

模块一 声学
第一讲 声现象
1.(2024广元中考)夏天,乡村的傍晚,蝉鸣、蛙叫交织在一起,蝉鸣声与蛙声( )
A.传播都不需要介质
B.音调一定相同
C.音色不同
D.都不能传递能量
2.(常州中考改编)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震晕一群小鱼,在齿鲸旁观察的潜水员却没有听到齿鲸发出的声音.齿鲸发出的声音( )
A.响度大、频率高 B.响度大、频率低
C.响度小、频率高 D.响度小、频率低
3.(枣庄中考改编)在需要安静的医院、学校和科研部门附近,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C.阻断噪声传播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4.(2024牡丹江中考)军队中号声就是命令,关于号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号声是由司号员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士兵通过声音的响度分辨出号声
C.司号员利用号声传递信息
D.号声属于超声波
5.(毕节模拟)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面对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进行判别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6.(赤峰中考改编)(多选)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
C.人暴露在150 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
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
7.(跨学科)(2024山西中考)如图所示为科技小组制作的“火焰琴”.展示时,试管中金属丝和空气被加热,堵住或松开塑料管上不同的孔能发出不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琴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琴声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音色
8.(贵州模拟)航天员王亚平在我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9.(黔东南州模拟)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奏小提琴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可以阻止噪声产生
10.(黔东南州模拟)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11.(核心素养·科学推理)(2024常州中考)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喇叭的纸盆由于 产生声音,声音通过 传播到烛焰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12.(贵州模拟)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13.(遵义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若用力大小一定,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则探究的是 与频率关系;若钢尺伸出桌边的一段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则探究的是 与振幅关系.
14.(黔南州模拟)在新春音乐会上,一位女高音歌手和一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如图所示是用软件采集到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男低音的声音的波形图是
(填“甲”或“乙”).
15.(2024上海中考)如图所示的风铃有七根长短不同的小棍.小申敲打小棍,发现他们发出的声音不同,小申开始研究.下表所示是同一铁棍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表中数据不影响做题)
表: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
(1)判断同一铁棍长度L与音调的关系: .
(2)小申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 re mi fa so la 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 Hz,请你判断该乐器的长度 10 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模块一 声学
第一讲 声现象
1.(2024广元中考)夏天,乡村的傍晚,蝉鸣、蛙叫交织在一起,蝉鸣声与蛙声(C)
A.传播都不需要介质
B.音调一定相同
C.音色不同
D.都不能传递能量
2.(常州中考改编)齿鲸发出巨大的超声波震晕一群小鱼,在齿鲸旁观察的潜水员却没有听到齿鲸发出的声音.齿鲸发出的声音(A)
A.响度大、频率高 B.响度大、频率低
C.响度小、频率高 D.响度小、频率低
3.(枣庄中考改编)在需要安静的医院、学校和科研部门附近,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
A.防止噪声产生
B.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C.阻断噪声传播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4.(2024牡丹江中考)军队中号声就是命令,关于号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号声是由司号员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士兵通过声音的响度分辨出号声
C.司号员利用号声传递信息
D.号声属于超声波
5.(毕节模拟)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面对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A)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进行判别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6.(赤峰中考改编)(多选)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ABC)
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
C.人暴露在150 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
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
7.(跨学科)(2024山西中考)如图所示为科技小组制作的“火焰琴”.展示时,试管中金属丝和空气被加热,堵住或松开塑料管上不同的孔能发出不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琴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琴声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音色
8.(贵州模拟)航天员王亚平在我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9.(黔东南州模拟)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图中,演奏小提琴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可以阻止噪声产生
10.(黔东南州模拟)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音调(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11.(核心素养·科学推理)(2024常州中考)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喇叭的纸盆由于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烛焰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12.(贵州模拟)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3.(遵义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若用力大小一定,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则探究的是音调与频率关系;若钢尺伸出桌边的一段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则探究的是响度与振幅关系.
14.(黔南州模拟)在新春音乐会上,一位女高音歌手和一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如图所示是用软件采集到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男低音的声音的波形图是
乙(填“甲”或“乙”).
15.(2024上海中考)如图所示的风铃有七根长短不同的小棍.小申敲打小棍,发现他们发出的声音不同,小申开始研究.下表所示是同一铁棍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表中数据不影响做题)
表: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
(1)判断同一铁棍长度L与音调的关系:随着铁棍长度L的增加,音调逐渐降低.
(2)小申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 re mi fa so la 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 Hz,请你判断该乐器的长度 大于10 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