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灿烂笑容”守护行动,杜绝校园霸凌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班会-“灿烂笑容”守护行动,杜绝校园霸凌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所有人的青春,
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杜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少年的你,
值得被温柔以待
——身 边 的 校 园 欺 凌——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
“被减掉一角的身份证”吗?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视频中的女同学经历了什么。
被减掉一角的身份证:
同样的悲剧不仅发生在视频中,更是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就在我们身边......
河北邯郸初中生事件:
是电影,更是现实——视频《悲伤逆流成河》
“故事中,易遥因自己的私事被唐小米曝光,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校园欺凌事件,虽一直生活在地狱中,但也因为亲密好友顾森西的陪伴,妈妈给予的爱而坚强生活着,却不想因为接下来的事,断送了自己的所有。顾森湘被人迫害,最终意外坠楼身亡,而种种的证据完全指向易遥,她继续受尽所有人的排挤和人身攻击,不断遭受全世界的指责,没有人能成为她的依靠,最终易遥选择了自杀,在众人面前,跳河自尽。隔着大荧幕,我感受到了她这种悲痛欲绝。
同学们,视频中的他们都遭遇了什么?
校园霸凌
同学们认为这对他们会造成怎样的伤害?
受到霸凌的孩子往往会遭受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打击。在心理方面,他们可能表现出抑郁、焦虑、自卑等情绪,这些情绪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还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社交障碍,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
他们可能因为害怕上学而逃避学习,导致成绩下降;也可能因为无法融入集体而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些负面影响会长期伴随着受害者,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在极端情况下,一些孩子甚至可能因无法忍受欺凌而选择自杀,这样的后果是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内部的暴力攻击行为,行为人主要是青少年学生”,在中国,以校园欺凌为典型症候的校园暴力事件被定性为刑事案件的绝对数较多
校园霸凌是指一个学生长期重复的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或是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而成为受凌虐学生,导致其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形。
校园霸凌你知道吗?
校园霸凌并不仅仅只有肢体霸凌!
视频《校园霸凌的真相》
这是所有霸凌中最容易辨认的一种型态,它有着相当具体的行为表现,通常也会在受害者身上留下明显的伤痕,包括踢打弱势同侪、抢夺他们的东西等。
另外,霸凌者通常是全校都认识的学生,他们对别人霸凌的行为也会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而变本加厉。
肢体霸凌
言语霸凌
此类霸凌亦相当常见,主要是透过语言来来伤害对方。其中包括取绰号、用言语刺伤、嘲笑弱势同侪、恐吓威胁等。
这种方式很容易使人心理受伤,既快又刺中要害,虽然肉眼看不到伤口,但它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时比身体上的攻击来得更严重,而且言语上的欺负与嘲笑很可能是肢体霸凌的前奏曲。
关系霸凌
通常是透过说服同侪排挤某人,使弱势同侪被排拒在团体之外,或藉此切断他们的社会连结,让他们觉得被排挤。
这一类型的霸凌往往牵涉到言语的霸凌,常会牵涉散播不实的谣言,或是排挤、离间小团体的成员。伴随而来的人际疏离感,经常让受害者觉得无助、沮丧。
反击型霸凌
这是受凌儿童长期遭受欺压之后的反击行为。通常面对霸凌时他们生理上会自然的予以回击;有的时候被害者则是为了报复,对着曾霸凌他的人口出威胁。也有部分受凌儿童会去欺负比他更弱势的人,这都属于反击型的霸凌。
网络霸凌
随着网络世界的发展,另一种新兴的霸凌方式-网络霸凌(cyber bully)也开始出现;孩子身处信息爆炸的环境,能以快速、多元且便利的管道来交友、聊天、玩游戏,而在网络的世界里,由于隐匿性高、传播范围无远弗届,孩子很容易成为网络世界的霸凌者。
所有人的笑容,
都值得被守护
——灿 烂 笑 容 守 护 行 动——
同学们,看看我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吧!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让我们一起加入“灿烂笑容守护行动”,杜绝校园欺凌,一起守护自己和身边每一个人的灿烂笑容!
“灿烂笑容”守护行动
“灿烂笑容”守护行动
杜绝校园欺凌,守护自己和身边每一个人的灿烂笑容
守护“灿烂笑容”守护行动之一:
不做校园霸凌的参与者
欺凌者是指在校园内外实施欺凌行为的一方,其中包括主要欺凌者和欺凌协助者/支持者。
不做欺凌者,坚守法律的底线,坚守自己内心的底线!
欺凌者
被欺凌者即受欺凌者,是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在校园欺凌行为中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如果遭受欺凌一定要勇于说“不”!保护好自己!
被欺凌者
旁观者既不是欺凌者,也不是被欺凌者。他们不是校园欺凌事件的参与者,但目睹或听闻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在校园欺凌行为中处于旁观的位置。
不做冷漠的旁观者!
旁观者
守护“灿烂笑容”守护行动之二:
正确对待校园霸凌
选择正确的应对方法
·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
·遭遇校园欺凌时,要大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要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
·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和报案。
守护“灿烂笑容”守护行动之二:
正确对待校园霸凌
不要隐忍,直面说“不”
第一次被欺凌后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不要隐忍不言。欺凌者不会因为你的善良而放弃对你的再次欺凌,所以我们一定要直面说“不”,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守护“灿烂笑容”守护行动之三:
做好情绪管理,与“情绪怪兽”和平相处
很多时候,纠纷的发生都是情绪失控造成的。以下是一些管理情绪的方法,平时加强训练,内化成一种行为习惯。
1.注意力转移法。心情不好时,去美美睡一觉,去绿道骑车,打球,爬山,跳舞,画画……总之,把不良情绪转移淡化。
2.适度宣泄法。找个没人的地方痛哭,找信任的人倾诉,写日记,去健身房做运动。
3.心理暗示法。深呼吸,告诉自己很优秀,很善良,很受他人喜欢。
4.自我安慰法。天生我材必有用,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大器晚成。
5.交往调节法。男孩一定要有几个推心置腹的好兄弟,女孩一定要有几个无话不说的好闺蜜。心情不好时,跟小伙伴逛逛街、看看海、玩玩沙,好心情就回来了。
6.情绪升华法。想明白自己究竟要什么,做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把心思放在目标上,连产生坏心情的机会都没有。
7.改变认知法。很多事情无所谓对错,还存在一个维度叫“灰度”,换一种看法就会得出不同结果。
8.放松训练法。做一些深呼吸、伸懒腰、扭胳膊等小活动,坏心情也会得到缓减。
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应有恐惧的暗流;在青春的画卷上,不应有欺凌的阴影。我们深知,每一声嘲笑、每一次孤立,都可能成为孩子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痕。为了那些清澈的眼神不再蒙尘,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笑容都能灿烂绽放,让我们携手并肩,坚决向校园霸凌说‘不’!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拒绝校园欺凌《灿烂笑容守护行动保证书》上画上自己的掌印,签上自己的名。杜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守护自己和身边每一个人的灿烂笑容。
拒绝校园欺凌《“灿烂笑容守护行动”保证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普法视频:《十二岁的你长大了》
有关校园霸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我国许多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都包含对“校园欺凌”相关内容的规定,这些法律文件从人权、未成年人保护等角度出发,对“校园欺凌”可能涉及的方面进行了规定和要求。除上述基本法律以外,针对校园欺凌,我国也颁布了其他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
1、《刑法》(2019修正)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民法典》(2020)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第九百九十一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有关校园霸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3、《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
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旨在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专项治理,通过专题教育、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等手段,从惩戒、教育、应对三个方面,规范学生行为、建设平安校园。
4、《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2017年,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11部门共同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将语言及网络欺凌纳入校园欺凌范畴,提出了指导学校切实加强教育、组织展开家长培训、严格学校日常管理及定期展开排查四项措施。
每个人都有其价值,没有人理应受到欺负;
我们不需喜欢每个人,但必须尊重每个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