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命题热点8生态位概念和应用(课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命题热点8生态位概念和应用(课件+学案)

资源简介

考题分布 考查类型 命题分析
2022·山东·T24 生态位的概念 通过近几年考题分析可知,生态位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也是考试常考的热点问题,命题情境多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结合
2024·山东·T24 生态位的应用
1.生态位的概念
(1)物种水平: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活动时间等多个维度。
(2)种群水平: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
2.生态位理论要点
(1)生态位宽度:一个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总和的幅度,体现了一种生物或生物类群在资源利用上的多样性。一般来说,可利用的资源少时,物种会倾向于扩大它们的生态位的宽度,促使生态位泛化;资源丰富,可供选择的资源增多,生物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特定资源利用,这就使得生态位宽度减小,促使生态位特化。
(2)生态位重叠:不同物种生态位的重叠现象(或共同利用)。生态位重叠是种间竞争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绝对条件,种间竞争取决于资源状态:资源丰富,生态位重叠也不发生种间竞争;资源贫乏,生态位稍有重叠,便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关系。
(3)生态位分离:两个物种在资源的利用上的分离程度。如果许多物种占据一个特定的环境,它们共同生活下去,必然要存在某种生态位差别,否则很难永久地共存。
(4)生态位移动:种群对资源利用的变动,这是环境胁迫或种间竞争的结果。
3.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1)生态恢复:改造人工林、人工草皮最好的方法是把植被中的空缺的生态位利用起来,增加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品种,最终通过群落演替形成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植被。
(2)生态农业:可以通过创造生态位、延长食物链的方式,提高群落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
1.三峡水库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水位调节会引起库区消落区植物群落发生演替。图示是库区几种优势植物的生态位重叠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消落区植物群落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消落区处于草本演替阶段,物种更新速度相对较快
C.如果进行生态修复,建议选择狗牙根和空心莲子菜
D.研究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植物生态位的研究方向之一
C 解析:消落区原先就有土壤条件和生物生存,故消落区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草本演替阶段相比较灌木和乔木演替阶段,物种更新速度快,B正确;进行生态修复时,一般选择种间竞争程度较弱的生物,结合题图可知,狗牙根和空心莲子菜的种间竞争最为激烈,一般不选,C错误;无论是研究植物生态位还是动物生态位,种间关系都是研究方向之一,D正确。
2.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在群落交错区内出现物种数目和种群密度增大的现象称为边缘效应。此处群落结构复杂,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一个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的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增强,导致自然生境片段化,增加了边缘效应带的数量
B.处于边缘效应带的鸟类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
C.群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较高,遭到破坏后不能很快恢复至原状
D.边缘效应会改变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方向,但不会影响其物种丰富度
D 解析:人类活动增强,打破原有生态系统,导致自然生境片段化,使得靠近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了边缘效应带的数量,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处于边缘效应带的生物竞争激烈,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B正确;群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较高,抵抗力稳定性强,但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弱,遭到破坏后不能很快恢复,C正确;由题干信息边缘效应具有“物种数目和种群密度增大的现象”,可知物种丰富度会增大,D错误。
3.红火蚁分布广泛,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包括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及发育不全且无生殖能力的工蚁(雌蚁)。南美果蝇与红火蚁彼此相克,南美果蝇幼虫孵化以后会食用红火蚁体内的汁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工蚁发育不全且无生殖能力,因此工蚁不属于红火蚁种群
B.南美果蝇与红火蚁为原始合作关系,南美果蝇限制红火蚁种群数量增长
C.消灭红火蚁时若破坏了本地蚂蚁的栖息地,则可能造成生态位的空缺
D.当红火蚁种群数量增加时,种间竞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C 解析:工蚁仍属于红火蚁种群的一部分,A错误;由“南美果蝇与红火蚁彼此相克,南美果蝇幼虫孵化以后会食用红火蚁体内的汁液”可知,南美果蝇幼虫与红火蚁为寄生关系,B错误;消灭红火蚁时若破坏了本地蚂蚁的栖息地,会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能造成生态位的空缺,C正确;当红火蚁种群数量增加时,种内竞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D错误。
4.物种的生态位研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白马鸡与血雉在三种植被类型中的分布和日活动节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白马鸡的分布占比/% 血雉的分布占比/%
旱季 雨季 旱季 雨季
针阔叶混交林 56.05 76.67 47.94 78.67
针叶林 40.13 17.78 42.06 9.17
灌丛 3.82 5.55 10.00 12.16
日活动节律
A.生境的复杂程度会明显影响白马鸡和血雉对栖息地的选择
B.两物种在三种植被类型中的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季节交替影响两物种对植被类型的选择,降雨对血雉的影响更大
D.两物种在白天均出现活动高峰,但在日活动节律上存在生态位分化
B 解析:从灌丛到针叶林,再到针阔叶混交林,生境越来越复杂,由表格数据可知,白马鸡和血雉分布占比会发生改变,说明生境的复杂程度会明显影响白马鸡和血雉对栖息地的选择,A正确;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两物种在三种植被类型中的分布属于不同地域的分布,不在同一个生态系统,其分布差异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由题表可知,季节交替(旱季和雨季)影响两物种对植被类型的选择,三种植被类型中,旱季与雨季血雉的分布占比差值大于白马鸡的分布占比差值,说明降雨对血雉的影响更大,C正确;由题图可知,两物种在8:00左右相对密度最大,说明两物种在白天均出现活动高峰,两者活动峰值所对应的时间有差异,说明在日活动节律上两物种存在生态位分化,D正确。(共15张PPT)
专题九 种群和群落
命题热点8 生态位概念和应用
考题分布 考查类型 命题分析
2022·山东·T24 生态位的概念 通过近几年考题分析可知,生态位内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也是考试常考的热点问题,命题情境多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结合
2024·山东·T24 生态位的应用
1.生态位的概念
(1)物种水平: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活动时间等多个维度。
(2)种群水平: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
2.生态位理论要点
(1)生态位宽度:一个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总和的幅度,体现了一种生物或生物类群在资源利用上的多样性。一般来说,可利用的资源少时,物种会倾向于扩大它们的生态位的宽度,促使生态位泛化;资源丰富,可供选择的资源增多,生物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特定资源利用,这就使得生态位宽度减小,促使生态位特化。
(2)生态位重叠:不同物种生态位的重叠现象(或共同利用)。生态位重叠是种间竞争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绝对条件,种间竞争取决于资源状态:资源丰富,生态位重叠也不发生种间竞争;资源贫乏,生态位稍有重叠,便会发生激烈的种间竞争关系。
(3)生态位分离:两个物种在资源的利用上的分离程度。如果许多物种占据一个特定的环境,它们共同生活下去,必然要存在某种生态位差别,否则很难永久地共存。
(4)生态位移动:种群对资源利用的变动,这是环境胁迫或种间竞争的结果。
3.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1)生态恢复:改造人工林、人工草皮最好的方法是把植被中的空缺的生态位利用起来,增加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品种,最终通过群落演替形成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植被。
(2)生态农业:可以通过创造生态位、延长食物链的方式,提高群落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
1.三峡水库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水位调节会引起库区消落区植物群落发生演替。图示是库区几种优势植物的生态位重叠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消落区植物群落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消落区处于草本演替阶段,物种更新速度相对较快
C.如果进行生态修复,建议选择狗牙根和空心莲子菜
D.研究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植物生态位的研究方向之一

C 解析:消落区原先就有土壤条件和生物生存,故消落区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草本演替阶段相比较灌木和乔木演替阶段,物种更新速度快,B正确;进行生态修复时,一般选择种间竞争程度较弱的生物,结合题图可知,狗牙根和空心莲子菜的种间竞争最为激烈,一般不选,C错误;无论是研究植物生态位还是动物生态位,种间关系都是研究方向之一,D正确。
2.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在群落交错区内出现物种数目和种群密度增大的现象称为边缘效应。此处群落结构复杂,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一个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的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增强,导致自然生境片段化,增加了边缘效应带的数量
B.处于边缘效应带的鸟类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
C.群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较高,遭到破坏后不能很快恢复至原状
D.边缘效应会改变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能量的流动方向,但不会影响其物种丰富度

D 解析:人类活动增强,打破原有生态系统,导致自然生境片段化,使得靠近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发生交互作用,增加了边缘效应带的数量,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处于边缘效应带的生物竞争激烈,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B正确;群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较高,抵抗力稳定性强,但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弱,遭到破坏后不能很快恢复,C正确;由题干信息边缘效应具有“物种数目和种群密度增大的现象”,可知物种丰富度会增大,D错误。
3.红火蚁分布广泛,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包括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及发育不全且无生殖能力的工蚁(雌蚁)。南美果蝇与红火蚁彼此相克,南美果蝇幼虫孵化以后会食用红火蚁体内的汁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工蚁发育不全且无生殖能力,因此工蚁不属于红火蚁种群
B.南美果蝇与红火蚁为原始合作关系,南美果蝇限制红火蚁种群数量增长
C.消灭红火蚁时若破坏了本地蚂蚁的栖息地,则可能造成生态位的空缺
D.当红火蚁种群数量增加时,种间竞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C 解析:工蚁仍属于红火蚁种群的一部分,A错误;由“南美果蝇与红火蚁彼此相克,南美果蝇幼虫孵化以后会食用红火蚁体内的汁液”可知,南美果蝇幼虫与红火蚁为寄生关系,B错误;消灭红火蚁时若破坏了本地蚂蚁的栖息地,会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能造成生态位的空缺,C正确;当红火蚁种群数量增加时,种内竞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D错误。
4.物种的生态位研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白马鸡与血雉在三种植被类型中的分布和日活动节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白马鸡的分布占比/% 血雉的分布占比/%
旱季 雨季 旱季 雨季
针阔叶混交林 56.05 76.67 47.94 78.67
针叶林 40.13 17.78 42.06 9.17
灌丛 3.82 5.55 10.00 12.16
日活动节律
A.生境的复杂程度会明显影响白马鸡和血雉对栖息地的选择
B.两物种在三种植被类型中的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季节交替影响两物种对植被类型的选择,降雨对血雉的影响更大
D.两物种在白天均出现活动高峰,但在日活动节律上存在生态位分化

B 解析:从灌丛到针叶林,再到针阔叶混交林,生境越来越复杂,由表格数据可知,白马鸡和血雉分布占比会发生改变,说明生境的复杂程度会明显影响白马鸡和血雉对栖息地的选择,A正确;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两物种在三种植被类型中的分布属于不同地域的分布,不在同一个生态系统,其分布差异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由题表可知,季节交替(旱季和雨季)影响两物种对植被类型的选择,三种植被类型中,旱季与雨季血雉的分布占比差值大于白马鸡的分布占比差值,说明降雨对血雉的影响更大,C正确;由题图可知,两物种在8:00左右相对密度最大,说明两物种在白天均出现活动高峰,两者活动峰值所对应的时间有差异,说明在日活动节律上两物种存在生态位分化,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