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题分布 考查类型 命题分析2020·山东·T6 染色体桥的分裂 通过近几年考题分析可知: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是每年必考知识点,多数以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异常分离和遗传规律相结合进行命题2021·山东·T5 有丝分裂与基因突变2022·山东·T8 减数分裂与联会异常2023·山东·T6 减数分裂与环状染色体互锁2024·山东·T6 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分离与互换1.细胞分裂与基因突变通常,此时可导致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2.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1)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A与B或A与b组合。(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导致基因重组。例如原本A与B组合、a与b组合,经重组可导致A与b组合、a与B组合。3.减数分裂与染色体数目异常(1)如果减数分裂Ⅰ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全部不正常。如图所示:从基因型的角度分析:若减数分裂Ⅰ异常,则染色体数目增多的细胞内会存在等位或相同基因。(2)如果减数分裂Ⅱ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如图所示:从基因型的角度分析:若减数分裂Ⅱ异常,则染色体数目增多的细胞内会存在相同基因。1.同种的二倍体雄、雌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如甲、乙所示。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Y,雌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Xb。不考虑除图示之外的其他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甲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是AXBB.甲、乙细胞①②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相同C.若甲、乙细胞继续分裂,一共可产生6种配子D.乙细胞除图示之外还可以产生其他的基因重组D 解析: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又因为其含有Y染色体,表示雄性动物,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与甲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XB,A错误。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Y,甲细胞中存在A、a,故甲细胞①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雌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Xb,乙细胞②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B错误。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2种配子,而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一共可产生3种配子,C错误。乙细胞中A和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此后细胞继续分裂,在减数分裂Ⅰ后期还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也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2.下图为3名产妇羊水中胎儿细胞性染色体检测的结果(所取的胎儿细胞不分裂)。探针与X染色体特定DNA序列结合后,经激发呈绿色,探针与Y染色体特定DNA序列结合后,经激发呈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将连接荧光分子的单链DNA或RNA作为探针,检测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B.胎儿a的母亲可能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发生了X染色体的异常分离C.胎儿b的染色体数目正常并不意味着其不携带致病基因且不患遗传病D.胎儿c的父亲或母亲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了X染色体的异常分离D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单链DNA或RNA均能够与目标DNA单链杂交,所以可以利用带有荧光分子的单链DNA或RNA制作探针,A正确;据图可知,胎儿a含有两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若是XX+Y组合,可能是其母亲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发生了X染色体的异常分离,也可能是其母亲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了X染色体的异常分离,若是X+XY组合,可能是其父亲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了X、Y染色体的异常分离,B正确;胎儿b含有一个绿色荧光点和一个红色荧光点,荧光图仅能说明胎儿b的性染色体数目正常,即含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其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且可能患遗传病,C正确;据图可知,胎儿c含有三条X染色体,可能是其母亲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两条同源X染色体异常分离,也可能是其父亲或母亲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两条相同X染色体异常分离,D错误。3.(不定项)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只来源于父母一方的个体称为单亲二体(UPD),其形成机制如图所示。一对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双亲形成了UPD后代,已知白化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亲本形成异常配子的原因一定是减数分裂Ⅱ异常B.上述双亲形成的11号染色体UPD后代为白化病患者C.11号染色体UPD 的白化病女孩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D.若双亲患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生出的健康女儿可能是X 染色体UPDABC 解析:形成异常配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Ⅰ异常或者减数分裂Ⅱ异常,A错误;题述双亲形成的11号染色体UPD后代中有可能出现白化病患者,也有可能为正常个体,B错误;由题中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只来源于父母一方的个体称为单亲二体(UPD)”可知,11号染色体UPD的白化病女孩的致病基因全部来自父亲或全部来自母亲,而不是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C错误;双亲患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只有当母亲是杂合子时,生出的X染色体UPD(都来自母方)的女儿才可能是健康的,D正确。4.(不定项)科学家发现了一对“半同卵双胞”龙凤胎,他们来自母亲的基因完全一样,来自父亲的基因却只重合一部分。这次发现用事实告诉我们,“半同卵双胞”龙凤胎的基因相似度为89%。半同卵双胞胎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图2细胞中包含3个原核,为1个雌原核和2个雄原核,一般情况下这种受精卵无法正常发育。但是,该受精卵在母体内恢复了分裂,形成了三极纺锤体(图3),并最终分裂成3个二倍体细胞(图4)。细胞A、B继续发育形成两个嵌合体胚胎,而细胞C发育失败。最终该母亲成功诞下两名婴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表示该异常胚胎的受精过程,此时卵子发育到减数分裂Ⅱ中期B.图4中细胞A、B、C染色体组都是由1个父系染色体组和1个母系染色体组组成C.最终该母亲成功诞下的两名婴儿的性别不一定相同D.图3显示该细胞在该异常情况下,可以从三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三极纺锤体AC 解析:图1中精子入卵,表示受精过程,卵细胞发育至减数分裂Ⅱ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A正确;这个异常受精卵是由卵母细胞与2个精子受精,故图2中的3个原核包括1个雌原核和2个雄原核,由图3分析可知,此时受精卵形成了三极纺锤体,并最终分裂成3个合子(图4),三个合子的组成可能是2个合子由1个父系染色体组和1个母系染色体组组成,则另外1个合子由2个父系染色体组组成,设母亲的染色体组成是XX,父亲的是XY,则最终该母亲成功诞下的两名婴儿可能都是XX,也可能是XX和XY,故最终该母亲成功诞下的两名婴儿的性别不一定相同,B错误,C正确;题图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动物细胞分裂不形成纺锤丝而是通过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错误。(共16张PPT)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命题热点5 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考题分布 考查类型 命题分析2020·山东·T6 染色体桥的分裂 通过近几年考题分析可知: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是每年必考知识点,多数以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异常分离和遗传规律相结合进行命题2021·山东·T5 有丝分裂与基因突变2022·山东·T8 减数分裂与联会异常2023·山东·T6 减数分裂与环状染色体互锁2024·山东·T6 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分离与互换1.细胞分裂与基因突变通常,此时可导致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2.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1)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A与B或A与b组合。(2)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导致基因重组。例如原本A与B组合、a与b组合,经重组可导致A与b组合、a与B组合。3.减数分裂与染色体数目异常(1)如果减数分裂Ⅰ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全部不正常。如图所示:从基因型的角度分析:若减数分裂Ⅰ异常,则染色体数目增多的细胞内会存在等位或相同基因。(2)如果减数分裂Ⅱ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如图所示:从基因型的角度分析:若减数分裂Ⅱ异常,则染色体数目增多的细胞内会存在相同基因。1.同种的二倍体雄、雌动物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如甲、乙所示。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Y,雌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Xb。不考虑除图示之外的其他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甲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是AXBB.甲、乙细胞①②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相同C.若甲、乙细胞继续分裂,一共可产生6种配子D.乙细胞除图示之外还可以产生其他的基因重组√D 解析: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又因为其含有Y染色体,表示雄性动物,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与甲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XB,A错误。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Y,甲细胞中存在A、a,故甲细胞①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为发生了基因突变;雌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XBXb,乙细胞②染色体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B错误。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2种配子,而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一共可产生3种配子,C错误。乙细胞中A和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此后细胞继续分裂,在减数分裂Ⅰ后期还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也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2.下图为3名产妇羊水中胎儿细胞性染色体检测的结果(所取的胎儿细胞不分裂)。探针与X染色体特定DNA序列结合后,经激发呈绿色,探针与Y染色体特定DNA序列结合后,经激发呈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将连接荧光分子的单链DNA或RNA作为探针,检测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B.胎儿a的母亲可能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发生了X染色体的异常分离C.胎儿b的染色体数目正常并不意味着其不携带致病基因且不患遗传病D.胎儿c的父亲或母亲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了X染色体的异常分离√D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单链DNA或RNA均能够与目标DNA单链杂交,所以可以利用带有荧光分子的单链DNA或RNA制作探针,A正确;据图可知,胎儿a含有两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若是XX+Y组合,可能是其母亲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发生了X染色体的异常分离,也可能是其母亲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了X染色体的异常分离,若是X+XY组合,可能是其父亲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了X、Y染色体的异常分离,B正确;胎儿b含有一个绿色荧光点和一个红色荧光点,荧光图仅能说明胎儿b的性染色体数目正常,即含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其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且可能患遗传病,C正确;据图可知,胎儿c含有三条X染色体,可能是其母亲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两条同源X染色体异常分离,也可能是其父亲或母亲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两条相同X染色体异常分离,D错误。3.(不定项)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只来源于父母一方的个体称为单亲二体(UPD),其形成机制如图所示。一对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双亲形成了UPD后代,已知白化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亲本形成异常配子的原因一定是减数分裂Ⅱ异常B.上述双亲形成的11号染色体UPD后代为白化病患者C.11号染色体UPD 的白化病女孩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D.若双亲患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生出的健康女儿可能是X 染色体UPD√√√ABC 解析:形成异常配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Ⅰ异常或者减数分裂Ⅱ异常,A错误;题述双亲形成的11号染色体UPD后代中有可能出现白化病患者,也有可能为正常个体,B错误;由题中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只来源于父母一方的个体称为单亲二体(UPD)”可知,11号染色体UPD的白化病女孩的致病基因全部来自父亲或全部来自母亲,而不是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C错误;双亲患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只有当母亲是杂合子时,生出的X染色体UPD(都来自母方)的女儿才可能是健康的,D正确。4.(不定项)科学家发现了一对“半同卵双胞”龙凤胎,他们来自母亲的基因完全一样,来自父亲的基因却只重合一部分。这次发现用事实告诉我们,“半同卵双胞”龙凤胎的基因相似度为89%。半同卵双胞胎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图2细胞中包含3个原核,为1个雌原核和2个雄原核,一般情况下这种受精卵无法正常发育。但是,该受精卵在母体内恢复了分裂,形成了三极纺锤体(图3),并最终分裂成3个二倍体细胞(图4)。细胞A、B继续发育形成两个嵌合体胚胎,而细胞C发育失败。最终该母亲成功诞下两名婴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表示该异常胚胎的受精过程,此时卵子发育到减数分裂Ⅱ中期B.图4中细胞A、B、C染色体组都是由1个父系染色体组和1个母系染色体组组成C.最终该母亲成功诞下的两名婴儿的性别不一定相同D.图3显示该细胞在该异常情况下,可以从三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三极纺锤体√√AC 解析:图1中精子入卵,表示受精过程,卵细胞发育至减数分裂Ⅱ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A正确;这个异常受精卵是由卵母细胞与2个精子受精,故图2中的3个原核包括1个雌原核和2个雄原核,由图3分析可知,此时受精卵形成了三极纺锤体,并最终分裂成3个合子(图4),三个合子的组成可能是2个合子由1个父系染色体组和1个母系染色体组组成,则另外1个合子由2个父系染色体组组成,设母亲的染色体组成是XX,父亲的是XY,则最终该母亲成功诞下的两名婴儿可能都是XX,也可能是XX和XY,故最终该母亲成功诞下的两名婴儿的性别不一定相同,B错误,C正确;题图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动物细胞分裂不形成纺锤丝而是通过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命题热点5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学案.docx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命题热点5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