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种子发芽实验》教学 目标 科学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科学思维:能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得出种子发芽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以及。探究实践: 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态度责任: 1.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教学重点 能够使用对比实验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教学手段 课件、板演 课 型 新授课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二次备课一、课堂导入 1.大家以前种过植物吗?凤仙花的生命是从什么开始的?(出示凤仙花图) 2.蒲公英的生命是从什么开始的?(出示蒲公英图)绿豆的生命又是从什么开始的呢? 3.这些植物的种子传播到任何地方都能发芽吗? 预测:不能,落在南极不能发芽,温度太低了。干燥的沙漠里不能发芽,缺少水分等。 引出: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 点出课题:种子发芽实验。 4.研讨种子发芽的条件 ①以绿豆种子为例,它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测:阳光、空气、营养(土壤)、水分、温度。 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举例的同时说出理由。 ②教师进一步引导: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呢?学生自由发言。 大家的意见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二、探究交流 (一)以“土壤”条件为例设计实验计划 1.在做实验之前要先设计一个实验计划,选择一个要改变的实验条件进行研究。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确定研究内容,填写在纪录表上(及时进行统计,尽量使每个计划选择的人数差不多)。 我们组选择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和 土壤 有关。 3.以“土壤”条件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二)以“土壤”条件为例完善实验计划 1.你们计划怎样做实验?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2.你们预测实验结果是怎样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预测并说说理由。 3.为了让实验更公平,你打算怎么做? 预测:做两组,一组加土壤,一组不加土壤。 引导:无土壤的一组可以加入纸巾来固定绿豆。 4.除了土壤以外的其他条件怎么设置? 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例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 教师引导:实验中只能改变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化,这样的实验方法叫做对比实验。 列出相同的实验条件有哪些,不同的实验条件是什么。 5.关于绿豆种子的数量问题,为什么要放多颗绿豆? 预测:可以放三颗绿豆。如果只放一颗,假如这颗绿豆是坏的,实验就不能成功,绿豆数量多点可以让实验更准确。 教师引导:在科学上,这种做法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研究的问题绿豆种子必须在土壤里才能发芽吗?预测绿豆种子必须在土壤里才能发芽。相同的条件温度、水分、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各3粒、阳光、空气。不同的条件提供土壤和不提供土壤。实验方法准备两个盆; 在一个盆里铺上一层土壤,另一个盆里放纸巾; 在两个盆里各放3粒绿豆种子; 给两个盆里定期浇同样多的水。6.小结:PPT出示完整的实验计划。 7.如何保证两个杯子里浇的水一样多? 预测:用滴管浇水,每次滴10滴,并且要定期补水。 三、研讨——完善实验计划并实践 (一)研讨其他实验计划 1.每个实验选一组同学上来汇报,其他小组补充讨论。 (1)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一组学生展示设计计划,其他同学讨论,完善实验计划。 ①学生讨论:关于土壤这个条件,两组都不放土壤可以吗? 学生回答:如果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壤,那么这两个杯子就都不会发芽,实验结果就不准确了。 教师引导:当我们不确定这个因素会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时,两组就要有所区别,一组要添加这个因素,而另一组则不添加这个因素,否则可能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图。 ②学生讨论:我们把两个杯子里的绿豆放在什么地方呢? 预测:阳台上、房间里(阳光也会透进来)、学校走廊上。 (2)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一组学生展示设计计划,其他同学讨论,完善实验计划。 ①如果把两组绿豆放在不同的地方,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等条件不一致,要把两盆绿豆放在一起保证阳光条件不同,该如何如何操作? 学生预测:可以给其中一个罩上黑塑料袋。 ②塑料袋罩起来会导致空气不流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预测:在黑袋子上扎几个小孔保证空气的流通。 教师引导:(出示材料实物)一盆可以用黑色大塑料桶罩住,另一盆用透明塑料桶罩住。 教师在黑板上画图。 (3)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一组学生展示设计计划,其他同学讨论,完善实验计划。 问题:放在冰箱里没有阳光了,怎么办? 学生预测:把冰箱外面的常温组用黑色塑料桶罩住,这样就可以和冰箱中的光线条件保持一致了。 (4)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一组学生展示设计计划,其他同学讨论,完善实验计划。 问题:怎样设置没有空气的环境? 学生预测:用抽气机抽干空气。 教师引导:出示密封袋,教师演示将绿豆种子浸泡在水中,将气泡排出并密封。另一组加入等量水,密封袋敞口放置。 2.每个小组根据讨论修改实验计划。 (二)种植绿豆 (1)小组按照实验计划将绿豆放置好。 (2)每个实验请一组学生介绍并展示操作过程。 四、拓展——观察并记录绿豆种子的生长情况 1.出示观察记录表——绿豆种子发芽和_____的关系,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课外观察记录。 教师布置:下节课将对实验情况进行分析,欢迎大家带来实验装置和绿豆种子。 2.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拍摄绿豆种子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作业设计 拍摄绿豆种子变化的照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课先引导学生对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进行大胆猜想,再引入对比实验的概念,指导学生对“土壤是否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进行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践,然后对这个实验计划进行充分讨论,加深学生对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的理解。有了前面的充分讨论,最后设计探索其他因素的影响的实验时,学生基本能做到举一反三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