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点亮小灯泡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点亮小灯泡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题 点亮小灯泡
学段 小学 年级 四年级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单元名 电路
新标对应 核心概念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 3.2电磁相互作用
学业要求 知道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单元;说明形成电路的条件,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流的一种方法
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念: 1.理解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知道完整的电路需要电源(电池)、导线和用电器(小灯泡)构成闭合回路。 3.能用相同材料通过多种方法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 4.认识短路(电池正负极直接相连)和断路的危害及表现。 (二)科学思维: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三)探究实践: 1.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四)态度责任: 1.培养细致观察、大胆推测的科学态度。 2.激发对电学现象的兴趣,渗透安全用电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2.能结合已有经验和知识,对记录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描述电在导线、小灯泡和电池间的流动路径;并能用示意图记录不同的连接方法。
难点:能结合已有经验和知识,对记录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描述电在导线、小灯泡和电池间的流动路径。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及 问题提出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1.爱迪生招募小助理点亮小灯泡 2.揭题《点亮小灯泡》 二、认识小灯泡结构 1.观察小灯泡,认识小灯泡的构造 2.找一找小灯泡的发光部位在哪里? 3.什么条件下灯丝发光?电流是如何流过灯丝的? 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探究 过程 认识电池 1.提问:谁给小灯泡提供电? 2.介绍电池:电池铜帽为正极,锌壳为负极 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出,负极流入 3.安全提示:不能直接用插座中的电做实验,人体安全电压是36V,插座电压220V,一节电池电压1.5V 认识导线 怎么连接小灯泡和电池呢? 导线由外面的绝缘胶皮和里面的金属丝组成 五、点亮小灯泡 1.将电池、小灯泡、导线连接起来,怎样连接,才能让小灯泡发光呢? 2.小组分工合作,点亮小灯泡(避免短路) 明确实验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操作。寻找连接方式的过程,是将前面分析得出的成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用于指导实践的过程。
总结反思及 应用迁移 六、总结 1.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有什么共同点?(通路) 2.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断路) 3.请问哪幅图的小灯泡能亮起来?哪些不能亮起来?为什么? 本节课点亮了一盏小灯泡,也点亮了学生心中对电的好奇心,他们不满足于只点亮一盏小灯泡,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用电安全教育与环保意识的渗透都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让学生明白。
板书设计
2.2点亮小灯泡 (学生多种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② ③ ④
学习评价(含学业质量评价)设计
(一)课程标准中对应的学业质量描述: 强化过程评价,重视“教一学一 评” 一体化,关注学生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与思维活动. (二)评价内容:各种点亮小灯泡的方法探索 (三)评价标准:探索增值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关注个体差异,改进学习: (四)评价方式:自评互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