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学段 小学 年级 五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单元名 光
新课标对应 核心概念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 3.3光的传播
学业要求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了解相关现象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结构分析“光”单元,以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认识光这种能量表现形式。本单元沿着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研究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其他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所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构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及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建立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二)课时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光沿直线传播特点的延续,同样利用清晨阳光穿过雾气朦胧的森林等类似的日常生活图片,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光的传播特点,光会一直以直线的方式传播下去吗?聚焦本课主题。在探索部分,通过光照射不同透明度的材料和光照烟雾两个实验让学生发现光的传播会遇到障碍,有的会完全阻碍,有的会部分阻碍,有的没有阻碍,学生会认识到当光遇到阻碍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本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学生利用本课所学,能够对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内容即日食和月食的天文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化对光传播特点的理解和掌握。(三)课程的二次开发与教学内容的调整1.导入环节,演示小孔实验,引导学生回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同时提出新的疑问,光在遇到不同物体的时候还是沿直线进行传播的。2.探索环节,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3.拓展环节,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光的传播现象,并且运用我们学到的光的传播方面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延续到生活中,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前概念水平学生经过前一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对光是否会一直沿直线传播,遇到阻碍后会如何传播不太了解。由于五年级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养成之中,学生要亲自经历两个探索活动,通过观察现象、收集证据、研讨交流等过程来深化对光传播特点的理解与应用,并为后面光的其他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要点,感知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时发生的变化。(二)学生思维水平和心理特点 五年级学生已经是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因此,需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
三、跨学科概念
2022年的新课标课程标准设置了13个学科核心概念,通过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机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在学习学科核心概念时,逐渐形成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结构与功能、稳定与变化四个方面的跨学科概念。物质与能量:光是具有能量的,引导学生学会区别光遇到不同物体时所产生的不同现象系统与模型: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稳定与变化: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跨学科概念可以更直接地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道理,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模式,从而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精神融为一体,实现科学课程的教育目标。科学课不是单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科学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质疑的精神去看待事物,解释问题。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念1.从一些生活现象中,了解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知道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二)科学思维1.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光遇到不同物体时所产生的不同现象2.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分析、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三)探究实践1.在光照射不同物体的实验中,能推测光传播路径的变化,能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2.能用对比的方式观察激光笔照射烟雾的不同现象(四)态度责任1.通过对日食和月食现象的分析,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3.在火柴、激光笔的使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会产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能通过等现象。
教学难点
能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科学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手电筒、薄纸片、塑料杯、玻璃、实验记录单。教师准备: 水槽、线香、激光笔、火柴、教学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及问题提出 1.回顾:光沿直线传播的小孔实验。2.猜想: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几厘米,纸屏上的光斑有什么变化呢?3.观察: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光从第一张卡纸的小孔中穿过,到达第二张卡纸左侧,并没有穿过第二张卡纸的小孔。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物体还会发生哪些情况? 将学生的关注点快速聚焦到本课的主题上——光能以直线的方式一直传播下去吗?回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同时提出新的疑问,光在遇到不同物体的时候还是沿直线进行传播的吗?
探究过程 探索一:光照射玻璃、薄纸片和厚纸板的探索1.我们对比观察一下,在第二张卡纸移动前后,纸屏上的光斑有什么变化?2.手电筒的光在传播过程中被卡纸挡住了。有的同学说,把卡纸换成别的物体再试一试,看看还能遮挡光么?3.把卡纸换成一块厚纸板、玻璃片、薄纸片做实验。4.我们发现,光遇到厚纸板这些不透明物体的阻碍时,无法继续传播。5.什么样的物体不会阻碍光的传播呢?有的同学说,如果可以换成透明的材料,例如透明玻璃片,就不遮挡光了。那我们试一试,换成玻璃片后,会出现什么现象?6.小结:我们发现,光遇到透明物体时,可以继续沿着直线传播。7.插入薄纸片做实验,观察现象。8.总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光能透过一些透明的物体,比如玻璃;光能部分透过一些比较薄的物体,比如薄纸片;光不能透过不透明的物体。因为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探索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1.这里有一个透明的空盒子。用激光笔从盒子的一端照射过去,大家猜测一下,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2.观察实验现象。3.在盒子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香的烟气充满盒子。用激光笔照射,请你观察盒子中的变化,先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利用光的传播方式道理解释日食和月食通过实验演示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 本次探索主要是光传播特点的验证实验,验证光在遇到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时候能否看清前方的物体,即光在遇到阻碍时的传播现象。其实还是加强学生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路径被中断了”进行现象的解释。这个活动是探索活动1的延伸。在水槽中点燃线香后发出的烟雾是不断变化的,烟雾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这时用激光笔从水槽的一端照射过去,可以看到光线有轻微的“跳动”,但是在光源比较强的条件下,还是能够看到一条清晰的光柱。教学中也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进行观察,先在没有烟雾的状态下观察,再让水槽充满烟雾,观察光束的不同。
总结反思及应用迁移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不能穿过任何物体,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光会遇到阻碍,传不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物体时,光会传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半透明物体时,会有一部分光传过去。2.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因为太阳被月球所遮挡,人们就会看到部分太阳或全部看不见,这就形成了日食;月球自身不发光,需要太阳照射再反射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中时,来自太阳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地球遮挡,人们就会看到月食。大家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光的传播现象,并且运用我们学到的光的传播方面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 通过实验验证、解释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学生会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路径可能被中断,并且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影子的形成等。
六、板书设计
3、光的传播会受到阻碍吗光 能透过 透明物体部分透过 半透明物体不能透过 不透明物体日食和月食的出现,与月球和地球的影子有关
七、学习评价(含学业质量评价)设计
(一)课程标准中对应的学业质量描述从一些生活现象中,了解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知道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能在好奇心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发生的过程及原因等方面的因果兴趣;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想法;善于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探究和实践;愿意沟通交流,乐于与他人就科学观点, 上的分歧进行沟通交流和辩论,基于证据反思和调整探究;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二)评价内容和标准内容评价标准自评学习态度乐于探索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自主探究能对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提出自己的猜测☆☆☆☆☆能通过实验探究周围的光的传播现象☆☆☆☆☆解决问题能向他人解释日食、月食的成因☆☆☆☆☆知道周围的光的传播现象☆☆☆☆☆(三)评价方式自评(四)作业设计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光的传播现象,并且运用我们学到的光的传播方面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
八、课堂教学实践反思
前两节课分别了解到了什么是光源、光是如何传播的。在课程开始的时候邀请两位同学进行回忆前两节课的内容。再引出本次课题光的传播会一直沿着直线传播吗 让学生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出示实验材料,让学生设计过程。再让明白了的学生上台操作。我发现有些时候请学生上来实验,他不知道做什么只是在举手.上来后一头雾水,所以在实验之前还需要再反复问一遍。先提示他们找到参照物,再进行实验,并且在实验时要汇报情况分别拿出什么材质的卡片,让坐着的学生更能清楚观察到。再请其他学生发言在这个过程所发现的以及得出什么结论。最后引导同学们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的。再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对日食、月食进行解释,通过本节课对于这个解释就更容易懂了,但是有些同学不知道什么是日食月食,还需要老师找一点资料给学生补充。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