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探索宇宙》提升卷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分一、知识广场(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 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它的质量约是其他七大行星总和的( )倍。2. 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它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大约是( )小时,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 )倍。3. ( )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它表面呈现( )色,这是因为其大气中含有甲烷等成分。4. 星座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星空,把( )划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就是一个星座。全天共分为( )个星座。5. 北极星位于( )星座,它在夜空中的位置相对固定,可帮助人们在夜间( )。6. 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不断发展,从最初的( ),到后来的天文望远镜,再到如今的各种( ),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7. (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他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脚印,实现了人类登月的伟大梦想。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由( )飞船完成的。二、判断大厅(每题 2 分,共 20 分)1. 太阳系中所有行星的公转轨道都是正圆形。( )2. 金星表面温度极高,是因为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高,产生了强烈的温室效应。( )3. 星座中的星星实际上彼此之间距离非常遥远,它们看起来在一个星座中只是因为在地球上观测时的视觉效果。( )4. 用普通的天文望远镜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银河系的全貌。( )5. 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所以也没有风化等地质作用。( )6. 彗星是由冰、尘埃和岩石等物质组成的,当它靠近太阳时,会形成长长的彗尾。( )7.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准确预测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运动轨迹。( )8. 所有的恒星都像太阳一样,能自身发光发热,并且它们的温度和亮度都相同。( )9. 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0. 宇宙是无限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 )三、选择乐园(每题 2 分,共 20 分)1. 下列关于水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表面温度很低B. 水星的公转周期很短,是太阳系中公转最快的行星C. 水星上有大量的液态水存在2. 下列行星中,卫星数量最多的是( )。A. 土星 B. 木星 C. 天王星3. 以下关于星座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猎户座是冬季夜空中非常明显的星座,其中有三颗排列整齐的亮星B. 大熊座和小熊座的主要区别在于星座的形状和亮度C. 仙后座呈“W”形,在秋季夜空中较为容易辨认4. 人类首次实现太空漫步的宇航员是( )。A. 阿列克谢·列昂诺夫 B. 尼尔·阿姆斯特朗 C. 尤里·加加林5. 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太阳是一颗气态恒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B. 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 6000℃,内部温度更高C.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高的区域6.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火山喷发 B. 流星体撞击 C. 月球自身的地质运动7. 以下哪种天文现象不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A. 四季更替 B. 昼夜长短变化 C. 昼夜交替8. 下列关于宇宙探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目前人类已经探索到宇宙的边界B. 宇宙探索对人类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影响C. 探索宇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和未来9. 我国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 )。A. 对月球进行环绕探测 B. 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并巡视探测C. 实现月球采样返回10. 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宇宙正在( )。A. 收缩 B. 膨胀 C. 保持不变四、科学探究(20 分)某科学小组想要探究“不同星球表面的引力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影响”,请你帮他们完成以下实验设计。1. 提出问题:不同星球表面的引力大小如何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和距离?(2 分)2. 作出假设:(4 分)3. 实验材料:(6 分)4. 实验步骤:(6 分)5. 预期结果:(2 分)五、拓展长廊(10 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并谈谈你对未来宇宙探索的展望。答案及解析一、知识广场1. 答案:木星;2.5解析:木星在太阳系行星中体积和质量都居首位,其质量约为其他七大行星总和的 2.5 倍,这体现了木星在太阳系中的重要地位。2. 答案:24.62;1.88解析: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约 24.62 小时,其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 1.88 倍,这些数据反映了火星与地球在运动特性上的相似与差异。3. 答案:海王星;蓝解析:海王星是太阳系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其大气中含甲烷等成分,使其表面呈现蓝色。4. 答案:天空;88解析:星座是人们为认识星空将天空划分成的区域,全天共 88 个星座,这是星座的基本定义和数量常识。5. 答案:小熊;辨别方向解析:北极星位于小熊星座,由于其在夜空中位置相对固定,常被用于夜间辨别方向。6. 答案:肉眼;航天器解析:人类探索宇宙从最初依靠肉眼观测,到借助天文望远镜,再到如今利用各种航天器,体现了探索工具的不断进步。7. 答案:尼尔·阿姆斯特朗;神舟五号解析:尼尔·阿姆斯特朗是首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由神舟五号飞船完成,这分别是人类和我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二、判断大厅1. 答案:×解析:太阳系中行星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并非正圆形。2. 答案:√解析: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极高,产生强烈温室效应,导致表面温度极高。3. 答案:√解析:星座中的星星实际距离遥远,只是在地球上观测时因视觉效果处于同一星座区域。4. 答案:×解析:银河系非常庞大,普通天文望远镜无法看到其全貌。5. 答案:√解析: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缺乏风化作用所需的条件,所以没有风化等地质作用。6. 答案:√解析:彗星由冰、尘埃和岩石等组成,靠近太阳时,冰升华形成长长的彗尾。7. 答案:×解析:宇宙中天体众多且复杂,人类目前无法准确预测所有天体的运动轨迹。8. 答案:×解析:恒星虽都能自身发光发热,但温度和亮度各不相同。9. 答案:√解析:“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领域的重大成果。10. 答案:√解析:宇宙无限,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会持续进行,永无止境。三、选择乐园1. 答案:B解析:水星是体积较小行星,但因离太阳近,表面温度很高,且无水存在;其公转周期短,是公转最快的行星。2. 答案:B解析:木星卫星数量众多,在太阳系行星中卫星数名列前茅。3. 答案:B解析:大熊座和小熊座主要区别在于形状,大熊座像大熊,小熊座像小熊,且小熊座有北极星;猎户座冬季明显,有三颗亮星;仙后座呈“W”形,秋季易辨认。4. 答案:A解析:阿列克谢·列昂诺夫是人类首次实现太空漫步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是首个登月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首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5. 答案:C解析:太阳是气态恒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表面约 6000℃,内部温度更高;太阳黑子是表面温度较低区域。6. 答案:B解析:月球表面环形山主要由流星体撞击形成。7. 答案:C解析: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由地球公转引起,昼夜交替由地球自转引起。8. 答案:C解析:人类未探索到宇宙边界,宇宙探索对日常生活影响深远,如促进科技发展;探索宇宙有助于了解地球演化和未来。9. 答案:C解析:“嫦娥五号”主要任务是实现月球采样返回。10. 答案:B解析:科学家观测发现宇宙正在膨胀。四、科学探究1. 作出假设:不同星球表面引力越大,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增加越快,运动距离越远;引力越小,物体在斜面上运动速度增加越慢,运动距离越近。(4 分)解析:基于引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规律,推测不同星球引力下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2. 实验材料:三个不同倾斜角度的斜面(可调节角度)。质量相同的小球若干。不同引力模拟装置(如利用电磁铁产生不同磁场力模拟不同引力环境)。刻度尺(测量运动距离)。秒表(记录运动时间,用于计算速度)。(6 分,答对 4 个及以上得 6 分,答对 2 - 3 个得 3 分,答对 1 个得 1 分)解析:斜面为物体运动提供轨道,小球模拟物体,引力模拟装置改变引力环境,刻度尺和秒表用于测量和计算物体运动的相关数据。3. 实验步骤:将其中一个斜面固定在某一倾斜角度(如 30°),在斜面上端放置一个小球,开启模拟地球表面引力的装置。释放小球,同时用秒表记录小球从斜面顶端滚到底端的时间,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斜面上滚动的距离,重复 3 次,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速度。更换模拟装置,分别模拟其他星球(如月球、火星)表面引力环境,保持斜面角度不变,重复上述步骤,记录不同引力下小球运动的时间和距离,并计算平均速度。改变斜面倾斜角度(如 45°、60°),重复上述实验过程,记录并分析数据。(6 分,步骤合理即可得分,每个要点 2 分)4. 预期结果:模拟引力大的环境下,小球运动速度更快,运动距离更远;模拟引力小的环境下,小球运动速度较慢,运动距离较近,说明不同星球表面引力大小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和距离有影响,假设成立。(2 分)解析:若假设正确,不同引力模拟环境下,小球运动速度和距离应呈现相应差异。五、拓展长廊1. 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措施:距离遥远:宇宙天体距离地球极为遥远,即使以光速飞行,到达一些星系也需要漫长时间。解决措施是研发更高效的推进系统,如离子推进器、核聚变推进等,以提高航天器的飞行速度。同时,采用分布式探测,利用多个航天器协同工作,减少单个航天器长途飞行的需求。(3 分)恶劣环境:太空环境恶劣,存在高真空、强辐射、微流星体撞击等威胁。为应对高真空,航天器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针对强辐射,采用特殊材料和屏蔽设计来保护航天器设备和宇航员;对于微流星体撞击,通过增加航天器外壳强度和安装预警系统等方式降低风险。(3 分)生命支持:长时间的太空飞行对宇航员的生命支持系统提出了极高要求,包括食物、水、氧气的供应以及处理宇航员产生的废物等。解决办法是发展高效的生命保障技术,如循环利用水和氧气,开发太空种植技术以提供新鲜食物等。(2 分)2. 对未来宇宙探索的展望:未来宇宙探索有望在多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基础科学研究上,可能揭示更多宇宙奥秘,如暗物质、暗能量的本质等。在载人航天方面,人类或许能够实现火星等星球的长期驻留和开发。此外,宇宙探索还可能推动星际旅行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朝一日能够穿越星系,探索更广阔的宇宙空间。同时,宇宙探索的成果也将反哺地球,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2 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